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7)
通常研究亲子服装中的儿童服装,我们会选择从面料先入手,一直以来,面料与设计款式延续了服装设计领域鸡与蛋的故事,很多设计者在面料选择在先还是设计在先都有着不同视角的争论,在此,我所研究的是在面料选择指导下进行的童装设计,针对儿童服装的面料选择及其背后选择者的社会阶层加以研究。
面料作为服装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着一件服装的色彩质地,也关系着一件服装的风格特色。往往选择一件服装最初级的需求是款式,进一步深入要求,便是服装质地,也就是所谓的面料。
鉴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其款式、面料、辅料、色彩都关系着购买群体的需求,也就是儿童的父母家长的群体选择。因为儿童本身并不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而此时,负责养育子女的家长,就占据了主体选择权,而其中对儿童有养育责任的家长,本文主要研究儿童父母,也就是家长的主体人群,也是儿童最直接的育养亲属的选择方向。特别是母亲群体,作为母婴产品的大众购物群体,儿童的母亲始终占据着儿童服装的选择主导,这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2017年双11的母婴市场数据来看,母婴品牌全棉时代purcotton品牌销售额402,146,617元,好孩子goodbaby品牌销售额120,222,997元,其品牌下的婴幼儿服装也在此次销售神话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网络购物中买家反馈,对于婴幼儿和童装的需求,出现的高频词通常是:纯棉、味道、舒适度、薄厚、尺寸、手感、价格、漂亮、方便,环保等。从这些买家反馈的评价高频词中,可以直接感受到购买者的首要需求方向。而其中,在这些选择方向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母亲的细腻与对子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外界因素的偏向性选择。
通常情况下我们制作儿童服装会选择以下几种面料:
【棉】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选择棉制品多会因为其柔和舒适(适应儿童初始肌肤)、透气性好(便于儿童运动散热)、有机(减少对儿童原始身体的污染)、无静电(减少伤害与意外)、易吸湿(便于儿童体液散发)、保暖(益于儿童抗寒)、耐碱性(增加服装寿命)等特点。其缺点是拉伸性差(不便于儿童活动)、不耐霉菌(容易对儿童肌肤进行传染病变)。
【麻布】用麻类纤维织成的布料。优点是:吸湿性好(便于儿童体液散发)、导热、透气性良好(便于儿童运动散热)、耐晒(减少服装自然消耗)、耐洗(增加服装寿命)、防腐性能好(保持服装质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减少外界对儿童肌肤传染)。其缺点在于:过于粗糙生硬(舒适度不够)易皱(不易打理)。
【丝绸】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的织物。优点是轻薄透气(易于儿童散热)、柔软舒适(减少儿童肌肤损伤)、色泽亮丽(增加童装美感),缺点是容易褶皱(不美观),不容易保持色泽(减少服装寿命),过于贴身(不便于儿童运动),过于轻薄(不够保暖过于通透)。
【毛料】用动物毛纤维等纺织成的衣料。其优点是柔软有弹性(易于运动)、保暖(益于儿童身体健康)、耐穿(增加童装寿命)、不易变形(益于美观)。缺点是洗涤困难(增加穿着工作量)。
【化纤】化学纤维,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优点是舒适挺括(益于童装美观)、色彩艳丽(增加童装用色范围)、缺点是不透气(不易于儿童汗液挥发)、易变型(不益于美观)、易产生静电(对儿童造成不必要伤害)。不环保(对儿童身体有轻微甚至直接污染)。
【混纺】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有棉和涤纶有点,缺点是不耐热(易变型),不环保(对儿童身体有轻微污染)。
综合以上几种常用的童装面料,通过每种面料在童装选择上的优劣势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对童装面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有了了解。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选择者。个人认为,选择者所处在的社会阶层背景对于其养育的儿童的服装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背景包括:所处的社会等级、经济构成状况、政治倾向、习俗风气、文化层次、宗教信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其中社会阶层在社会背景中是很重要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事物赋予人们等级身份,也就是所谓等级象征,而从另外一个方面,人们在选择事物的时候,也带有着各自的阶级属性特征。这种带有阶级色彩的选择能动性在童装面料选择中异常重要,而我所要研究的就是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加以区分归纳儿童服装的面料选择倾向。当然这种大范围归纳只适用于多数人群,个体特性选择不在分析考虑范围内。
根据文化批判家paul fussell对美国社会等级区分,分为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下层阶级。其中上层阶级又分为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阶级。中层阶级分为: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而下层阶级分为: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这些只暂时适用于美国社会文化研究。对于中国的社会背景来看,我们暂且分析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下层阶级这三个阶层。根据这张社会等级地图我们可以概括分析不同的社会家庭对于不同的儿童服装材料选择有着何种不同。在已有的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一个城市社会宗教,甚至重要的新闻报纸质量都会影响一个社会阶层对生活城市的选择。而在服装面料,特别是儿童服装面料中,又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社会阶级的最终选择呢。
上层阶级:在欧美国家的研究中,一般此阶级多被定义为“继承”阶级,换作当今国情可理解为:有着较为殷实家底的二代或三代继承者。这一阶层生活相对富足,对一些耗时轻巧的游戏或运动兴致勃勃,也被称之为:易于辨别、便于习得。转而在中国,这一类阶级为下一代选择服装过程中多渗透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即相对保守,但又通过品牌彰显自己昂贵的生活教育水准。所以在此类阶级中多会选择一些棉麻羊毛等的小众作坊式儿童产品,同时常常带有一些手工钩花。他们注重面料品质,但是也更相信一些传统面料所带来的品质感。类似与G.H.Hurt&Son,这个1912年就开始为皇室低调提供婴儿针织品的英国传统纺织公司。当然其中也不乏对皇室阶层的“效仿效应”。
中层阶级:说到“效仿效应”,可能不得不提的就是占人群比例极大多数的中层阶级,这一阶级比任何一个阶级都更适用于“效仿效应”的推销方式。这一阶级在美国社会学中被定义为: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这一阶层大多在通过自我努力获取社会价值,在其过程中,形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生存心理,同时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时刻处在担心与渴望的被推动状态,因此,在给下一代儿童选择服装材料面料的过程中多数会选择一些“明星产品”即:有知名人士带动使用过的“安全”产品,其面料多为宣传中所常见的:100%纯棉,无毒、无添加、来自大自然的品质、宝宝舒适妈妈放心等口号。100%纯棉或100%全麻品质更多的是带给这一阶层家长的自我宽慰。
下层阶级:这一阶层多承担了一个国家社会工作的低端部分,即:劳动阶级最底层,他们时刻都有着就业的不稳定感。由于收入的原因可能多会选择一些粗制棉布或混纺面料或人造棉面料给孩子作为服装材料。随着科技发展,一些仿制纤维面料的质量提升,同时价格相对天然高质量面料的相对较低,这一类服装面料很容易被下层阶级选择,其更多的是注重实用性、耐用性和性价比。此阶级因为社会阶层与所获得教育服务所限,更少的会考虑面料质感和品牌效应,更多的是从构成服装的耗材度和长久的耐用度考虑。而这种情况下一些市场上的山寨品牌、三无品牌就很容易对此阶级痛下黑手,往往打着价格更优、有买有赠,等幌子赚取消费者信任。
通过以上三种不同的社会背景的阶级选择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其选择下一代服装面料的因素各自不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材料学所研究的面料的舒适度、挺括度、薄厚等因素。在社会学的角度上,作为具有选择主动权的儿童家长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被划分的社会阶层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此,我们通过粗略的等级解剖方法来分析了各阶级家长对于儿童服装面料、材料的选择角度。其中肯定有片面性和不排除特殊性原因,但整体分析与研究还是基于欧美广泛的社会学角度进行批判性写实分析,也希望通过此项社会角度研究,对于儿童服装的商业生产起到一定的基础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