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明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430079)
青年是所有年龄段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正值青春期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慢慢形成,是塑造一个人的重要阶段。国家也非常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在多项政策中肯定了体育在青年成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不少青年加入到健身的队伍当中,青年人的健身意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但社会对青年体育的指导还有不足,青年自身来说,健身的科学性、持续性、有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分析青年的体育现状及其面临的发展问题,探讨和总结造成问题的原因,寻找促进青年体育发展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国内外对青年的定义大致相同,都是指青春期晚期至成熟期的成人阶段,是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和心理成熟的关键阶段。中国古语就有“青年”、“后生”和“郎”的概念,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特别是18世纪基督教创办青年联合会以来,青年一词正式出现,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其区别主要是在青年的年龄范围上,国际方面,联合国在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他定义。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我国国家统计局所规定的青年年龄范围为15至34岁;一些组织也将青年年龄范围进行了划定,我国共青团定义青年的年龄范围为14至28岁,而青年联合会则定为18至40岁;本研究中提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所指的青年的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1]。
为重视并指导青年体育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从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全国青年体育理论研讨会,从中产生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国家也相继出台的很多政策文件都涉及到青年体育方面,其中代表性的有《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规划》把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作为青年发展的其中一个重点项目,指出青年发展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一条提到,青年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提出了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的青年健康发展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措施,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青年体育运动爱好、在城乡社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鼓励和支持青年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提高各类青年群体健康水平。
《纲要》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丰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对于青年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教育是青年体育的一部分,文件指出要促进重点人群的体育运动,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对于社会上的青年,要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并加强健康人才培养,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2]。
本研究根据青年群体的特征,把青年分为14-25岁和26-35岁两个群体。14-25岁青年多数为在校生,身体还处在发育阶段,时间上较为宽松,体育锻炼时间基本可以得到保障;26-35岁青年多为社会工作者,身体发育基本结束,走入职场,多数情况下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在健身项目上,青年学生多从事对场地、时间、自然条件等因素要求较低的大众化运动项目,如散步、跑步、篮球、羽毛球、自行车等;青年社会工作者健身一般也从事相对大众化的体育项目,但和学生时代相比则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在大众项目基础上,会从事一些对场地要求相对较高的项目,例如网球、游泳、足球等。
在锻炼场所上,绝大多数学生主要在学校操场开展锻炼,因为自己可支配资金少和平时的学业任务,很少选择在校外体育馆或健身房锻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青年工作者多选择在住所或公司附近的公园、学校和小区进行锻炼,有一部分选择在周末或者业余时间和家人一起去社会体育馆锻炼,有条件的选择在健身房和社会其他盈利性场所开展锻炼。
在锻炼频率上,多数学生每周锻炼3-4次,学校开展体育课原因,其他学生的也能保证每周锻炼1-2次;青年工作者总体的锻炼频率低于青年学生。多数青年因为锻炼强度和锻炼次数不够而不符合体育人口标准。
健身动机是促进一个人进行长期锻炼的内在动力,青年要全面发展,其锻炼的动机也是多样的。数据显示,青年健身的主要动机还是为了增强体质,占82.3%,保持身体健康也是运动健身最基本的功能;其次有48.9%的人是为了缓解压力,青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锻炼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使参与者能够体验到运动愉悦感,转移注意力让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还有一些是为了减肥健美而锻炼,占40.3%,其中女性居多,通过饮食调整、体育健身等对身体进行塑造和筹划以追求形体美;29.4%的青年是把健身作为社交活动形式,为了在锻炼中结交朋友,这部分人本身对运动健身有浓厚兴趣,经常与朋友和同事一起锻炼,积极参加单位、社区以及俱乐部的体育活动[3]。
可支配时间少、压力大,是阻碍青年体育发展的第一大因素。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课业负担较重,特别是高中生和研究生阶段,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没有太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对于社会青年工作者,处于步入社会初期,需要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知识,处理各种事务没有那么轻松自如,常常会因为繁多的工作、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升迁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下班身心俱疲,导致没有精力去健身。
场地限制,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一些落后地区学校体育场地不够,学校体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不能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场地需求;对于青年工作者来说,场地的选择较为自由,学校、体育馆、健身房、小区等都是可选项,但是在众多低收入大学生群体聚居地区,难以找到完整的运动场地,有限的体育运动集中在篮球、足球、羽毛球、街舞、跑步等对场地要求不高的大众项目上[4]。场地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为,学校场地开放时间有限;体育馆和健身房周末人群较集中,工作日去健身的人则很少;小区和公园的健身路径及其他健身设施有时被晾晒衣物占用。
个人兴趣,一部分青年学生没有兴趣参加体育锻炼,仅在体育课上进行简单的运动,另一部分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比较单一,可选择性不强,当一种体育项目的场地被占用后就没有去进行其他项目锻炼的欲望;青年工作者在这方面则更多是由于工作、时间、精力等因素,毕业就意味着对健身运动兴趣的削减甚至消失。
体育社会组织缺乏,在各种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和大学生社团中,体育类组织和社团相比文娱类、公益类等类型组织,其受重视程度还不够,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形式单一,体育类组织的受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总体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5]。
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要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基层体育组织和社会团体搭台,高等学校和体育科研院所提供指导和帮助。要通过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引导学生真正“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尽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健身圈”,在城乡社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一方面支持社区体育发展,还可以方便青年就近开展健身运动。完善青年体质健康检测体系,实现定期抽样监测和公开发布监测结果,以真实反映青年体质状况。
社会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社区委员会、单项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组织青年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体育运动爱好,提升身体素质。不断强化青年体育的赛事组织和健身娱乐管理,塑造一个崭新的青年体育环境和体育市场氛围,有力有效地引导和促进青年体育的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育竞赛和健身休闲娱乐活动,普及群众性的体育赛事,使更多青年参与其中,享受比赛的乐趣和完赛的成就感,也有利于培育和激发新生代青年群体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推广各项体育项目,是青年进行健身运动的一项内在需求,以足球为突破口,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生活载体,推广各项运动,可以从人群集中的运动项目中分流一部分人群,有效缓解场地不足的现象。
建立青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团,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交流。青年人除了专业学习以适应工作外,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推进青年人自我把握和个性化的发展。单位或学校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交流,如友谊赛、邀请赛、体育讲座等等,将青年员工从自闭的作环境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转移到公共的运动场所,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与社会的同化、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和谐,提高青年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
社会还要加紧培养青年体育产业人才和体育指导人才,强化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争取尽早达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的要求。可以建立群众体育指导站,提供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并作为一个与青年沟通的平台,了解青年的体育需求,以及时反映青年体育的发展状况,满足青年多元化、个性化体育需求。
青年体育的发展终究还是青年自身的发展,要有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发展自身运动爱好,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有研究表明是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与智力、记忆能力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6]。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及竞争性强的特点,需要不断克服客观和主观困难,因此要通过体育锻炼学会合作、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净胜,锻炼心智,实现心理素质的强化。利用好手机运动辅助软件,保证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实现对自身运动的初步监测。最后,要科学合理地饮食,不暴饮暴食或者为减肥而节食,保证有充足地能量和精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大的健康风险和隐患,作为社会生力军的青年应该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来确保身体健康,并为更优质的发展奠定更健康的身体基础。希望广大青年群体可以保证适度的体育活动,减少疾病的发生,消除现代“文明病”对机体的侵蚀,消除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将心理调节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