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为导向在高职服装工艺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2018-02-15 04:02:44朱亚楠倪进方
西部皮革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服装工艺高职

朱亚楠,倪进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1 高职服装工艺的教学背景

服装工艺课程,顾名思义,是属于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成分。服装工艺是一个将服装材料裁剪缝合为成品的过程,它充分考虑了服装与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装饰性和功能性,将构思设计为服装结构制图,最终实施成型。其中,服装与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关系是以结构设计来体现的,将之裁剪为裁片后,把平面的材料缝合成立体的服装,这一过程中服装造型的优美成都又要靠工艺技巧的高低来体现。因此说服装工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成分,是服装系统课程中连接上游服装设计与下游服装制作的关键步骤。但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对服装工艺课程的解读程度并不理想,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定是任务教学法,老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其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远远不能达到市场的需要。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大众创业的时代,是一个全民创新的时代,为了让广大学子能跟上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急需得到改变,提出新的教学思维,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高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现状

2.1 任务教学法的创新互动性不足

服装工艺课一般采用由教师示范、学生观摩的填鸭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模仿操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上课形式单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造性体现在其个性发展中,这种教学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当前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在课上只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大多只能进行笔记型学习,这种方式使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很多学生甚至放弃了听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老师将其独到的见解和优秀的工艺讲述给学生,又有多少能被学生吸收呢。即使大部分学生认证听讲了,也只是模仿了老师的款式,并不能够做到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性的得到优秀的款式。更加之,当进行到裁剪制作时,学生更是手忙脚乱,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设计。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2.2 工艺教学脱离企业和市场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大都是理论知识,而服装企业的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是熟悉的工艺操作流程,这就导致了高职学院的学生在从学校进入企业后,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给企业带来正常的生产效益,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服装工艺课程,都是陈旧的款式,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的工艺设计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生产需要。

2.3 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成正比

在当前的大时代背景下,服装市场缺口巨大,服装企业大量产生,进而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在本行业也大大增长,这就造成了一个隐患:高校中了师资缺口直接有毕业生来填补,也就是高校的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失了实践能力,对实际生产流程并不熟悉。后果就是,老师在教学中,会对理论知识做进一步理解与阐述,对和书本相关的服装美学造诣得到传授,但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工艺的学习会大大减少。

2.4 考核手段简单

服装工艺课一般为学生完成一件作品,由老师打分来确定考核结果。这种方式,让学生过分追求结果,忽略了服装设计过程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服装设计创造性的提升。

3 以技能为导向在服装工艺实践的课堂探索

3.1 服装专业课程的科学选取

上述的高职服装工艺课程现状中,我们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在高校内,服装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所规定的课程,在理论上已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对实践经验的传授缺很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进而严重影响了进入生产的节奏。因此,服装专业课程的科学选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将理论知识加以提炼、精简、整合,腾出课时来教授实践经验与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步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院的教学质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3.2 教学模式向互动方向加深

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同,分组式教学注重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在小组内碰撞、在小组外应答,让学生的独立活动得到长足发展,从而使老师的知识传授在教学中被充分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明显优势在于,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我们服装工艺的教学,在区分小组后,讲师先对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与探讨调研的培训,然后把教学课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和探讨并提出疑问,由小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并探讨得出初步结论。在课上的教学中,由各个小组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碰撞,最终由老师来对各个问题进行总结评论,补充讲授重点和难点。

3.3 开展全方位实训式教学,多渠道强化专业技能培养

实训是通过学生亲自操作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来,我校服装专业在工艺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工艺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创新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1)边学边练

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紧密结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组织学生到车间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做到学习与实训同步,既巩固基础知识,又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口袋专题的教学安排了 6 学时,其中 2 学时教师讲解口袋的种类、功能、工艺原理与生产要领等基础知识,4 学时用于学生设计新款口袋并制作成型。服装工艺课程基础知识专题和服装部件、各款成衣专题的教学,是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掌握工艺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仅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方法和要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是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综合能力实训。其中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的综合运用。从信息采集、流行趋势分析、主题确定、草案设计、效果绘图、立体造型、纸样修正,到选定用料、排料裁剪、工艺制作等全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从总体上给予指导,不作过多的具体帮助,强化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展赛结合

我校服装专业每年都会参加服装设计技能大赛,设计作品充分展现出学生优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引起华南地区服装企业的关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4)拓展与服装企业合作的平台

分批组织学生到制衣厂、纺织厂、印染厂等参观见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类与服装生产有关的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安排学生到服装营销公司或服装销售门店担任营销员或售货员,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又进行服装市场调研活动。在最后一学年,毕业生须到服装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掌握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保证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能独当一面。

4 结语

我国的高校服装工艺教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愈来愈凸显的问题促使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还应立足市场和创新实践的教育本质,放眼世界服饰舞台,来实现自身的服装工艺教学的改革,使之与国际服装设计理念和品牌之路相结合,不但要培养出适应我国服装产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服装创新人才,使我国更多更强的服装品牌企业能长久坚实地屹立在国际名牌服装的丛林。

猜你喜欢
服装工艺高职
让人心碎的服装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山东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5:54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世界农药(2019年2期)2019-07-13 05:55:1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铜业工程(2015年4期)2015-12-29 02:48:39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