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2018-02-16 10:20宋雪梅
西部皮革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企业

宋雪梅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政府对其的监管活动也在逐步加强。因此,大部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的股东主要通过企业的业绩来评价管理层经营状况,并给予其相应的报酬。企业的股东将企业的业绩和管理层的薪酬挂钩,本来是为了是管理层更好地经营企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管理层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为了谋取私利而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更多的薪酬。此外,经过“粉饰”的企业报表也会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股票定价,也更加容易上市。

2 企业盈余管理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有时结合起来的盈余管理方式也存在。

2.1 应计盈余管理

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公司的销售活动、削减研发费用等内在经济活动而进行盈余管理。李彬、张俊瑞(2010)发现上市公司利用销售对盈余管理进行操控,这样会降低未来投资能力,改变公司的实际盈余(李彬,张俊瑞,曾振,2011)。改变公司研发费用的多少也成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如果研发费用较多,可以通过改变研发支出来进行盈余管理。胡元木、刘佩、纪端(2016)发现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增加或减少 R&D费用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2.2 真实盈余管理

并购中的盈余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活动来实现规模的扩张,并购活动对于公司的业绩以及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司利用并购中公允价值变动、会计政策变更,有选择地进行盈余管理。王海燕、王龙印(2013)发现企业会利用监管环境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这一漏洞,将变更和伪造股权收购交易的时间和事件等进行企业盈余管理,王珏玮、唐建新、孔墨奇(2016)发现在并购中,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收益有关。

关联交易中的盈余管理。随着企业投资活动的多元化、以及我国企业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销售产品、关联方交易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章卫东、邹斌、廖义刚(2011)发现企业通过关联交易会进行盈余管理,而且关联股东对企业认购股份的减持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正相关。在2012-2013年的研究中企业的主要盈余管理方式有:长期债务融资(杨继伟等,2012)、上市公司利用等效股权(梁明煅,2013)、股东会通过股权融资进行关联交易(赵国宇,2013)等。

另外也有一些文献关注了其他的盈余管理方式。李延喜等(2011)指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具有双向作用,这样企业便通过改变这个比例来进行盈余管理,而且比例也不能过高,否则其监管效率会因此而下降。同时,现有的文献还发现:ERP 的运用(陈宋等,2013)、公开增发股票产生的业绩变化会使得企业以分类转移(李晓溪、刘静、王克敏,2015)、关系型交易(方红星,2016)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一些文献也关注了盈余管理的时间。王福胜、程富、吉姗姗(2013)发现微损公司和微利公司会在第四季度初调节盈余管理。吴溪、张俊生(2014)发现企业面临立案公告问题时,距离立案公告的时间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当投资者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大时,往往会参考以前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王克敏、刘博(2014)发现当公司进行股权转移时若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股权转移的价格会降低,这样留任的高管会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2.3 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蔡春、朱荣辉、谢柳芳(2012)发现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的企业会冒着企业再次陷入经营困境的危险,综合选择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他们对企业盈余方式的选择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首次发行股票的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会更慎重的在两种方式之间选择,因为要综合考虑哪种方式会使发行价最优化。叶康涛、董雪雁、崔倚菁(2015)发现对于盈余管理的选择企业往往根据被发现的可能性、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和监管环境来选择。

3 文献述评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企业会越来越趋向于使用更为隐蔽的真实的盈余管理,但是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真实的盈余管理具有难被识别、更低的法律风险和审计风险的优势,但是其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企业的应计项目、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而且会使企业经营活动偏离最优的水平,必将损害企业的发展。因此,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