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心模式在儿童临床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8-02-18 02:11王丽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儿童

王丽娜

【摘 要】目前,以“家庭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护理效果,它能够与优质护理模式相适应,对于改善临床护理现状、加强临床护理成效具有促进意义。因此,本文依据家庭中心模式应在儿童临床护理中的原则,分析了儿童临床护理应用家庭中心模式的具体措施,以此提升儿童临床护理质量,并能够与家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家庭中心模式;儿童;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1

引言:

将家庭中心模式应用到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还能够促进儿童医护水平实现良好发展,也是增强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实施。然而,我国以家庭中心模式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还未广泛利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要积极应用家庭中心模式,以此能够符合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提高儿童护理整体工作质量及效果。

一、家庭中心模式在儿童临床护理中应用可行性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建立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共同工作形式,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将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应用的最终目标即是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其患儿能够在满足家庭需要的同时进行护理治疗,以此促进患儿健康恢复。目前,多家儿童医院及相关儿童临床已经逐渐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此种现象使得相关医护人员正确认知到家庭对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儿童正处于动态发展过程,其心智及生理都需要家庭的呵护与温暖。因此,儿童在院治疗期间家庭对于患儿身心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并且能够让家庭有效地参与到儿童护理决策中,从而有利于家庭对患儿健康恢复及成长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此种儿童临床护理模式,能够推进患儿在出院后得到家庭的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进而能够使得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得到满足。

二、家庭中心模式在儿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原则

转变传统儿童临床护理模式,将优质护理服务及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应用其中,是促进儿童健康恢复与成长的关键。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临床护理模式,是符合患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临床护理模式。但是,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遵循相应原则,进而有利于儿童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提升儿童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目标。首先,儿童护理人员及患儿、患儿家属,要明确以家庭为中心模式临床护理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各司其职做好患儿的相关护理工作。其次,要调节好患儿、家庭、相关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以此能够促使家庭有效参与到儿童临床护理工作决策中,双方能够互相传递健康信念,构建良好护患关系,避免出现护理纠纷事件。最后,要基于个性化护理理念深入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满足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需要,还能够积极提升儿童临床整体护理质量。

三、以家庭中心模式在儿童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制定家庭中心的护理制度

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应积极制定相关护理制度,与患儿家属全方位实施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以此还在确保儿童临床护理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其一,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出发,应与患儿及其家庭进行有效沟通,使其患儿及家属能够参与相应护理计划及治疗方案的设定,并要结合双方的观点及建议,以此针对患儿实际情况出发共同制定符合患儿的最佳护理治疗方案。其二,相关护理人员要以家庭为中心制定患儿陪伴制度,可以深入病房对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模式,而患儿家属也可在院进行对患儿的二十四小时陪护,从而能够与患儿家属共同观察患儿生理与心理反應,依据患儿日常生活习惯与家属共同制定生活护理计划,避免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生理与心理不适,影响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例如,在患有癫痫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与家属对患儿进行二四小时看守,也要与患儿家属共同沟通患儿在院期间的日常饮食,患儿家属可为相关护理人员传递健康信息,护理人员可像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如告知患儿家属患儿在进食期间要食物多分,避免在患儿进食时出现成酮体波动,而所有食物需称重精确到克、口服药物不能含糖等。

(二)与家长共同完成护理工作

现阶段,应积极打破传统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将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到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以此在患儿治疗期间能够行与患儿家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增强儿童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促使患儿家属能够充分感受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参与者、患儿健康的维护者,并且能够满足患儿与家属在一起的需要。例如,相关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针对静脉输液制度,可以改变以往在输液室内工作模式,深入病房与患儿进行交谈,并与患儿家属一起为患儿讲解输液原因,也要着重强调输液时及输液后的注意事项,进而在患儿与家属了解的情况下进行静脉输液护理工作。同时,可与家属共同实施对静脉穿刺部分的评估工作,提升静脉输液的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失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家属根据患儿病情一起商量护理治疗及服务计划,可根据患儿日常生活习惯、服药过往、年龄与性格特征等,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临床护理工作。

结语:

故而言之,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融入家庭中心模式,是提升儿童整体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应积极依据家庭中心相关原则,在儿童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实施,以此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制度,并且要与家长共同完成相关护理工作,是满足患儿需求、提升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键。由此可见,此种临床护理工作形式,能够促进儿童临床护理工作呈现更好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谭小雪. “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143-145.

顾英.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4):135-136.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