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波
各位来宾、同事们、同志们、朋友们:
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年前,当我们在为几尺布票而精打细算时,当我们在为买几两肉而排起长队时,当我们甚至为温饱而发愁的时候,邓小平大声疾呼:“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此后,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毅然领导了一场全国范围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四十年,沧海桑田,人间巨变。中国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奋起直追,经济总量一路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现已稳居世界第二。去年经济总量达82.7万亿元,从197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1.8%跃升为15%。
四十年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7年的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分别覆盖13.5亿人、9亿多人;全面实现城乡初中免费义务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8.3%、45.7%;7亿多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总数的70%以上。
四十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中国在最短时间内使最多人口的生活水平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中国既没有向海外大量移民,也没有将罪犯送往其它国家;既没有在海外抢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更没有从外国掠夺奴隶。这样的大国崛起前所未有,应予以大声喝彩!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四十年前,阿富汗发生流血政变,至今仍然战乱不停、流血不止;四十年前,意大利前总理莫罗被杀害,恐怖行动已经成为全球公害;四十年前,中美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坎坷曲折的双边交往新历程。
四十年里,人们见证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美苏冷战结束;见证了美国从实力超群、独步天下、到战略焦虑与不安;见证了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世界,国家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但南北贫富差距增大;也见证了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加剧。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国际形势正经历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注意到新时代呈现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令人喜忧参半:
一是国际秩序主导者成为搅局者。二战后国际秩序主导者的美国,退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協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核协议等等,正以单边主义对抗多边主义,以保护主义削弱自由贸易,以民粹主义抵制经济全球化,以零和游戏代替合作共赢,严重搅乱了国际体系与国际合作。其国家形象下降到战后的最低点。根据皮尤中心数据,全球74%的人不信任美国总统,近半数的人不喜欢美国。
二是国际贸易推动者成为破坏者。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美国人曾宣称“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而今天美国却在推行“美国优先”的外贸政策,四处打贸易战或以贸易战相要挟,甚至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既损害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利益,也严重威胁全球自由贸易体制,阻碍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增速连续3年降低0.5%,全球GDP将损失约4,300亿美元。这是极为不负责任和危险的。
三是西方理论对全球问题束手无策。“华盛顿共识”未给深陷经济困境的拉美国家带来“福音”。“阿拉伯之春”没有带来所期待“民主和富裕”。“人道主义干预”换来的是国家战乱和人道灾难。反恐怖,越反越恐、越打越乱。政治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排外主义、反经济全球化等正在困扰着西方国家。面对这一切,西方理论束手无策。1989年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 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认为世界上只剩下“自由民主”的西方式政体。今年福山先生已经在问:民主在世界各地的表现为何会令人如此失望?
四是发展中国家正在改变游戏规则。近年来,世界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年经济增长为4.1%,高于发达国的1.6%;按购买力计算,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80%。包括主要发展中大国在内的20国集团正在取代主要工业国组成的七国集团。这一发展趋势正在改变着全球治理体系和游戏规则,使其向着更为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
五是同呼吸共命运已成为国际共识。尽管目前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受到重创,但经济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各国和人民间的相互依存度。更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认了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造福子孙后代。这些协议有力地佐证了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也构成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最广泛的民意基础。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命题。世界是全体国家和人民的世界,不是某个大国任意摆布的玩物。人心的向背,将决定国家的成败,更将决定世界未来的走向。奉行单边主义、固执零和思维,是没有前途的。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是我们应对所有挑战共同采取行动的民意基础和真正的希望所在。
各位同事、同志们、朋友们:
挑战机遇并存的大公关
中国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们的公关产业。在短短30多年里,中国公关产业从无到有,已达到500多亿元的行业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公关市场。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协会是全国性公共关系涉外专业组织,具有民政部授予行业管理资质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咨商地位。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中国公关界面临前更加复杂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公关事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公关理念和范畴,进入了“大公关”时代。
一是需要全球视野和大局观念。中国的发展与全球的命运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正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新型的国际关系。这一重要发展趋势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给中国公关人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各级公共关系组织、公关企业和专家学者,应改变“着眼国内、专注生意”的传统观念,以“纵览全球”的视野和“跨越发展”的气魄,开展各项工作和专业研究,实现中国公关事业进一步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需要走出去的气魄和国际化的准备。自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共同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0多个;为当地增加24多万个就业岗位;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超过1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必将推动中国本土公关产业的国际化。目前,不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缺乏公关意识、品牌意识,缺乏同外方打交道的能力与经验,不懂得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知道如何塑造企业品牌和维护国家和企业形象。这些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却经常陷入被指责的尴尬局面。“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项目为中国本土公关公司国际化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本土公关公司应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勇敢跨出国门、做好“大公关”的文章,加快国际化进程,助力“一带一路”等项目的建设,促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
三是需要适应变化和创新发展。9月17日,我国首个机器人在上海预报天气。当前新技术浪潮正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等等,催生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时,这些新技术的普及也促进了商业行为和消费群体思维观念的逐渐变化,使传统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变化。这一切已经对中国公关组织、公关企业和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要适应和跟上时代发展、创新理论和工作方式、推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职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需要文化自信和讲好故事。国家形象是由国家软硬实力为基础的。国家硬实力上去了,并不等于软实力也当然上升了。硬实力不行,必然被打败;软实力不行,则不战自败。当前,中国自己的国家定位与外界的认知是有差距的。国家积极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门高超沟通艺术,离不开优秀的公关公司和高素质人才。协会的地方组织、公关企业和从业者在语言、传播、人际沟通等方面具有诸多专业优势,在树立企业品牌、促进社会创新、引导社会責任、传播国家形象已做出了不少贡献。做好国家形象传播,就要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沟通的工作,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并非要求大家都像国家发言人一样。本土公关企业和在华跨国企业可以根据本部门业务,结合中国实际,介绍中国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就能讲出精彩的故事。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国家的辉煌成就赋予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伟大时代产生精彩故事。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协会将与全体会员一道,积极推动中国公关业的发展,服务国家对外政策,开展国际交流,努力支持我国公共外交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