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宏彬
【摘 要】目的:观察慢性咽炎(慢喉痹肺肾阴虚证)应用经验方“三伏贴”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于39例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证)患者均在三伏天给予经验方“三伏贴”贴敷治疗12次,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及半年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慢性咽炎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经验方“三伏贴”对于改善慢性咽炎症状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三伏贴;慢性咽炎;肺肾阴虚证;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2-0-01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中医属“慢喉痹”范畴。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本病在临床中常见,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1]。本病在咽喉病中发病率高达30%-50%,目前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且大多数患者存在抗生素滥用,长此以往,可能出现细菌耐药、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临床亟需寻找一种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的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笔者对2017年6月-2018年3月共39例慢性咽炎(慢喉痹肺肾阴虚证)患者,应用经验方“三伏贴”贴敷治疗,配合指导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具有慢性咽炎临床症状或体征,或有内镜检查支持诊断;年龄在18-70岁之间;虽服用治疗慢性咽炎药物,但已停药2周以上,且具有慢性咽炎临床症状或体征。肺肾阴虚证辨别要点:干咳痰少,咽黏膜暗红,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选取“三伏贴”门诊肺肾阴虚慢性咽炎患者3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40-7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9个月。
1.2 治疗方法
1.2.1 “三伏贴”药方:所用敷贴药方为原本院院长赵汉鸣副主任医师经验方:黄芩1份、延胡索2份、制甘遂1份、炒白芥子2份、细辛1份,按上述比例共打粉,藥粉委托上海万仕城国药制品有限公司代为加工;使用时加姜汁、黄酒适量调和。
1.2.2 治疗方法:“三伏贴”从小暑开始至处暑,每周贴两次,共计12次,取穴:天突、膻中、双侧肺俞、双侧膏盲。每个穴位每次贴敷药量为2g,贴敷时间一般6-8小时,根据个体差异,时间可做适当调整。同时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贴敷期间,忌烟酒、慎食辛辣、生冷、油腻之品。
1.2.3 随访:治疗结束后3个月、半年各随访一次。
1.3 观察指标 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制定慢性胃炎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将主症(咽部梗阻及异物感、咽痛、咽干、咽痒等)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3,6,9分,次症(咳痰、恶心、干呕、口干、口苦、纳食、二便等)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1,2,3分。[2]
2 疗效分析
2.1 39例慢性咽炎患者均在三伏天给予经验方“三伏贴”贴敷治疗12次,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及半年的症状改善情况,再予以慢性咽炎症状分级评分量表评分,将3组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2 患者治疗结束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结束治疗后慢性咽炎症状分级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
2.3 不良反应:治疗随访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咽炎中医属“慢喉痹”范畴,喉痹病名最早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3]。《素问·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含义较广,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4]。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临床常见证候分为:肺肾阴虚证、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其中肺肾阴虚证最为常见[5]。本病肺肾阴虚证的发病以脏腑亏损,津液不足为主要病机改变。虚火上炎,循经上蒸,熏蒸咽喉,阴虚津少,津液不能上润咽喉,出现咽中不适,微痛,干痒,异物感等诸多症状。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夏季三伏天,人体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更好的循经导入。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打针吃药之苦,近年越来越受到患者欢迎。
笔者使用的“三伏贴”所含药物及功效:黄芩,归肺、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延胡索,归肝、脾经,活血行气;甘遂,归肺、肾、大肠经,消肿散结,泻水逐饮;白芥子,归肺经,温肺豁痰,利气止咳,散结通络;细辛,归肺、肾、心经,祛风解表,温肺化阴;生姜,归肺、脾、胃经,温中化饮,化痰止咳;黄酒,《本草纲目》云“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具有行药势,通血脉,散湿气,养脾气等功效。选取敷贴穴位及功效:天突穴,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膻中穴,保健要穴,为八会穴之气会,功效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肺俞穴,内应肺脏,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膏肓穴,《千金方》云:“膏肓能主治虚羸瘦弱、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选取的药物及穴位共同起到宣肺理气、利咽化痰、滋阴清肺等功效,正切合慢喉痹肺肾阴虚证的病机,疗效是肯定的。本研究中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慢性咽炎症状评分,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半年之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经验方“三伏贴”对于慢性咽炎改善症状,疗效确切,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慢性咽炎“三分治,七分养”,在治疗中笔者发现,许多患者在治疗结束,症状缓解后,不注意日常保养,不规律作息、熬夜、疲劳、饮水偏少、嗜食辛辣刺激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半年后症状有所反复。在慢性咽炎的治疗中,药物治疗与日常养生保健同样重要,烟酒刺激、辛辣刺激性食物,工作或居住环境存在危害气体等等,不仅可以引发本病,还会影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李学佩.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02-104.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8 :317-319.
陈骁锐,陈小宁.慢喉痹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杂志,2015.07:76.
卢嫏环,谢强.2012年慢性咽炎中西医研究进展.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3(1):3-4.
程媛媛,王秋娟.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咽炎的治疗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