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闻“事实核查”演变对我国虚假新闻治理的启示

2018-02-18 16:06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年8期
关键词:核查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200235)

新闻事实核查制度(Fact Checking),作为西方传统媒体的一种内部业务实践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时代》周刊最先成立了一个由女性团体组成的新闻事实核查团体,其竞争对手《纽约客》紧随其后,于1927年成立事实核查部。[1]新闻事实核查制度亦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事实核查部门的设立传播至整个西方世界。

在西方独特的政治语境下,新闻事实核查的内容也伴随着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因竞选宣传分析研究的兴起[2],新闻事实核查的涵义也由原先的对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核查,逐渐扩展到对政治家言论、竞选广告、相关新闻进行真实性核查。[3]时至今日,与政治相关的各种议题在美国新闻事实核查的内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1 新闻“事实核查”制度的新发展

新闻记者吉内瓦·奥弗霍尔泽(Geneva Overholser)在一次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论坛上曾说:“互联网和Nexis(再加上过去十年间发展起来的共享及传播视频的服务)使得新闻工作者不必亲自进行调查,就可以轻松地核查到新闻报道和引语。”[4]然而担忧“技术削弱了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新闻核实方法”的吉内瓦,显然只看到了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忽略了技术可能催生出新闻核实制度的新变革。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使新闻的真实性更难以评估,因而传统媒体内部的新闻核查方法无法再适应越发复杂的传播环境;其次,为了同互联网新媒体开放性、透明性特点相适应,新闻报道的事后核查逐渐增多[1]。为了适应互联网新媒体的复杂性、开放性与透明性的特点,新闻事实核查制度逐渐走出传统媒体的编辑部,媒体或媒介研究机构在其网站开辟事实核查专栏逐渐增多,一批专业事实核查的网站和平台也逐渐崛起,甚至于形成了互联网新闻事实核查产业(Online Fact-checking Industry)。受到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美国互联网新闻事实核查产业的逐渐诞生并兴起,并以美国三大主流事实核查机 构 FactCheck.org(2003)、PolitiFact(2007)以及Fact Checker(2007)的诞生为标志。[5]

2 西方事实核查制度的主要运作模式及特色

2.1 创办独立专业的事实核查机构

PolitiFact、FactCheck.org和 Fact Checker这三大主流事实核查机构,都是由新闻从业者这一职业群体发起,再通过组织化独立的新闻机构开展核查工作,并且建立在一个共识之上,即不论是否采用等级评定,都直接提供相关事实,最大程度的将有可能侵蚀公共观念和政治讨论的信息误解纠正。[6]但除以上共同点,这三大机构也有其各自发展背景和独特衡量标准。

FactCheck.org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设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非营利无党派网站。在此网站,用户提问当下流行的热点问题,然后FactCheck.org会提供完整信息,澄清某些基于小部分事实而诞生出来的“病毒式螺旋”谣言,并且其也会为读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提供事实核查标签。FactCheck.org的核查评估结果不使用等级评定,而是直接发表对内容的判断。[3]

PolitiFact是由美国著名的传媒教育机构——波因特学院(Poynter Institute)下属的《坦帕湾时报》(Tampa Bay Times)于2007年创立。其创立之初的用意是,以独立客观的角度对2008年美国大选期间的政治言论进行甄别和核查。它的一大特点是自创了多个用于事实核查的工具,最为著名的是真实性测量仪“Truth-O-Meter”,该测量仪将信息的真实程度分为六级级别,分为是“真实”、“基本真实”、“部分真实”、“大部分失实”、“失实”、“完全失实”。[3]在此之后,其又扩大了事实核查的对象范围,与新闻研究机构Poynter Institute合作,创办了PunditFact项目,主要核查各类媒体从业人员的言论真实性。由于其出色表现,在创办两年后,就开创了网络媒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先河,获得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Fact Checker作为传统媒体《华盛顿邮报》自2007年起创立的一个栏目,在监督政治言论方面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其栏目的网页上,可以直观的看到它是采用“匹诺曹测试”来展现事实核查的结果。一个匹诺曹代表基本正确;两个匹诺曹代表一半正确;三个匹诺曹代表基本错误;而四个匹诺曹则代表谎言。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Fact Checker的事后核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治话语,政治家为了自身的声誉和选举安全,在发表公开言论时更为谨慎。

2.2 开展互联网媒体自身的事实核查

尽管扎克伯格说:“脸谱是一个科技公司,不会成为一家媒体。”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脸谱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新闻的展示窗口,各类信息在用户之间流通,而这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虚假新闻。在2016年美国大选后,脸谱更是被质疑是一个散布谣言的广场,因此其也尝试了多种手段进行事实核查。早在2014年,脸谱就在信息页面添加了用户举报按键,当举报为假新闻的数量到达一定数值后,脸谱将会减少信息推送或提醒其可能为虚假信息。后在2016年8月,遣散所有人工编辑,全权交由机器算法进行核查。2016年11月,脸谱开始与“国际事实审核网络”(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IFCN)合作,邀请IFCN缔约成员机构使用自己开发的工具,去共同评估新闻的真实准确性。目前IFCN共有六家成员机构——ABC新闻、美联社、FactCheck.org、PolitiFact、Snopes和华盛顿邮报。

除去脸谱,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成为众矢之的还有谷歌。谷歌采用的方法则更为直观,2016年谷歌宣布要在其下垂直子栏目谷歌News上添加“FactCheck”(事实查证)的标签。当某个新闻或是热门话题被核实真伪后,就能在旁边看到和其它标签排列在一起的“FactCheck”标签,此标签标识包含新闻出版商和事实核查机构核查的信息事实的文章,以方便用户浏览到真实的新闻。根据谷歌的介绍,判断新闻是否具有真实性,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查询靠谱核查机构和schema.org中的“ClaimReview”(声明核查)标记。schema是2011年谷歌,必应,雅虎,这几家搜索引擎巨头一起创建的一个优化搜索引擎结果的html标记。目前合作机构的数量已经增加至115家,包括Snopes、Politifact等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形成一个专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组织。

其它一些具有互联网媒体属性的机构,诸如推特、BuzzFeed等30多家新闻与科技公司于2016年9月加入了谷歌发起的“反假新闻联盟”(First Draft Coalition),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泛滥情况和提高信息质量。

2.3 开发其他新型的事实核查技术

除以上两类主流的新闻事实核查机构和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媒体,其他先进的新闻事实核查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在传统媒体领域,如德国《明镜》周刊在其网站“明镜在线”(Spiegel Online)上开辟了一个名为“敏豪森-核查”(Mü nchhausen-Check)专栏用于事实核查;世界报的“解码者”(Les D é codeurs)的团队也正在开发一个叫“消灭骗局”的数据库,旨在根除大量的虚假信息。在互联技术领域,纽约技术人员丹尼尔·瑟拉达斯基(Daniel Sieradski发布了一个名为“胡说探测器”的Chrome浏览器插件,通过浏览器标记等形式检测提供虚假新闻的网站,当用户打开某网站时弹出“该网站不是可靠的新闻来源”的警示字样。Geofeedia则是一款基于定位的社交媒体监控软件,可以提供公共事务、企业安全等情报分析。FullFact开发了手机APP程序,利用统计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为媒体编辑提供信息核查帮助。甚至还有针对特朗普推特信息识别的插件“Real Donald Context”,用于实时监测特朗普推特信息的真伪。[7]

在互网络媒体发展背景下,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为减少虚假新闻做出了各自的努力,也有更多科技的力量加入其中添砖加瓦。

3 西方新闻事实核查对我国虚假新闻治理的启示和借鉴

3.1 我国虚假新闻治理现状

事实上,自新闻媒体诞生以来,就有假新闻存在。[8]虚假新闻,顾名思义为“新闻内容与事实信息不符”,但时代变迁其含义和类型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发的领域也不同。西方泛滥的政治虚假新闻引人瞩目,而在中国的虚假新闻则多发于社会新闻领域。年度虚假课题研究组在《2017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提出,2017 年国内的虚假新闻案例主要集中于社会新闻领域。社会新闻领域虚假新闻的多发不仅会影响媒体公信力、削弱媒体权威性,还会危害社会大众利益,引发民众不安,造成社会的混乱。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与媒体内部的新闻事实核查技术是新闻“真实性”的保证。在媒介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当下,我国网络媒体领域虚假新闻泛滥,这一现象引人关注。一方面,就媒体内部而言,新闻事实机制漏洞、新闻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了虚假新闻泛滥成灾;另一方面,就整个媒介生态环境而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势崛起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话语权的绝对垄断,赋予了普通网民发声的渠道,加速了用户生成内容的兴起,使新闻内容生产的边界不断扩大,但是缺乏“过滤”和监管的UGC新闻生产模式也成为了虚假新闻泛滥的温床。

从2010年起,面对国内网络媒体虚假新闻高发现状,我国一些媒体、网民和网站已经开始探寻解决之道。他们打击虚假新闻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设立辟谣主题站,如2010年果壳网成立的“谣言粉碎机”,“该板块不断击破各个谣言,力图还原事情真相与细节,给了网络谣言当头棒喝。”第二,开辟的新闻事实核查栏目,如2011年《人民日报》开设的《求证》栏目,其旨在“对各类争议新闻、疑点事件进行探寻,力求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回应关切,阻击谣传,促进和谐,提升公信力。”第三,自发成立的民间辟谣组织,如2011年成立的专门澄清微博谣言的“辟谣联盟”。随着新闻事实核查实践地不断深入,2017年1月,腾讯依托其自身丰富资源所打造的“较真”平台正式上线,其核查内容囊括了“所有关乎公共利益和兴趣的信息”。该平台自上线以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据显示,腾讯“较真”平台上线三个月后,其发布辟谣文章的总点击量过亿。

总体而言,中国的新闻事实核查组织、栏目、网站以及平台的诞生与发展不仅对新闻进行了有效的把关,还在不同程度上止损了已发布的虚假新闻带来的危害,成为净化我国传媒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3.2 西方新闻事实核查对我国虚假新闻治理的启示和借鉴

西方新闻“事实核查”对充斥着虚假新闻的数字传播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核查机构给了新闻报道揭示真相、修正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新闻客观性和新闻专业主义,有效增强媒体公信力。

西方现有的事实核查制度,对起步晚、核查模式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中国新闻业治理虚假新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如下:

(1)完善媒体以及平台内部机构设置。成立独立的新闻事实核查部门,引入西方“事实核查员”角色,将虚假新闻扼杀在摇篮之中。如德国著名的《明镜》周刊,除了拥有强大的采编团队外,还有一个人数高达百人拥有事实核查功能的档案部,其中有35人负责资料归档工作,65人兼做研究与事实核查。如此大规模的事实核查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明镜》周刊内容的准确性。反观我国,虽报社、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大多设有校对部门,但专职较少,且大多针对字句和标点符号,对事件真实性的考量稍显不足。故完善媒体以及平台内部机构的设置对打击虚假新闻具有重要意义。

(2)成立独立专业的事实核查机构。我国的新闻事实核查模式发展至今,已从早期开始的媒体栏目、公众账号逐渐走向以腾讯“较真”为代表的新闻“事实核查”平台的建设时期。但与西方更为专业化(FactCheck.org、PolitiFact、Fact Checker)、细分化(PolitiFact、Storyful)的新闻“事实核查”平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而虽然我国近年来兴起了许多类似于西方的事实核查平台,但专业性不足,定位不准确,受众较少,缺乏影响力。因此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在找准自身定位和考量自身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运作模式,成立高质量的事实核查机构。

(3)引入AI、算法以及大数据等进行智能核查纠错。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社交媒体(如脸谱、推特、微博、微信等)都是虚假新闻产生的温床,因此创新技术以驱动新闻“事实核查”模式的完善势在必行。上文的分析显示,谷歌和脸谱等社交媒体尝试通过其技术领域的突破,如AI、算法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智能核查纠错,以驱动其新闻“事实核查”模式的完善,诸多举措都值得我们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领域的创新并不能彻底地帮助其应对虚假新闻产生的危害。就目前而言,人工审查与机器算法相结合仍是主流解决方案。可以说,利用技术手段遏制虚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是中西方新闻界共同面临的议题。[9]

(4)整合各方资源,成立虚假新闻治理联盟。治理联盟的成立能够实现信息技术的共享,降低虚假新闻的核查成本。如上文提及的“反假新闻联盟(First Draft News)”,成员不仅有CNN、ABC、路透社等西方新闻业巨头,也有脸谱和推特等互联网平台;同时,还有“国际事实审核网络组织”(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IFCN)与谷歌合作,对核查过的新闻进行标记。不同虚假新闻治理联盟及组织成员之间资源和技术共享,能大大推进新闻事实核查的发展。

(5)提高用户参与度,使用户成为新闻事实核查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例如,脸谱在人机结合过滤虚假新闻的基础上还设立了一套用户举报机制,设专门人员对用户举报消息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脸谱对用户举报消息的及时处理,也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使用户意识到个人是打击虚假新闻的重要一环,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虚假新闻治理中来。因此,各大媒体平台应当对用户反馈报以积极态度,通过流程的优化,模式的革新,提高用户参与度,使全民参与事实核查成为可能。

但同时,我们应注意到西方新闻事实核查是具有多面性的,也面临着质疑和挑战。一方面,西方民众对事实核查的中立性提出质疑。有人认为欧美三大主流事实核查机构之一的PolitiFact存在意识形态偏见,没有公正地对待共和党;还有人认为,不同的价值立场会影响对事实的选择等。[10]虞鑫、陈昌凤在《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中提出,作为市场逻辑下新闻业组成部分的“事实核查新闻”仍然无法脱离“新闻业”的运行逻辑和所面临的挑战。因此,事实核查的机构也往往隐含着立场偏见的逻辑。另一方面,部分西方民众对事实核查是否真的有效也抱有消极意见。就目前来看,事实核查新闻网站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即便是公认的三大事实核查机构,和其它主流的新闻媒体相比,能够影响到的人群还是相对有限。大多数新闻阅读者往往都有自己常用的新闻源,大部分情况也不会事后登录事实核查网站进行验证。由于事实核查能够影响到的人群十分有限,局部内容的修正并无法改变整体新闻传播可信度低这个问题,也无法改变民众对于新闻媒体不信任的情绪。

因此,我国在主动学习吸收西方新闻事实核查制度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西方新闻事实核查制度存在的缺陷,在考虑到中西方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的差异的情况下谨慎引介。

猜你喜欢
核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使用数字多用表对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进行期间核查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新形势下贸易信贷统计调查的非现场核查方法初探
浅析国外事实核查的发展现状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