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林 戴佳洁
从我国网络营销的起步来说,整体基础方面根本不够稳定,而且,乡镇上集中了大部分销售和农产品生产。但是农村地区所固有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度,导致基础设施跟城市地区相差甚远,此外,还存在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偏远地区,由于网上过慢,网速不稳定高成本的网络费用等因素,对农产品网络营销中的广大农民群体造成了巨大影响。再则,普通农户和相关农产品企业对互联网营销知识涉及较少,片面的认识往往是不够的。这些都是由于现实之中的网络营销的外部环境不成熟导致了各种问题,限制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
生产点比较分散,规模小是我国农业存在的普遍特点,另外,虽然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但是标准化程度并不高,这就导致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规模效应与聚集效应。我国农村土地比较宽广,经营点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缺陷就在于比较分散不集中,因此,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形成难度提高,相关龙头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部分实现了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但这毕竟是少数。解决不了农产品规模优问题,就实现不了规范化的统一管理。由于农产品只能通过物流流通而不能通过网络传播,我们都知道,及时性是农产品的固有特点,保存时间有限,运输、储存和销售存在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如损伤、腐烂发霉和病虫害等,极易造成损失,所以农产品在销售要尽量要保证流通时间,进行妥善新鲜保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过程中,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管理体系和完善的智能化物流配送系统,才能使农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农村地区的物流不发达,运输成本也很高,交通不便利,很多的偏远山区甚至还会缺少物流配送的服务,导致很多问题,这是农产品网络营销在发展过程的短板之一。
由于政府财力物力的局限性,导致农业本身就缺少众多个体农户以及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而且在条件比较好的开展农业商务地区,农业网站所占的比例也非常的小。在中国,大多数农户,甚至一些相关农业的龙头企业在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的配备水平上,跟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实施有一定差距。两者存在着一段距离,要想短时间去全部信息化的难度有点偏大,前期的投入成本也非常高。
首先,是要根据农产品销地市场规模进行合理布点,其次是要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自律协调规范企业的商业行为,树立共同营建销售网络,开拓市场的理念,与此同时,大力支持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将营销业务分离出去,这样能合理的进行网络营销,大幅度的提高营销效率。
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农业的发展要一个重要机遇,同时也要克服相应的瓶颈问题。积极利用互联网工具来促进农产品的营销,充分根据农产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去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法,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帮助农民解决收入保障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杨盛琴,罗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1).
[2]李萍.谈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思想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
[3]齐讯.新媒体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工作探究[J].商,2013(21).
[4]孟秀燕.论新媒体时代下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1).
[5]刘小三.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营销探析[J].互联网天地,2014(05).
[6]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09).
[7]于振伟.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营销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