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永
【关键词】 精准扶贫户家庭;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43—01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表达。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精准扶贫户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导致在学校学习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容易出现缺乏自信心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既自尊又自卑、消极悲观、自我封闭、敏感焦虑、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为此,作为学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其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心理沟通,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首先,要通过一些身处逆境而取得成功的人生事例,如身受宫刑仍愤而著书的司马迁、双耳失听仍能创作世界名曲的贝多芬、轮椅上的巨人科学家霍金等,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不是自己的错,与其自悲自叹,不如积极求进,让自己在别的方面超越别人,获得成功!其次,让学生通过收集格言警句,陶冶情感,启迪智慧,激发力量,营造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心理。最后,要鼓励学生重新评价、认识自己。在要求学生树立仪表得体、举止自信的外部形象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用微笑列出自己的优点,“用自信的蔓延效应”告诫自己:不把人生中一时一事的失利当成永恒的失败,世界上无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人头上一片天,只要努力,定有路走。
二、重视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成功,拥抱自信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为此,要充分利用集体活动来改变贫困生不思进取的不自信表现。让他们多参加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演讲、辩论、表演、运动会,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凡事不一味鼓励他们拿第一,但凡事必须要尽量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不断激发自身潜力,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不断提升自信水平。要注重进步,体验成功,重拾自信。这样每一次不平凡的经历,都会给他们留下充实而难忘的印象。并通过这种集体活动,来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从而改变他们自我封闭、偏执嫉妒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认识到集体智慧力量的神奇,认识到集体的成功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进而树立自信,体验快乐。
三、注重心理疏导,公正评价,强化自信
增强自信战胜自卑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要有一定的恒心,不可半途而废,急功近利。由于贫困生的敏感焦虑,自尊心极易受伤害,所以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教师只言片语的奖赏、鼓励,对每个学生来说都弥足珍贵,常常令他们兴奋不已。为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平时的班级活动,都需要采用渐进的评价鼓励方法,从拟定细小目标到最终目标,分层分步推进,不断提高。如,在某一学段评价中,可制定优秀奖、品行奖、学习进步奖、热心公益奖、优秀班干部獎等,肯定某个方面。评价要及时,激发他们成功的体验;评价要恰如其分,要因势利导,让他们产生信任感。通过经常性创造机会的中肯性评价,让他们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你不能凭空超过别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刻苦努力,充实自己,一切的成功都是靠一砖一石的累积和别人的认可,绝不会凭空得来”。正是通过这样的成功,让他们从心理上从“我不行”彻底转换为“我能行”,用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来让自己强化自信。
四、构建家校联系平台,对症下药,促进自信
建立与贫困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或电话等互动方式,随时与其监护人或父母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让家长也随时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动向,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和跟踪管理。同时,引导父母在平时的家庭生活和学习中为孩子尽量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鼓励孩子多参加劳动,消除自卑,让他们体验更多的喜悦和成功,使他们鼓起希望之帆,扬起自信,积极进取。
五、相信自己,挑战自我,巩固自信
有了一定的自信心,更要让他们挑战自己是否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来解决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挫折,要抛弃任何自我挫败的因素,战胜自身的软弱,不自我抱怨,不自我怜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地向自我挑战,使他们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拂逆的境遇,既然不可避免,就不如以泰然的心境,坦然的襟怀,从容应对”。失败并不可怕,就是让他们在多次历练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来修练自己的自信,受挫不气馁,失败不灰心,顺利不自负。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精准扶贫户家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探究》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立项号GS[2017]GHB3235)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