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2018-02-15 04:02宋翠梅
西部皮革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互联网+

宋翠梅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3)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互联网+”视域下,对服装设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迎合新的教育趋势,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引言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它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字与符号来理解,“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间相互串联成的庞大网络,“十”即是符号加号,有着联合与增加的的意思,将互联网和传统的产业进行融合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简单的加到一起,而是利用二者的优势进行深度的融合,是针对不同产业创造出新的发展形式,另一方面,“互联网+”可从一个词来理解其含义,它的意思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传统产业的升级。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充分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正逐渐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促进了各领域多元化发展,增强了各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才也产生的大量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中心进行培养的教育模式。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2 服装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处境

目前,我国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运行时间较短,特别是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仅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所以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较为模糊,还处在摸索改革的阶段。虽然随着社会意识的培强,现在多个高校相继出台了激励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与政策,但是在服装设计的教育中还没有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例如在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中还没有明确的展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在以往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大部分课程体系还是以传统课程为主,只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进行部分的补充和修改,加入少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表现内容较为单一;学校教师对于传统教学非常的专业,但是专门从事服装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小,较难形成创新创业专业的教师团队;由于课程设置及缺乏创新业教育良好的氛围,学生只注重接受传统的书本教育,感觉创新与创业教育与自己的现实能力相距较远,目标不够明确,从而缺乏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速度在飞速的增长,要想有稳定长期的发展,需要有众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高校才是提供这类人才的源动力,因此对高校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除了要培养出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之外,还要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创新精神与一定的创业能力。

3.1 服装企业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大国,消费大国,目前服装产业正积极的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在长期的发展中,虽然在生产领域我国服装业已经形式了完整的产业链模式,但在设计研发、创新产品等方面却与国际服装有着较大的差距。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互联网及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来看,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所以,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加入创业创新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3.2 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学生毕业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很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期待与现实需要差距较大,导致在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服装专业学习中,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时提供了他们融入社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创新的精神与创业的能力,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适应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4 改革策略研究

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4.1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时,李克强总理对大赛作出重要的批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服装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掌握服装设计、结构和工艺等相关知识内容,有较强的设计及制作等实践能力,并能灵活的将其应用到服装设计相关领域中,能从事服装产品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该在以往的传统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互联网的应用。在课程设置中,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要有层次的加入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而且不是单一的单门课程,而是设置一些有延续性的课程,增强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增加学生不同年级的实习课时,结合每学期的专业课情况,设置不同内容的实习课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创新与创业练习,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与实践能力的体验环境;培养方案还可借鉴选修课的模式,并列设置不同层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于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其选择层次较深的创新创业课程,能力稍弱的可以选择层次略低的创新创业课程,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课程相结合。

4.2 营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在教师及学生的印象中已经有深刻的烙印,虽然我们都处在互联网的氛围中,但是关于创新创业还没有深入的理解,需要转变思维。在学生新入学时学校应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学校社团也应有相关内容的宣传。在四年的学习当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由浅入深的进行开设,使学生从最初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到逐步接触实践再到完全融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增强仿真实例教学,在掌握理论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设计案例为主题,进行设计及制作,从服装企业的实际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真正的感受到就业及创业的真实环境。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将产学研用搭建起来的桥梁,是学生能力展示及实践应用的重要的平台。在国家教育部门政策的支持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与此相关的比赛,特别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出现了创新创业内容相关的服装设计大赛。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将学生练习的内容与创新创业比赛进行结合,使设计内容更加切合实际。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和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使学生在参赛中体会到设计到实用的转化,真实的感受到创业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的实际动手能力。

4.3 提高教师团队能力

要想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具备专业素质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传统教学向创新创业教育过渡期间,校内拥有创业能力的专任教师相对较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这就需要校内的教师积极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投入到服装企业或服装行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下厂实习,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深刻的体验服装企业的实践活动,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锻炼的目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校内教师还可通过参加服装行业的相关培训,走出去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内容,开阔眼界,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同时,要使团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从服装企业、服装行业、服装专业学者专家、创业较为成功的服装校友等方面聘请专兼职教师。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或讲座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互动与交流,获取成功的经验;设定一些课程,由他们到学校来进行讲授,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能来到学校的专家学者或从业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络,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实现零距离的学习,学生问题可以在线进行辅导或答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再拘泥于只能在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尽快地走向创新创业之路。校内教师和外聘人员还可以在组成团队的基础上,成立工作室或一些研究机构,双方合作对设计课题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4.4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位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使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都是学生单个人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比较,从而学生的被动心理较强。在改革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要让学生自己分组,每班组成几个学习团队。因为是学生自己分组,所以在课程初期,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主动性。课程设计主题布置后,在设计训练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自行进行讨论,在主题设计中,依据组员自身的优点,各尽其能,教师处于辅助位置,对于出现的问题先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帮助完成。整个主题完成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利用课件进行设计主题的讲解,从设计的整个过程,组员的具体工作,主题的优缺点等全面的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学生团队互相评价评分。在整个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督促,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而且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专业知识视野,增强了团队意识,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做为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将创新创业与传统的授课形式进行合理的改革,构建多元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服装设计人才。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互联网+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