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涛 Xu Qingtao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顺德 528333)
佛山作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在家电、家具、新光源、建筑卫浴陶瓷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培育了众多的本土品牌。正是像美的、碧桂园、佛山照明、东鹏陶瓷、尚品宅配、联邦家私等一大批本土成长的龙头企业的高速发展,最早催生了工业设计行业在佛山发展。佛山工业设计也在全国走在最前列,但在高端设计人才的数量上,受我国工业设计起步晚,人才储备不足,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还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在当今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开始显得不足。本文将从设计教育的角度,希望院校、企业、政府、社会等综合发力,从而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与建议,供大家讨论与批评。
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教师的再培养,鼓励教师进修深造,深入企业实践。这都是很好的措施,但需要在时间、资金上给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大的力度和宽松自由的政策安排。需要较长时间的考核周期,而不能是一两年,甚至是几个月就要总结出成果。例如,互联网趋势下的设计理论构建,需要同互联网共同发展,互联网兴起时间并不太长,许多思路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理论。新的设计理论和实践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理解,然后沉淀、反思、再改进、再实践、再总结才能形成扎实的成果,太短的时间周期就要验收成果,容易形成浮躁的研究态度,不容易形成可持续的研究成果。教师的研究不扎实,实践经验不充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应新的行业发展趋势的设计理论需要与行业发展共同成长[1]。
2014年开始在上海、浙江启动新的高考试点,上海、浙江将在2017年试行新的高考和招生方式。《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公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如:高考不分文理科;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等[2]。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始了破冰行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于2015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德国是公认的制造业强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多国的青年失业率超过两位数,而德国一直是个位数,并且在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中保持稳定。支撑德国一枝独秀的,正是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素质的劳动者[3]。
例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工业设计专业有一个班试行自主招生,考生不参加高考也可以入读。考生参加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单独的文化科目考试,设计创意考试、并进行专业面试,公平公开的推行考生、学校双向选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专业有机会选择适合的人才,两者达成一致所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学生需要到学校参加笔试、面试,这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专业、学校的认知,学生会更认真思考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学生专业考试和面试环节,可以比较准确的梳理出更为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相对于单纯通过高考成绩,在电脑上填志愿的学生,会更高比例的录取到合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2015级自主招生的班级,对专业的认同度非常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目前,取得包括国际最高设计奖红点奖等国内外大奖二十多项,也有部分同学设计方案被企业接受,正在量产准备[4]。相信通过几年的探索和调整,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成材率也将大大提升。在本、专科工业设计教育阶段就开始吸收对专业认同度高的学生,未来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博士的比例也会更高。
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依靠院校单独的培养就可以的,企业如果不参与进去,高校独立执行培养高端设计人才是不合适的做法,高端设计人才的认可和使用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层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级设计人才只有企业自己是最清楚的,什么阶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级设计人才也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来定义的,企业必须意识到,高端设计人才培养不是简单的向高校招聘索取,就能达到企业的期望。企业需要适当的参与到高校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培养环节中,付出必要的成本,提供必要的资源,提出企业的需求。高校可以培养高学历的人才,但是企业认可的人才,必须企业也加入到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去。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和企业积极合作办学,密切互动,将企业的研究项目导入到教学里。院校的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中,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强大的研发资金和技术应用能力,并且对项目的评价会更接近市场应用。高校虽然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技术实力,但在市场准确度的把握上天生具有缺陷,容易过分专业化、理论化而不易落地。在企业介入的情况下,能将人才培养和设计研究更好的落地[5]。
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分析,企业也应该在自身内部挖掘培养自己的专家型高级设计人才,自己内部的设计人员会更了解企业的需求,更容易理解企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企业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适当派他们回到高校进修学习,相比直接从院校招收高学历人才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价值,即企业的设计师是带着工作中的困惑去学习,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而且,企业给人才创造合理良好的培养机制,让人才具有良性的提升通道,也更容易留住人才。
佛山作为全球极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高端制造业转型,智能化装备经过近几年的普及,已经广泛的被制造企业所接受。佛山地区企业对设计的重视在逐年加强,对高端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迫切。在政府层面的主导下,“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落户位于顺德区北滘的广东工业设计城,佛山市也设立“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在广东工业设计城,与清华美院等高校设立中国(广东)工业设计研究生院。建成广东工业设计博物馆、慧聪家电博物馆,设计创新体验馆,创新材料馆等等一大批配套工程。初步建立了一个涵盖大赛鼓励、工业设计教育培训、周边服务、设计产业链的雏形。除了硬件的投入,高端人才的软环境,在当下各个城市人才竞争中越来越显得重要[6]。
在各地都在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的大背景下,政府更应该强化设计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化,在整体城市生活环境的提升、高端人才子女教育政策优化。高端设计人才是未来各个经济体争夺最为激烈的资源,高端设计人才对工作、生活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7]。设计师在受教育过程中,普遍对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关注,有较高的艺术观察力。设计师可以在物质上不是非常看重,但对精神的追求非常高。在工作之余喜欢了解和研究当地的人文历史,也非常关心自然生态。这些人文、生态环境不但能刺激设计灵感,同时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可以在精神上给予设计师滋养和抚慰。这些环境的保育都需要政府全力去营造,形成吸引高端设计人才工作、生活的大环境[8]。
政府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为高端设计人才创新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和快速高效的保护执行力,高端设计人才的创新成果,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来之不易的创新成果尤为重要。让设计人才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创意,并通过创意获得体面的生活和社会的尊重,是吸引高端设计人才、留住高端设计人才最有力的制度保障[9]。
设计思维成为21世纪最为重视的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第一驱动力,以谷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高层中均有设计师出任副总裁,在决策公司战略性方向过程中,负责设计的副总裁成为必须出席讨论的少数决策者之一,在创新型企业中设计部成为取代传统企业营销部的核心部门。设计部是创新企业的大脑,贯穿了企业所有环节。近几年许多大企业并购小设计公司成为潮流;2014年8月谷歌收购产品设计公司Gecko Design,2015年2月小米公司全资收购设计公司RIGO Design,并将吸纳整个团队,腾讯也曾于2012年收购两家手机设计公司。设计学院也正成为继商学院之后成为企业高管去学习的新热点,未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更看重设计思维的应用[10]。
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以更大胆、更开放一些,面向全国或全球招聘,当前欧美经济陷于停滞,许多国外有经验的设计师也想进入中国设计市场,大胆引进是十分必要的举措。佛山地区企业许多都是出口型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中最大的缺陷就是不了解国际特定区域的市场特点和消费喜好,可以专门针对目标市场,引进合适的国际设计人才或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来开拓当地的市场,是较为节省的方式。通过引入国际的高端设计人才,与本土的设计人才互相融合、学习,企业的设计能力更加多元,设计师的视野也更加开阔。
尽管佛山地区在高端设计人才的引入、培养、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幸好佛山地区的企业、政府都已经感知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开始进行努力,落户顺德的广东工业设计城与国内外顶级的高校合作工业设计研究院,以美的为代表的企业也通过收购韩国设计公司的方式,引进国外高端的设计人才。这都是良性的发展态势,所以以后在引进的同时,内部培养也必须跟进,形成合理的设计人才梯队,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保证地区持久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徐清涛.佛山工业设计现状调查[J].艺术与设计,2016,(03):110-112.
[2]杨天平,何志伟,陈婷婷,等.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基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5):24-29.
[3]李继学.教改突破口瞄定现代职教体系建设[N].中国财经报,2014-03-25(003).
[4]黄嘉琳.家具设计基础课项目导入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3):98-99.
[5]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J].创意设计源,2013,(01):24-29.
[6]赵可恒.论制造业产业升级语境下工业设计角色定位[J].包装工程,2014,35(08):130-133.
[7]刘键,戴俭.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7,(05):182-183.
[8]张毅,牛冲槐,冀巨海.韩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阶段研究及其政策启示[J].生态经济,2014,30(05):190-195.
[9]易露霞,黄蓉.深圳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06):169-171.
[10]徐清涛.佛山工业设计发展概况[J].工业设计,2016,(1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