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力
路面平整度成为路面施工的焦点,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无论设计方面、还是施工方面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联系紧密。要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资效益,需要在优化设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职能,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和构筑物会呈现出不同的沉降状况,路基的沉降程度如果比构造物大,那么必然会产生高度上的不同。这样的问题俗称桥头跳车。其次路基也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在公路的工程全部完毕后,路面开始使用。当进入第一个雨季时,容易发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直接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如果这个时候进行修复工作,难度是十分大的,也是极其耗费经济的抉择。在一般的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填筑方式是分层的,当整个路基铺垫完成再使用相关机器进行整平,在这样的过程中不能避免发生较大的凸凹情况,如果没有做到即使的清除,那么建筑好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就难以保证。
只有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一个工程的质量,只有充分的团队意识才能体现团队价值。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整平,采用频繁调查,频繁放样的决策,放样的密度应纵横交错,来给平地机一个好的空间和施工环境。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在基层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团队存在“基层标高不行面层调,基层不平面层补”的思想。但是基层施工往往是施工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基层的标高不平衡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松浦厚度和设备技术,从而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性。
我国并没有一套科学的实用的铺路体系,对于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和了解还停留在最初阶段。在材料制作方面和材料选择方面都容易陷入误区。在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工厂的制作技术还较为传统和初级,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材料,不耐用且制作周期场长,浪费时间。所采用的原料进货渠道不一,导致原料的规格不一。使得成品的水泥量,水量等没有统一标准在工作过程中,大部分团队还采用原始的人工铺装方式,摊铺机的使用还不普及。而在使用摊铺机的团队,摊铺机的功率往往不够大,松浦厚度也达不到,夯实能力还不够。所以急需要引进高科技高性能设备。
当地基建立与软土地区时,各项施工作业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规定流程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杜绝走形式,胡乱加工,质量不足的现象。从源头上为路面的平整性打好基础。当路段选择为山坡或者山腰等地形时,施工则应该加大梯蹬,尽最大可能避免路基蹬下滑和沉降等事故发生。路基的填筑方式应当采取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可以很好的保证施工成果的稳定性。再分层施工后,使用压平机进行压平,保证道路的平整和正常使用,避免凹凸不平的情况发生。如果工程结束后依旧存在凹凸路面应及时进行完善,以保证其不产生更严重后果。
员工是企业的体现,员工的专业素养体现这企业能力范围。所以培养员工素质是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团队中的各类人员应担负起不同职责,并且尽职尽责。在道路的整平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采用统一的材料和机器进行整平控制。给后期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在企业中应培养员工的工作意识,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工作,并且培养员工相应的兴趣。应多多的为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实施任务时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员工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提升技术的前提是保证企业员工对工作的认真,应严格打击只做表面工夫的行为。让整个道路的建设好的从内到外。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集中厂拌法拌和,集料要求采用规格料,严格采用分料斗上料;保证成品混合料的水泥剂量、含水量、级配符合设计要求且保证一直不变;必须有足够的拌和能力保证连续摊铺。水泥碎石铺装必须采用摊铺机作业。在进行路基选材时,首先选择材料应满足需求且保证质量,坚决杜绝不良企业为自己谋利而在选材上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不建议选择片石的材料来进行施工,因为材料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压实度的要求,关于一些砂石,土,煤灰等细料,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应保证每一层的厚度上的一致,误差也应控制于规定范围之内,保证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同时在保证选材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引入外国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然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外国好的设备,企业应积极引入,实现技术层面的革新。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原因是其涉及面广,需要强的专业知识。所以想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应培养员工意识,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学习一些新技术引入一科技化的机器。严格控制选材和施工过程,做好每一个阶段的施工工作,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大力的激发大家的施工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