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中的“人生境界”

2018-02-15 12:41杨梅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分析

摘 要: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维持人的基本生存,更体现在对人灵魂的洗礼和升华,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提高人生的境界。基于此,本文以苏教版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境界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苏教版;人生境界;分析

人生的境界体现着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和思想觉悟,是个体之间的最本质区别,个体心灵境界的外在体现往往表现在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上,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行为举止则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本文分别从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人生境界由低向高的层次进行阐述,并以苏教版课本为研究对象,精选出其中经典文章片段,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 语文课本中的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是最初级的境界,也是最基础的境界。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清晰的判断能力。此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的一切行为往往趋于本能或者受到习俗等客观原因的影响,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例如小孩或愚人。无论出于社会的何种阶层,无论年龄长幼、智商到底,皆有可能是自然境界,这类人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独到的价值取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苏教版课本中不乏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悲剧人生多半是只具有自然境界,却不思进取,故步自封。

例如,在《祝福》中,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讲述,反映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揭露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与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迫害;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于文中主要人物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有自己的了解和看法,学习者也能通过自身学习体会到祥林嫂作为社会底层人的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她始终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不能自拔,具有严重的迷信思想,这些都说明了祥林嫂这种人物在认识能力上水平不高,她不能对她身上发生许多悲剧的事件进行理性思考,她不清楚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看,祥林嫂仍处在自然境界中,鲁迅的这篇文章从小人物的形象中揭露封建社会的危害,让学习者理解自然境界的人的状态,这种课文的人物分析会对学生在人生境界的教育中起到警示作用。

二、 语文课本中的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较之于自然境界,在思想觉悟上更高一层,这样的人通常是儒家所说的“贤人”或“君子”。贤人多半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一定高度的道德水平,他们忠肝义胆,为的只是一个“义”字,没有任何功利心。他们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之为“人伦”;人在社會中所处的位分不同而应该做不同的事称为“人职”。

例如,在《琵琶行》中,作者通过抒发情感,体现出他对的人生境界,作者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结合作者自身在官场的失意遭遇,揭露出封建社会的官宦腐朽、民生凋敝和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其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生感叹,从这点可以体会出作者心系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境界。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学习者可以体会作者在文字感慨中表达的情绪,作者将自己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可以使学习者深切地体会出作者惆怅的感情,这种语言的美对学习者在审美上也是一种熏陶。作者只有在心系国家命运和百姓利益的道德境界下才会在面对社会的腐败和国家埋没人才的现象时发出如此动人的感叹。

三、 语文课本中的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较之前两个境界属于最高的境界,“天”指的是哲学意义上的宇宙,即宇宙万物,处于这种境界中的人就是如家中常说的“圣人”,“天地境界中底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他又了解这些规律,不仅是在人的‘性分以内,而且是在‘天理之中。遵守这些规律,不仅是人道而且也是天道。”这种境界的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层面更高,在人生规律和理性、道德方面的悟性更高,同时在道德礼法等方面的自觉性更高,不同于其他境界中的人,天地境界中的人往往是“知天”的,他们明白自己作为宇宙的一员,对宇宙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如,在《兰亭集序》中,作者通过抒发自己对生死观的感慨使读者了解他对人生的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思想在人生境界上对学习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中提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而在“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意识到世界的永恒存在,这种既能感悟短暂又能体会永恒的境界对学习者有深刻的影响。作者在语言中已经表达出了超越生死的感慨,这种感悟天地宇宙的境界在当时社会很少有人达到,其文章到今天依然影响着后世的人,对学习者在天地境界层次的高度上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人生境界所归属的学术领域不同,因此在意义的划分上也不尽相同,根本原因是个体的出发点受到主观性的影响所产生的不同,但对高层次的境界追求是亘古不变的,异中有同,而这些相通之处也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不变真理,划分角度的不同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都呈现了多元化趋势,无法推出一套固定的人生境界分类标准,但时代和文化背景却能够为我们的境界提升提供依据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寇鹏程.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生境界[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3):9-10.

[2]邓联合,徐建科.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J].学海,2005(03):112-117.

作者简介:

杨梅,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苏教版高中语文分析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析:是谁要过节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回头潮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