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18-02-15 12:42王小琬陈振广郁俊平
对外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应用型

王小琬 陈振广 郁俊平

[摘 要]黑龙江省是传统的对俄经贸大省,在中俄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严重不足问题备受关注。从黑龙江省的省情出发,结合当前政策背景,从黑龙江省高校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完善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助力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

[关键词]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9-0045-03

Abstract: China and Russia have complementary economic structures, a long history of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and a broad base of cooper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 traditional trade advantage province with Russi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ino-Russia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economic and trade-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raint.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conditio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current policy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 of the cultivation of Russian economic and trade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province,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of economic and trade-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Russia in the new era, to help Heilongjiang Province develop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Keywords: Economy and Trade with Russia;Application Type; Innovative Talents

[作者简介]王小琬(1990-),女,达斡尔族,黑龙江逊克人,助教,研究方向:中俄政治关系;陈振广(1982-),男,汉族,山东泰安人,讲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郁俊平(1978-),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基金项目]黑河学院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中黑龙江省高校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g170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互补性需求的增长和双边政策效应的显现,黑龙江省以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全面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然而,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领域人才,尤其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向纵深化发展。本文依托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的地缘优势,以普通高等院校为载体,分析当前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合作领域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在中俄合作的框架下,如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与政策优势,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二、对俄经贸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俄语语言能力不足,俄语基础教育薄弱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参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外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备受重视。然而,黑龙江省大部分中小学都将英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俄语课程寥寥无几,而部分设立俄语班的学校则以学习成绩进行划分,综合成绩好的学生进入英语班,综合成绩排名靠后的同学自动进入俄语班,这种人为的差异划分,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俄语是成绩不好”的刻板印象,同时这种“一刀切”的政策也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黑龙江省作为对俄贸易大省,俄语人才相对匮乏,基础俄语教育的缺失为高等院校培养对俄经贸人才设置了障碍。语言学习的黄金期是在青少年时代,与专门的语言教育不同,经贸类人才除语言本身外,还需学習其他专业知识,本科教学中基础俄语课程和专业俄语课程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讲相对比较吃力,再加上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疲于应对,疏于对第二外语的练习,限制了应用型对俄经贸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复合型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在本科阶段的培养主要在于夯实理论功底,以便为下一步的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应以市场为导向,从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以黑龙江省为例,部分学校定位不清,目标不明,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尤其在经贸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比重大,部分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滞后于现实发展;实践课多流于表面,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脱节,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身份的转变,无法快速融入社会。

此外,缺乏交叉学科的设置。不同于中学时期的文理分科,在经贸专业的本科教学阶段打破了学科背景的划分。尤其是在对俄经贸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那些具备经贸专业基础的学生,俄语语言功底、相关法律知识背景等跨专业、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而黑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现象。尤其作为经管类专业来讲,缺乏对俄语教学的重视,专业俄语课程设置比重小,学时不足,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

(三)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支撑力度不够

对俄经贸人才的培养要有雄厚的师资背景作为支撑。一个学校教师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教学水平,乃至人才培养水平。对黑龙江省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来讲,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师人员数量不足、薪资待遇水平偏低、高层次师资队伍匮乏,尤其是缺乏经贸领域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此外,教师多为单一学术背景,缺乏校企合作经验,纯理论教学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还有一些地区教师交流相对闭塞,导致部分教师思想僵硬、思维固化,对應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改革探索的勇气,难以为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四)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要

对俄经贸创新人才培养困境还体现在学生思想意识陈旧和综合能力不强等方面。一方面,学生自身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部分学生随波逐流,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缺乏明确规划;另一方面,拘泥于书本,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在经贸领域。随着中俄合作进程的深化,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出现实质上的供求不平衡现象。因此,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应将培养真正面向市场、对俄经贸合作领域的高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重点。

三、应用型对俄经贸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利用政策契机,重视对俄经贸人才培养

黑龙江省是对俄贸易大省,2017年黑龙江省实现对俄贸易109.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3.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搭建为黑龙江省发展对俄经贸创造了有利契机。再加上俄罗斯提出“向东看”战略,并推出进一步深化远东地区的中俄合作政策等都为培养应用型对俄经贸人才创造有了有利的政策条件。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契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对俄经贸合作格局,重视对俄经贸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高等院校培养对俄经贸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地方高校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提升师资水平,扩大财政投入,完善普通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应用型对俄经贸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对俄经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展。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来说,培养面向新时代的对俄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开设相关的理论基础课,根据不断变化的发展实际,与时俱进,增删课程,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同时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同企业对接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在对俄进出口外贸企业,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对俄经贸领域的认识,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另一方面能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更好地应对就业风险和挑战。

(三)扩大对俄人文交流,探索中俄协同培养机制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互信的不断增强,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往来也日益频繁。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边境、口岸地区的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沟通和联系。中俄双方可互派访问学者,赴对方高校进行访学讲座等,鼓励学生赴俄深造;在学生活动领域也可以密切联系,开展经贸领域的文化交流互动;组建联合代表队参与国际赛事等。对俄人文交流水平的提升,既有利于深化两国合作,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为对俄经贸领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应当加深对俄教育合作。以黑河学院为例,同俄远东地区高校阿穆尔国立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此框架下,中俄双方将进一步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借鉴俄方高校经贸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学分置换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开展赴俄交流;聘请俄方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扩大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赵域.论深化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经贸合作[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11).

[2]崔鲁江.“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高端人才培养探析[J].知与行,2017(6).

[3]燕楠,项义军.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16(7).

[4]刘扬.黑龙江省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学术交流,2013(2).

[5]吴爱华.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

[6]李秀芳,徐珅.高校应用型外经贸人才培养之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7]曲建忠,余万林.重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6(7).

[8]周文贵,孙晓琴,杨础.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9]朱玉成,周海涛.“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分析——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1).

(责任编辑:张彤彤 蓝亮)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