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胜
(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20)
在自然条件下,山羊丝状支原体只感染山羊主要威胁3岁以下的羊群。而绵羊肺炎支原体既可以感染山羊,也可以感染绵羊。羊群中一旦出现该种传染性疾病,会导致羊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饲料营养价值缺乏、气候突变、应激因素增多、饲养密度较大、羊舍粪便清理不及时、堆积发酵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等对该种疾病的加重流行与发生提供条件。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不受季节影响,春、夏、秋、冬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冬春季节为主,外界气候寒冷、应激因素较多时最易发生。新疫区出现该疾病多是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羊群中出现该种疾病后,会在较短时间内波及整个羊群,常呈现地方流行性。
某养殖户共养殖山羊27头,通常采用放牧养殖模式。2017年2月13日,该养殖场从外地新引进20头断奶羔羊,在没有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隔离观察的前提下混群养殖。养殖户在养殖中,陆续发现羊群中出现以咳嗽呼吸困难、精神极度萎靡、采食量逐渐下降的患病羊,发现患病情况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羊从羊群中选出,放置在隔离舍内养殖,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使用硫酸庆大霉素进行治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随后养殖户陆续更换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同时,养殖场发病率和死亡率进一步升高,经济损失进一步增加。当地动物部门通过检疫发现该养殖场病情后,委派专业兽医,立即赶往养殖场进行调查。通过对该养殖场的发病情况进行有效调查,掌握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然后进一步调查该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发现该养殖场将羊群圈养在一个羊舍内,饲养密度较大,羊舍保温性能较差,湿度较大,羊群拥挤在一起取暖。通过采集病死羊的病料组织,带回实验室进行全面诊断,明确病原后,结合药敏实验科学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羊群的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避免疫病在养殖场内进一步扩散。
养殖户反映在养殖中,养殖场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自从引进20头断奶羔羊后,羊只陆续发病,整个养殖场呈现急性型发病经过。最初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羊表现为最急性型。患病羊最初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2 ℃,继而出现痰湿咳嗽,并从鼻腔中分泌出清澈的浆液性鼻液。发病1~2 d后咳嗽变干,伴随咳嗽出现明显的痛苦现象,从鼻腔中分泌出浓稠呈现铁锈样的鼻液[1],患病羊高热症状持续不退,采食欲望逐渐下降,直至停止采食,呼吸困难,咳嗽伴随着痛苦的呻吟声,眼睑肿胀,从眼角分泌出脓性分泌物。随着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患病羊不能正常站立,长时间握地,四肢伸直,呼吸极度不顺畅,每次呼吸伴随着全身肌肉震颤,通常发病4~5 d后死亡。急性型患病羊除表现为温升高、呼吸道症状之外,还表现为口开张,从口腔中流出泡沫状唾液,患病羊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骨紧缩,最后患病羊倒地不起,极度衰弱,有的患病羊还出现瘤胃鼓胀和腹泻,甚至在口腔中还会出现溃疡性病变。患病羊在临死前,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患病期大多为7~15 d。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羊转变为慢性型。
将该养殖场刚刚死亡的羊解剖,发现所有病死羊的病变部位大同小异,将病死羊胸腔打开后,内部存在淡黄色的积液。病死羊肺脏病变严重,多为一侧肺部损伤,大多呈现纤维素性肺炎[2]。有1只羊两侧出现肺炎症状,肺脏肝变,将病变肺脏组织横切后,切面出现大理石纹路变化。肺小叶、肺间质粗糙变宽,能看到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有明显的界限。所有病死病例胸膜增厚,变得粗糙,肋膜、心包膜与病变肺脏组织严重粘连,不能将其分离开。所有病死病例的呼吸道淋巴结高度充血肿大,将肿大淋巴结切开后,从中流出浑浊的液体。除上述组织病变外,肝脏、脾脏、胆囊、肾脏也出现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肿大充血。
采集型病变脏器组织,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将采集到的病料粉碎后制成涂片,使用革兰氏和姬姆萨2种染色剂分别对涂片进行全面染色,干燥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第1种染色剂染色不明显,姬姆萨染色剂染色的涂片致病菌着色明显,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的致病菌[3]。
将病料粉碎后,划线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恒温箱内培养5 d,温度控制在37 ℃,并保持恒温箱内5%二氧化碳持续供给。连续培养5 d后,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现透明、黄褐色的菌落,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致病菌菌落中心突起,呈煎蛋状[4]。小心挑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常规方法制成触片,选择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充分染色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细小,呈现多种形态的菌体。
无菌环境下采集患病羊新鲜血液,选择使用山羊丝状支原体标准抗原进行全血凝集试验[5]。选取一个洁净的经过消毒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画网格,选择使用微量移液器,每个网格内滴加1滴新鲜血液,然后向网格内滴加山羊丝状支原体标准抗原,同时设置羊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将血液和抗原混合后作用4 min,在保证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作用明显的情况下,判定凝集情况。最终新鲜血液全部凝集,由此可以确诊为山羊丝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小心挑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菌落,进行纸片药敏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对氟苯尼考、红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高敏,对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低敏。
确诊后应结合药敏试验,选择致病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选择使用3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2 mL/kg体重,1次/d,连续治疗3 d。体温持续升高,高热不退的患病羊,肌肉注射30%到安钠咖注射液,每头羊10 mL。同时选择使用10%的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使用量分别为10 mL、2 mL、20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强化营养供给,1次/d,治疗3 d为1个周期。采用上述方法治疗7 d,养殖场2头患病羊治疗无效死亡,剩下患病羊全部恢复健康。由于发病后该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不及时上报病情,使当地动物部门严格落实动态检疫发现疫情。确诊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诊治,明确病原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该种疾病存在隐性带菌情况,为避免反复发病以及病情向其他地区传播,随即采集所有羊的新鲜血液,进行全血凝集试验检测中出阴性带菌羊后,立即扑杀处理,以后每个月检测1次,直到患病羊直到连续3次检测不出隐性带菌羊表示净化完全。
本次共检测6次,检测出隐性带菌羊3头。要求饲养户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引种管理工作,在引种前一定要做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禁止到疫区引种。结合该养殖场病原分离结果,选择使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