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娟
(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校企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赵 娟
(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本文就我校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校企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展研究,主要论述校企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建构的主要意义,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行阐述。
校企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兴通讯信息学院
目前,校企合作既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也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在校企合作中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存在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融合度不深,学校处于被动地位等问题。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利益追求冲突,促进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落后等制约因素。
通过大胆改革,创新办学思维,把去市场找企业变为把企业娶回家,把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办学校”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混合制”。将校企合作关系拓展为“校企混合制”的关系,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学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企业生产周期的课程体系。
学校和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学校和企业建立混合制学院,探索产学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建构校企混合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l+1〉2的放大效应,最终为校企双方赢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更多的资源配置,培养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
我校目前已经建设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并依托基地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建了混合所有制——中兴通讯信息学院。该学院包括物联网工程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本项目以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校企混合制下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体表现为:
(1)构建对接产业需求的产学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以ICT产业发展与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为导向,按照面向市场、建设、管理、服务等经济社会基层一线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依据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信息化生产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学历教育的规范要求,通过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与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广泛调研,设计和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减少学分,探索产学一体模式下“学分积分制”、“课程模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建立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S.M.A.R.T职业规划体系是通过科学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企业培训与评估等方法营造虚拟企业,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进行企业化学习。建立专业评估体系,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实习,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生明确学习与进步的目标。
(3)建设服务型专业。专业办学与区域行业发展紧密对接,实现专业在素质教育、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服务等各方面向服务型转型。
(4)改革教学方法。引进企业MIMPS(项目)教学法、工程师自主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小班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行导师制、微课等教学方式改革。
(5)加强应用型课程开发。校企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及专业课程。加强微课、在线课程等示范性课程开发。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实践“双师型”校企混编师资队伍的选拔、培训、聘用、考核机制,培养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7)加强企业资源池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合作企业资源池,不断开发多个稳定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8)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基地为基础,“双导师”制为依托,各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校企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产学一体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推进专业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产学一体、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工程技术教育新模式。
(2)校企资源共享,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致力于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建立“双师型”教师机制。通过“双师型”机制建设,建立一支教学与科研并存,且有较高学术和教学水平、丰富实践经验、了解ICT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竞争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工程应用型师资队伍。
(4)加强“企业资源池”建设。让企业全程参与和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企业为学生实习与实践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
(5)建立和完善产学一体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教学管理上新的台阶。
通过采取校企混合制下产学一体办学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产生很好的推广辐射效应。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企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适合校情的转型之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具体表现为:
(1)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通过面向市场办学,校企混合制能够提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度,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认同度;加强职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度。
(2)提升校企协同运行有效度。建立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校企共建、共推实习就业、共同创新的合作办学机制, 提升校企协同运行的有效度。
(3)提升教育资源保障度。校企共同投入资源,包括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混编教师团队等进行人才培养,提升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
(4)提升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基于行业服务专业建设,进行职业规划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使学生提早接触企业,了解行业需求,熟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通过校企合作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探索校企混合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双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将合作专业打造成省级或国家级示范重点专业。建设具有内容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改革项目示范基地,培养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学术和教学水平高、丰富实践经验、了解ICT技术发展、需求、竞争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工程应用型师资队伍;整合企业资源,使企业全程参与和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企业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
[1] 李志强,匡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孔东阳.“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09.(1):90.
[3] 周山明,李建清,郑建勇.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56-57.
[4]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EB/OL].(2015-09-2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24/c1001-27631414.html.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13-03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X-201717: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X-201703:校企协同分阶段“双创”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赵娟(1979-),女,汉族,湖北荆门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