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盐池县生态林场,宁夏 吴忠 751100)
1.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众所周知,植树造林所吸收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成本远低于产业调整与治理的成本。因此,我们认为森林面积的扩大是未来几十年都可行的措施,这一举措成本低且绿色环保,对人们的影响也较小。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国际要求来审视林业建设与发展,把林业作为生态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并列出了16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接触贡献,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林业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夯实了基础。
1.2 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生态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供给与需求成为了其运动运动规律的主要矛盾。一棵树在砍到被做成家具的时候,经历了物质产品到文化产品的转变,这棵树失去了能够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因此在人们获取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在不同的生态产品之间做出平衡取舍。
1.3 林业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林业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中国向林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在了生态优美与山川秀美这两点上。1949年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就提出了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号召,但这70年来,林业发展仍遭到了很大阻碍,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许多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事实。很多植物种类已经灭绝或者是濒临灭绝,人类将大自然馈赠于我们的礼物置于不顾,为了利益不顾一切的做法都与建设美丽中国相悖。因此保护林业,更重要的是加强濒危植物的保护,尽可能的维持生物多样性,只有坚持维护生态,才能够为环境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占总数两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七成,土地沙漠化的面积超过总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生态环境已经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若不加强措施,生态承载将随时垮塌。因此大量的破坏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是背离的,作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林业于整个自然的重要性,在保证生态平衡健康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是可取的,但是为了利益不顾一切是不正确的价值导向。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概述现代林业的重要性:
2.1 发展现代林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深入贯彻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纲领,其中要求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也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以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林业产业,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策略。也是体现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功能。
2.2 发展现代林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必由之路。土地荒漠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土地退化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技术水平还未达到能够与生态退化速度相抗衡,因此维护生态安全就成为保护生态平衡的必然选择。森林是地球之肺,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的免疫力体现,因此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就是保障人类安全发展的前提。
2.3 发展现代林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林业作为我国最重要最基础的产业,在我国木材安全的维护过程中以及粮食与能源安全的保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又独特的作用,这也响应了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其次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不仅是农民,很多出身于农村的大学生们也在看到林业的急迫状况下投入这一行业。目前林业已经吸纳4500农村人口就业。最后林业产品作为无添加纯天然绿色性质广受大众偏爱,森林旅游项目发展也较为迅速,这对于林业促进农民增收有明显作用。
纵观历史,生态兴亡与森林状况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古语云:生态兴则文明兴。新时代的林业建设,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根据生态环境对于人类与自然的重大影响,笔者认为现代林业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3.1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盛行,新形势也在不断影响着森林资源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森林管理滋生出了很多新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建设会非法占用林地,这种情况在整个过程中是最为严重的,还有一些以维护生态为幌,做一些别的事情,这大大破坏了生态平衡,一些不作为的官员纵使这些违规事件的发生。长此以往,对生态建设形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3.2 加大林业投入扶持力度。随着中央政府对建设生态系统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地方政府对林业投入的力度逐渐递增。将保障制度完善是发展林业的第一步,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为林业经费提供专门的财政保障政策,将其纳入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经费,使林业从业人员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3.3 加快林业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从方方面面来感受其带给我们的便利性,同时也成为使现代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的重要因素,并且从根源上来探究,其本质是决定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科技是推动林业建设与生态平衡的根本要素。林业的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作为一名林业人,要肩负重任,将林业的发展与自己紧密结合在一起,重新认识科技与生态,并增强作为林业人应该具备的责任与使命感,从科教兴国逐渐转为科教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