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摘 要:近年来,大鹏新区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本文依据大鹏新区水头沙片区的排水现状,分析片区的内涝成因,提出相应的内涝治理工程措施,以缓解片区内的内涝现状。
关键词:内涝成因 治理 工程措施
1.概述
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不透水面积扩大和排水系统基础设施落后等种种原因,导致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城市内涝影响范围广、积水时间长、深度大,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居民生活、财产及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治理城市内涝方法可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本文主要从工程措施角度对水头沙片区进行内涝整治分析。在对研究区域内涝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内涝形成原因,提出内涝治理的工程措施与建议。
2.区域现状
2.1区域概况
水头沙片区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的中部,依山傍海,为长条形地带,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该片区位于水头沙河流域,水头沙河发源于鬼打坳水库库区,跨大鹏办事处和南澳办事处,在盆仔湾汇入大鹏湾海域,河道全长3.14km,流域集雨面积3.42km2,河床平均比降14‰,流域水系图见图1所示。
水头沙片区是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区域,每逢暴雨就会受淹受涝,导致道路无法通行,片区商铺与居民住宅受淹,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平均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百万元。在2016年的“5·20”特大暴雨中,片區受灾严重,内涝隐患更是显露无遗,亟需治理。
2.2排涝现状
水头沙片区雨水目前主要通过社区内现状管网收集后,排往水头沙河,然后排入大鹏湾。根据现状地形及排水管网情况对片区进行排水分区,最终将水头沙片区分为S1(东部酒店分区)、S2(龙南加油站分区)、S3(悠特电子厂分区)及S4(水头沙村分区)四个分区。
根据现场调研,每年暴雨期间,S1区和S2区是该片区受淹受涝最严重的区域。
3.内涝成因分析
3.1自然条件引发的内涝
研究区域处于英管岭与大岭头间,地势两头高,中间低,极易形成积水;且研究区域位于多山的滨海丘陵区域,山洪来势迅猛,是造成该区域内涝的根本因素。
3.2排水设施不完善
片区排水设施标准偏低,当遭遇高强度暴雨时,积水无法通过现状管网及时排出,极易形成内涝。
3.3河道整治滞后
水头沙河作为研究区域内的主要排水通道,现状河道过流能力不足,不满足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特别是下游流经建成区至入海口被覆盖的暗涵段,暴雨期间,由于水头沙河水位的顶托甚至倒灌,河道两岸雨水无法正常排放,因此造成片区内涝积水严重。
研究区域内S2龙南加油站分区S3悠特电子厂分区均存在管道淤积堵塞问题,为该区域内产生内涝的重要因素。
4.内涝治理措施
针对以上片区内形成内涝的原因,提出内涝治理工程措施,总的工程平面布置图如图2。
4.1拆除阻水构筑物
针对河道被建筑物占用,断面变窄等现象,对河道采取清淤清障,打通河道的阻水瓶颈,确保行洪通道畅通无阻。对鬼打坳水库尾水渠汇入口下游阻水桥涵、葵南路过路涵、东部酒店上游过路涵和南澳海鲜街过路涵进行拆除和改建,新建桥涵采用钢筋砼箱涵;对部分河段进行拓宽,并通过将原有的浆砌石挡墙拆除,新建为砼重力式挡墙来提高河道断面的行洪能力。
4.2设置截洪沟
水头沙片区依山傍海,属于丘陵地区,山洪来势凶猛。可结合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在其他因素满足条件的前提下,遵循“高水高排”的原则,沿着山体走势进行截洪沟的布置,将截流山洪水就近排入外水中而非进入城区,从而减小城市的排涝压力。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山谷河流,从而使工程量减少。
本次工程措施将新建两条截洪沟:一条沿着债头水库大坝下游山脚新建一条截洪沟将债头水库下泄洪水以及区间山洪收集后,引导排往水头沙河干流;另一条沿英管岭山脚新建截洪沟,从深圳华沣度假公寓至水头沙一路,自东北向西南,将山洪直接截住排往盆仔湾,减轻山脚水头沙村以及水头沙河下游河段的防洪压力。
4.3建设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是将排水区域内收集到的雨水就近排入内河沟渠或外部收纳水体中,是城市排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新建雨水管道来进行分流,从而对现状标准较低的管网排水能力进行提升,缓解城市内涝积水。
水头沙村分区的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为5.65m3/s,不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拟在水头沙村内沿文明路新建一条DN800钢筋砼雨水管,自北向南收集村内雨水后直接排往盆仔湾,新建雨水管长约285m,设计纵坡3‰,过水能力为0.72m3/s。
4.4河道管网清淤疏浚
河道排水管道淤堵是造成区域内涝的重要因素。为使城市雨水畅通无阻的排泄出去,对现有河道及管道进行疏浚,增加排泄涝水能力。河道管网清淤疏浚是一种较为简易且快捷有效的缓解内涝的方法。
据调查,龙南加油站分区与悠特电子厂分区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现状排水渠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可对这两个分区主要排水通道进行清淤,其中龙南加油站分区进行明渠清淤约213m,清淤方量约800m3;悠特电子厂分区进行明渠清淤约442m,清淤方量约270m3。
5.结语
通过对水头沙片区的内涝现状进行调查,在分析片区内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的内涝治理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的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水头沙片区内涝成因主要为区域暴雨集中多发、排水设施不完善、河道整治滞后及排水管理不到位等;
(2)针对片区内涝形成原因,可通过拆除阻水构筑物、设置截洪沟、建设雨水管、河道河网疏浚等工程措施来缓解内涝问题;
(3)城市内涝治理的工程措施确实能将城市涝水迅速排出,但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应立足长远,将工程措施与防洪排涝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城市内涝防御机制和应急处理能力等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所带来的各种损失。
参考文献:
[1]马晋毅.深圳市内涝形成原因分析与治涝对策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105-111.
[2]刘诗雄.泉州市城市内涝治理工程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2012, (19):48-49.
[3]邹林,洪林,彭才喜.武汉城市暴雨内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3):1-9.
[4]刘诗雄.泉州市城市内涝治理工程措施探讨[J].中国水利,2012, (19):48-49.
[5]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