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瑾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北京 100029)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外的60-70年代,源于美国提出的百分比艺术。但是公共艺术这一行为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壁画运动等活动中出现了。
公共艺术概念可分为几个层面:
1、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西方对公共社会、公共领域或者是通过社会与政治的现代化,达成了人们有一种作为公民的这种意识和相对自由的、民主的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能产生的对艺术的要求。
2、相对狭义的公共艺术:我们一直在这方面有进行实践,如过去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的壁画、城市雕塑等。指在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空间里布置的人们可以触到、看到的公共艺术品。这一层面的公共艺术依附于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前提是是民主的,公民需要的;也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创作需求,其创作出的作品并非是迎合公众的,但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看,当一件作品呈现在一个公共空间的时候,其公共艺术的属性是存在的,人们可以看到,享受到并进行评论的。诸如高校的公共艺术院系与相关专业就属于这一范畴,它更多的是针对于公共环境,城市的功能需求来进行的一种行为,如通过这一公共艺术品的存在来提升环境品质、美化城市空间,提升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的一种修养,一种意识。
3、非典型公共艺术:现在的公共艺术是复杂的,扩展到称之为非典型公共艺术,指不以具体的作品,特别是不以造型的、美术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而是通过一种行为,一种观念的表述,一个场所的秀场,通过几个人一起产生的人们可以相互接触的产生效应的一种活动。
谈到“公共艺术”这一词,我们可以从大的范畴去认识它,但更本质的是从造型与美术的角度去认识可能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其要求具有:
1、公共性(公共空间性),是否放在公共空间里面,是否具备公共性;此外,公共性里面包含着空间属性这一特点,如有些艺术品具有探索性,放在美术馆是一个好的艺术品,放在其他公共空间并非协调与对应,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所以公共性涉及到作品的场所性质的关系。
2、公众性,取决于公众是否喜欢,是否认可,如果不认可就不一定是好的公共艺术品,具有公民的参与性。只有具备这两个要求,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品才具备好的一个本质。
公共艺术的功能除了使得环境更加富有文化气息,更加有品质,还能够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就像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通过国家或者企业的投资去美化环境,提升公民的审美,使心灵得到满足。
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古代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围绕王官贵族的口味情趣、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用来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与人民大众拉开了距离。而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恰好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由雕刻与壁画这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因此,谈到中国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论题,今天这个主题的焦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这一中国权力艺术的历史性回溯,以论证中国古代“公共性”的阙如。
中国古代的雕塑与石刻主要围绕在历代陵墓中的一些明器、墓室内的雕饰和陵墓外的石兽、石人,一些石窟寺院宗教造像和祠堂内的祖先、圣贤像,以及中国皇家,衙门大门口的石刻作品等;而涉及到普通百姓的仅为一些家常用品。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墓葬的建造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是同等重视的,原因在于:①、在现实生活的逝去,灵魂进入了另一个生存的世界,在冥界中继续,是生命的又一段延续。因此陵墓条件相比于死者生前所处的环境还要好。基于这种观念的生命观,陵园以及墓室的建造都趋向于永生愿望以及现实生活的方向发展。陵园墓室出现大量满足于王官贵族审美情趣和个人标准的随葬明器,神兽石刻等。如:南京的明孝陵神道的石像雕刻,那些石兽形象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如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具有皇权的象征。②、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归因于对宗教的信仰,这决定了古代帝王对神灵的崇拜。这在汉代以及魏晋南北朝表现的极为突出,墓葬出现大规模的神灵偶像,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与信仰,认为这可以给陵墓带来吉祥,在冥界中的生存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如:陵园神道两侧都摆放着石雕天禄辟邪,墓室里陈放着陶塑的镇墓兽等,包括之后唐代宋代的陵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而这种陵墓的建造方式起到了镇魔辟邪的作用。不难看出,这些石雕是服务于君王的衍生品,其中物力人力的大量消耗只为了满足皇族的一种心理需求,并没有公共性与公众性:其一,大量的雕刻作品仅出现在陵园,而陵园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其二,这些作品的建造脱离了群众的心理需求,陵墓石雕的制作过程可能有得到参与,但是其中的思想理念是否满足于与大众并没有考虑,仅仅只是为了服务于皇室,加强其集权的统治,一切都是朝向王官贵族的利益。
再谈到中国的石窟寺院的宗教造像等,从上文提到墓葬中对神灵的崇拜不难看出,这些宗教造像也是为了满足于皇室的需求。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中国大规模的开窟造像,石窟遍布北方、西北等地区。如龙门石窟的造像,在当时达到了唐代的顶峰,其形象的塑造:①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神圣化,大佛的构造俨然就是封建君主,把佛教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②对永生吉祥幸福的向往,古代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除了去炼制丹药,还会在建造佛像上去下功夫,以显示对神灵的崇敬与仰慕。这些也都表明了,皇室通过开窟造像,以加强对自己中央集权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制于王权,佛即是君王,君王即是佛,对佛的崇敬既是对君王的崇敬;再者也是君王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欲望,满足心理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去看,实质上这些佛像的建造也没能达到公共艺术的要求,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将其自身的思想强加于或者说灌输给老百姓的,不符合公众性。
在古代,衙门或者宫廷的大门左右两边都会各列置一个神兽形象的石雕,它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宫廷律例,是向君权统治的一种致敬。老百姓在其中充当的角色是卑微的,而非抱着一种舒坦的心理去欣赏的艺术品,它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看待这种艺术品的,这就决定了这类石雕仅仅只是为了给公民营造或者是树立一种君权不可侵犯的氛围或气势,缺乏公共性与公众性。
我国古代壁画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宫室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实质上壁画的原始形式是古代的岩画,中国最早的岩画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当时这种绘画形式仅仅是人们用来记事或者施行巫术的图形,它反映的是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意识。随着我国历史进入文明阶段,史前岩画以及原始壁画被更为成熟的壁画取而代之。
中国传统壁画的基本功能是纪念和宣教,其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并未与平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壁画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与公众性。
正如宫室壁画,历代的宫室壁画同古代雕刻一般更多的是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及宣传教义:如周代,中国宫室壁画真正意义上开始的时期,在天子宣明政教的明堂周围都画有壁画,描绘着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等人的画像,古代残暴君主桀、纣的画像,每个人具有善恶不同的形态,这是对于国家兴亡的警诫。墙壁上还画着贤德的周公辅佐成王,怀里抱着幼主,背后排列着手执斧钺的仪仗队伍,正在面向南方召见各地诸侯的情景等等这种形式的壁画。这些壁画是君王对大臣们的一种教化。大臣们通过观察人们的形象,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认识当今以及事物的发展趋向,可以学会正确处理当今面临的各种事情。这便是当时绘画壁画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兴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在朝堂上的壁画是百姓没有办法接触到的,唯一能够接受到的是上层阶级对其思想的灌输,没有办法去参与到壁画的探讨以及观赏。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从朝堂延伸到了各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圣贤肖像、神灵怪异,现实性的东西比较少。虽然制作地域范围变大了,但依然是王官贵族独有的一种高端艺术。包括汉代的宫殿中,壁画多是功臣、列女等供教化之用的人物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仍然流行用壁画宣传封建道德观念的风尚。到后来的五代以及元明清同样是这样的发展趋势,甚至壁画创作开始走向下坡,但依然没有改变壁画的性质和场所,依然是与大众没有联系,为中央集权为王官贵族服务。
墓室壁画它实质上是宫廷壁画的衍生品,与宫廷壁画相比,它更具有隐蔽性。它在当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主人的等级高贵,用以张扬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相关人士等功绩,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敬慕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墓主人对信仰的表达及死后祈求灵魂升天、能够继续享受人间欢乐等的思想。如:西汉推崇厚葬之风,墓室壁画极为盛行,以梁王墓和南越王赵昧墓为代表,其中的梁王墓内绘制了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以及莲花、云朵等图案;唐代墓室中频繁出现的表现上层人物生前身份和生活题材。
中国的石窟壁画以及宗教寺观壁画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兴起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为了去宣传佛教教义。如敦煌壁画,以佛、菩萨为主,描绘其本生故事等。相比前两者的宫廷壁画与墓室壁画,其广泛性以及公共性要多一些,能够让大部分的公众观看到体会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但是这种艺术传播形式依然不是为了平民老百姓,甚至历代的王官贵族利用宗教壁画施压于大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
通过对这四种中国传统壁画形式的描述,不难看出,它们的共性:创作的初衷都是为了统治阶级以及宗教等团体的利益。没有真正的公共性,大部分的作品是一般人没办法看到的;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公众性,平民对这些创作根本就没有喜不喜欢可不可以这样的说法。这些艺术形式更多的是把统治阶级以及其他团体的思想和观念去灌输给百姓的,老百姓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古代算不上真正的公共艺术,这首先表现为它要进入更广泛的社会交流,承担某种社会职能,因此它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所体现的趣味也不是随意与自由的,而一定要得到社会认同的,像古代那种就由统治者的趣味决定的,是完全没有办法符合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但站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去看这些古代艺术品,我们可能有必要去思考这些艺术品是否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如今的社会,公众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的包容性相比古代要强烈很多。我们通过去各地旅游,去看美术馆、博物馆等近距离接触大部分前人给我们保留下来的艺术品,但对当今来说这是否具有公共性?具有公众性?属于公共艺术?
首先,把古代艺术品放在当代去看是否具备公共性:如今大部分的古代艺术品被视为重点保护文物,大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接触到看到这些作品,如看电视、看书、上网、去博物馆、美术馆等方式,所以在交通网络如此发达的现代它是具备一定的公共性的。再谈到公众性:现代人是否会接受欣赏这些艺术品是不得而知的,因为这些古代的“公共艺术”并没有让现代人参与其中,并没有灌注现代人的思维,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加愿意去接受这些文化,所以总体来说它并不完全具备公众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古代艺术品在现代是否是公共艺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讨,在某种程度上讲,算是,但又不是。
公共艺术创作的前提必须是以尊重公众的意愿为基础,公众是公共空间中首先有资格参与并享用公共艺术的群体,如果一件公共艺术品不能实现其公共性,它就失去了存在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意义。古代艺术品在古代没有成为公共艺术,在当今依然无法确切的解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去明白的是: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创作中,创作者要意识到空间环境的公共性,还要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公共的开放性,不断创作出公众接受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必须与公共社会建立联系,使作品能更好的传达出社会的公共价值,并做到最好的公共性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