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举 沈海波 易纯勇
(贵州桐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铜仁 554300)
建筑工程施工离不开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不当,或者外界环境等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裂缝达到一定程度后,混凝土当中的钢筋裸露在外,则出现锈蚀现象,最终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方式进行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提供一定帮助。
若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对已经建成的工程质量带来影响。所带来的危害如下所示:第一方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导致建筑当中存在的钢筋暴露在外,四周环境水和空气逐渐渗透到裂缝当中,钢筋受到侵蚀,长此以往会被锈蚀,最后导致混凝土被软化,整个施工项目质量下降,进一步促使裂缝问题更加严重,循环往复,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当出现裂缝之后,若不及时处理,避免裂缝进一步扩大,则会对后续工程带来更大影响。第二方面,出现混凝土裂缝,会导致整个建筑强度被降低,同时会伴随着和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延伸,在裂缝位置中心轴逐渐上移,随着裂缝愈加严重,产生的形变就越来越大,导致建筑物稳定性越来越低,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若建筑物混凝土外部出现温度变化,难免会引起混凝土裂缝。无论何种材料,均会因为温度冷热变化而产生收缩或者膨胀现象,当混凝土遇到外部温度变化情况下,会促使其结构出现比较微小的波动。建筑物工程当中通常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时,两者并不是同时出现的,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膨胀系数比钢筋膨胀系数小。因此,若一天当中,出现较大温差的时候,两者均出现膨胀,钢筋膨胀程度会比混凝土大,因为钢筋的膨胀,促使混凝土被拉伸,从而产生裂缝。除了外部温度影响以外,混凝土自身内部温度应力也会导致期出现裂缝,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针对潜在风险进行一一排查。若水泥和水混合,会向外释放相应量的热量,加上混凝土内外接触的环境不同,因此内外硬化速度不同,混凝土外部的温度可以迅速释放,但是内部温度难以释放,则出现连续膨胀,最终导致裂缝产生。
混凝土当中,因为水泥、沙子、水以及骨料等会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这而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具体施工期间,均会将水灰比控制在0.38,若比例过高,或者比例过低,均会对材料强度带来影响。具体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施工质量,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进行施工,这虽然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但是对工程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裂缝产生,难以达到客户质量需求[1]。
对材料进行科学选择,对配合比进行良好控制之后,施工技术也对混凝土裂缝带来一定影响,具体施工期间,每一道工序误差均有可能会促使工程出现问题。部分施工人员没能根据施工图纸,或者遵循规定程序进行施工,工程完毕后,验收不够严谨,这些内容均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裂缝控制的难度以及复杂性,没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并没有为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掌握不够牢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最终引发建筑出现混凝土裂缝。
因为温度对于混凝土裂缝而言产生极大影响,对于建筑中混凝土而言,其最为合适的温度应当为28℃以下,若一天当中的温度较高,平均气温在30℃以上,施工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者晚上,当混凝土在仓库内保管的时候,可以使用集料或者加冰等方式,适当降低温度,尽可能的将温度控制在28℃以下,对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如果施工当天环境温度高达35℃以上,则需要对骨料设备进行适当改善在其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具体施工期间尽可能的对干硬混凝土进行应用,从而减少混凝土当中的水泥含量。当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的时候,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对水进行喷洒,实现对砾石的冷却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浇筑混凝土温度。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从而帮助混凝土降低整体温度。需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合理安排。针对暴露在外的混凝土而言,为了进一步增加抗裂性能,可以选择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人员注意对性能进行有效控制,尽量不要使用收缩表现较大的混凝土[2]。在混凝土当中适当添加减水剂,避免水分渗出,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结合工程需要,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例如矿渣或者硅酸盐水泥材料等。粗骨料则选择0.005~0.04m的连续级配石子,其中的含泥量需要控制在1%以内,在细骨料当中筛选粗砂原料,要求其中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以此为基础,进行混凝土的制作,能够有效避免水分过度流失,减少水泥需求量,对水化热状态进行有效控制。此外,还需要对磨细II级减水剂、粉煤灰等进行合理选择,有效提升混凝土年塑性,改善坍落度,以符合泵用标准为基础,对搅拌站工作效能进行全面性提高[3]。
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和运输也会对其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对其进行具体运输过程中,在没有装料之前,需要考虑罐车积水需求,要求实际运输期间的搅拌罐能够达到3~6r/min,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质量。
当处于炎热夏天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防晒或者降温处理,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向供货商传达其需求,借助遮盖或者洒水的方式,对原料温度进行有效控制。这一情况下,不同物料则会更加符合要求,物料温度需要控制在28℃以内。当对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若情况允许,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不同时间段或者环境温度,合理安排施工,以防止因为环境温度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对混凝土进行具体浇筑过程中,通常会从低处逐渐沿着长边方向进行一端向另外一端的浇筑施工。通常情况下,选择分层模式对其进行处理,促使每一层的厚度均保持在0.5m。同时借助混凝土泵在低处位置向另外一端进行平行施工。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以防止出现冷缝,促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提高[4]。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和搅拌过程中,需要做到的是从上到下进行均匀搅拌和操作,就是进行迅速插入,然后迅速拔出,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后,对插入的区间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插点方式,分别是并列方式和交错方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插点之间的间距保持在0.3~0.4m之间,对于下层混凝土而言,当其处于初凝状态的时候,要求插入的间距控制在0.05~0.1m之间,然后按照相应顺序对其进行振捣,有效避免遗漏问题。因此有振点的振捣时间应当控制在30s,等到混凝土表面水分出现下沉现象的时候,同时没有出现气泡等迹象之后,工作完成。
在进行混凝土的表面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进行二次抹压作业。使用机械式作业或者木抹子进行施工,将表面磨平整。表面混凝土还没有得到初凝阶段的时候,要进行一次操作,通常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覆盖。对于特殊工程来说,若混凝土正处于终凝阶段的时候,需要技术人员提前1~2h的时间对混凝土实施高频率的磨平作业,紧接着则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必须对物料运输进行合理调度。结合浇筑和振捣施工的整体需求量,对使用泵设备进行科学配比,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均衡施工,并且要在同一时间完成三项作业。为了促使混凝土振捣密实度得到提升,全部混凝土出料口位置均需要设置四个振捣棒[5]。在第一阶段,可以将其放置在出料位置,进而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状态。当到了第二阶段的时候,形成坡脚状态,在混凝土下部开展相关作业。当达到第三阶段的时候,可以放在中间倾斜位置,促使全部点能够达到技术指标需求。
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同时还需进行详细记录,对后期直接应用提供帮助。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过程中,为了确保养护效果,要求整个养护过程在14d以上。但将保温覆盖面拆除后,一定要做出相关分析和探讨,若混凝土表面、环境温度差在20℃以内,则可以开展这项工作,否则就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条件符合后才能够将其拆除。也可以为混凝土涂抹薄膜养生液,例如YH-9,这样可以帮助混凝土维持所需水分,并且可以实施养护作业。同时,可以将养生也涂抹在表层位置,促使其形成防水隔离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维持必要水分,同时还能促使水化操作效能得以提升。
混凝土出现裂缝,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均带来一定危害,对工程美观性产生影响,同时对建筑整体质量以及强度而言均会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导致建筑使用寿命被降低。面对地震和泥石流的时候,导致建筑出现坍塌现象。因此,相应技术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当出现裂缝后,需进行及时处理,以免进一步恶化,对建筑带来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