鼻咽通气管在吸痰患者中的对比应用

2018-02-18 08:45彭黄窦恒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

彭黄 窦恒

【摘 要】目的:探讨不能有效自主排痰的患者留置鼻咽通气管和常规吸痰的应用和对比。方法:将64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实验组留采用置鼻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结果:在吸痰时间,吸痰次数和吸痰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的对比,鼻咽通气管在吸痰患者中的应用明显优于常规吸痰方法。结论:不能有效自主排痰的患者相较于常规吸痰方法,留置鼻咽通气管操作简单,能够及时有效清除痰液,吸痰次数减少。从而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天数,减低住院费用负担。不能有效自主排痰的患者留置鼻咽通气管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不能有效自主排痰; 鼻咽通气管; 传统吸痰; 应用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增多,耐药菌也随之增加,肺部感染率增加成了一个突出性问题,在患者感染性疾病中占据着很大比例。鼻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从患者的鼻腔插入咽腔,利于上从呼吸道吸出痰液,从而解除呼吸道阻塞,增加咽腔通畅,减少空气流阻力,改善病人氧合。在我科2013年1月-2017年6月选取了64位患者进行研究对比治疗,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7年6月选取了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2人) 和对照组(32人)。其中实验组32例患者使用了鼻咽通气管;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53.3±9.4)岁,住院病程为3~14天。对照组32例患者用传统吸痰方法,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55.1±9.4)岁,治疗时间3~14天。两组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使用方法 在筛选患者前,首先病人评估,包括神志、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和鼻腔等情况,把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清除干净。患者去枕平卧中立或头偏一侧,稍后仰,然后把鼻咽通气管的外壁管道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将鼻咽通气管弯度向下,顺着管道弧度慢慢插入鼻腔,遇到阻力之后旋转调整至鼻咽通气管尖端斜面向上,再缓缓插入鼻孔至管的外口缘,后旋轉复位到鼻咽通气管弯度向下。若置管困难,可换另一鼻腔或者重新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咽通气管。整个过程操作者动作要轻柔,不可强行插入,并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情况。

1.3 护理 ①鼻咽通气管的患者可依据痰量和鼻腔情况24~48h后更换至另鼻腔,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清洗管道内壁和外壁,防止鼻粘膜的损伤和通气管管壁形成痰栓阻塞气道。②注意加强气道湿化,用100ml生理盐水加入30mg氨溴索注射液,每次吸痰前滴入1ml左右。③ 要注意做好痰液吸引效果的评价,痰液可被顺利吸出或自行咳出,无呼吸困难,气管未见痰栓,听诊不能闻及干啰音或大量痰鸣音。

1.4 拔出方法 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咳嗽咳痰能力,等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是否稳定。首先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鼻腔滴入石蜡油数滴,配合患者呼气时拔出,整个过程要轻柔且不可强行用力。拔出后评估鼻腔情况和痰液情况。

1.5 常见不良反应

鼻黏膜出血: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由于吸痰操作和鼻腔绒毛的破坏导致粘膜脆弱,而吸痰操作刺激大,负压大小不容易掌握;护士抽送吸痰管操作不当;气道湿化不够等原因导致伤气管黏膜血管损伤而出血。所以鼻咽通气管的患者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充分评估气道和患者鼻腔黏膜情况,防止鼻黏膜的出血。

鼻窦炎:一般较少发生,长期留置鼻咽通气管,可能诱发鼻窦炎。所以要充分湿化气道,观察鼻腔情况,做好评估预防工作。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32例患者用传统吸痰方法,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55.1±9.4)岁,Glasgow昏迷评分为6~12分,参照治疗时间3~14天。

2.2 两组效果对比

由上图表可见留置鼻咽通气管的患者在每次吸痰时间上较常规吸痰方法减少5秒;每天吸痰次数少1.9次;一次性有效吸痰率高16.9%。

不良反应方面,留置鼻咽通气管的患者出现了1例鼻粘膜出血。而未留置鼻咽通气管患者则出现了8例不同程度的鼻黏膜出血。

治疗结果显示鼻咽通气管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好转的结果,而且多半患者用了一段时间后可以借助鼻咽通气管自主排痰。而未使用鼻咽通气管的患者,患者自行咳嗽咳痰能力差,较依赖护士吸痰操作,而血气分析也相对波动不稳定,肺部感染控制不明显。

留置鼻咽通气管的患者有27位好转出院或者转科,有1位患者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1位患者因肺部感染加重,SPO2差行气管插管术,3位患者14天后仍需留院延续性治疗,研究时间内治疗好转率为84.3%。未留置鼻炎通气管的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有23位好转出院或转科,有2位患者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3位患者因SPO2差,CO2高行气管插管术,4例14天后仍需延续性治疗,研究时间内治疗好转率为71.8%,相较于鼻咽通气管患者低出12.5个百分点。

3 结论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肺部感染病人治疗的关键,常规的吸痰方法,是一种侵入性护理操作,由于操作者水平,经验,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不容易掌握,吸痰管难以一次性进入痰液部位,容易导致重复吸痰,反复的吸痰操作,使患者难以配合,而往往是拒绝吸痰操作。且吸痰管容易弯曲,打折,对鼻腔黏膜刺激大,容易导致黏膜糜烂、充血肿胀、渗血甚至出血,形成血痂,影响患者咳嗽,咳痰。而留置鼻咽通气管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常规吸痰所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有效吸痰,且易于固定、更换,便于护理而提高护理成效[1]护士吸痰操作简,吸痰管顺着管道容易下到口咽,和气道痰液部位。从而迅速有效纠正患者的缺氧情况。一次性吸痰成功率高避免了长时间吸痰操作,也避免了了还恶心,呕吐等反应,减轻了患者恐惧紧张心理,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也减轻了护士操作的压力。解决患者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就是及时有效的吸痰.所以对比常规吸痰方法的问题,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常规留置鼻咽通气管是可行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黄玲,黄冰.麻醉后口咽和鼻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