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汉
日前,成都市正式发布《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5年培育万名“成都工匠”的目标任务,带动引领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高质量、规模性增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工匠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
“成都工匠”主要是指,在成都重点发展的五大先进制造业和五大新兴服务业中,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技术精湛、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专业敬业,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并在本领域、行业内具有较高公认度和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工人代表。
大力厚植工匠文化,培育越来越多“工匠”,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产业技能人才布局,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基础。只有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涌现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
有资料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技工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瓶颈。《意见》中明确,到2022年,培育评选成都市级工匠3000名、区(市)县级工匠7000名,基本构建起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匠人才队伍,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创响“成都工匠”品牌。
为培育工匠人才新苗,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产教学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众多高素质职业人才,《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职业(技工)院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产业、课程设置,打造一批工匠示范职业(技工)院校。同时支持职业(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和培训项目,推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紧密衔接。
除了学校,企业也将在推动工匠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其主体作用。让技能型人才通过“心传身授”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意见》提出,将甄选100家学徒制试点企业,以“工匠带徒”等方式大力开展学徒培养。有关部门还将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发放一定数额的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而对于深度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企业,在税收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均给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