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丁琛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探究
童丁琛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开辟更多的新闻传播途径和渠道,重视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新媒体;新闻传播;影响;措施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各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新型媒体形式不断出现,带来了信息传递方式的重大变革,也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促使新闻传媒机构重视新媒体传播,开辟更多的新闻传播途径和渠道。同时,新媒体自身的特性,也需要做好相应的监管,确保新媒体能够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推动新闻传播、信息交流和社会经济发展。
新闻突出特点是时效性,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时效性能够进一步凸显,让新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借助于新媒体能够将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快速传送给更多的读者,覆盖更为广阔的群体。并通过新媒体的交互性,实现新闻内容的相互转发,实现链式反应,让新闻以最短的时间传播到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以往的新闻传播基本上靠传统媒体,需要在电视播放或者在报纸上刊发,从采编到报送再到刊印,最后再通过渠道送达读者手中,中间需要很多的环节和时间,时效性较差。而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新闻从成品到读者阅读几乎可以以光电的速度传播,并能实现几何级复制转送,几乎不受时间影响,实现了新闻的飞速传播,让新闻的时效性进一步凸显。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和生产加工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结构和方式。传统的新闻采编需要记者深入新闻现场,拍摄和记录,并将相关的信息资料驱车带回媒体中心,再进行编辑整理,送达主编审核,最后送达印刷或者广播电视台。这个过程是单线结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唤醒下,新闻采访完成以后,直接进行编辑通过网络传输至新闻网络工作坊,快速审核直接上传新媒体终端。而读者不需要再抱着广播等时间,守在电视机旁等到晚上19点的新闻联播,也不需要跑遍全城找报亭。躺在床上、坐在车上,打开电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轻轻一点,便能览尽天下新闻事。
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模糊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概念和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也不再是单一的传播和接受的关系。每个人在阅读新闻的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了新闻和读者双向互动。对于一些新闻事件周边和背后更多的信息,知情的读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挖掘,让新闻更有深度。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很多的网民看到身边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能够随时举起手机拍摄并编辑文字上传,甚至会先于新闻媒体报道,让更多的读者知晓,同样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进一步丰富新闻的内容 ,让新闻更具新闻性。当然,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和权威性的影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也能够新闻媒体提供最为及时的新闻线索,便于新闻报道。
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发布相关的信息,各种信息又在新媒体平台转载,快速传播。新闻的突出特征是客观真实,这是新闻最为本质的特征,但是,一些人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一些消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甚至有些别有用心之人炮制一些所谓的“新闻”以扩大影响,或者吸引眼球,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互动能够带来更深入的新闻挖掘,也会进一步消极新闻的严肃性,影响其他读者的判断。为此,需要对新闻发布做好监督,对于散布流言或者网络造谣者应该严格追究,并及时关注新闻后面的恢复,净化新媒体新闻环境。
我国快速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机构占据我国新闻事业的主体,且很多都是主流的新闻媒体机构。新媒体时代需要实现我国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更多基于新媒体视野和技术的专业化人才。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缺少大量的人才,影响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此,我国需要更多的高校开设基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同时,做好现有新闻媒体机构的信息化化技术培训,强化他们的新媒体思想理念,快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更加快捷,新闻内容更加透明,一家机构的新闻内容会被更多媒体或者机构转载。以前的独家新闻现在很难再独自享有了。从新闻机构的角度来看,需要以独家新闻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新闻产品销量。新媒体背景下,其他机构可以转载,也可以提供相应的链接,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对新闻传播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新闻创作却有一定的影响,需要从新闻版权问题和共享机制建设方面做好引导,推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
总之,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将更加方便快捷,带给读者更新更丰富的新闻内容和更好阅读体验。重视新媒体在新闻传播 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应对新媒体对新闻传统提出的要求和带来的挑战,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1]申璁.关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探究[J].科技传播,2015(02).
[2]大刘义昆.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1).
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05-02
童丁琛(1995-),男,在校大四学生,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的分析引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