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丽江 674800)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东南部,金沙江中段北岸。东经100°59′~101°31′,北26°21′~26°57′,东至东北面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全县幅员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降雨量1061毫米,无霜期303天。全县下辖4乡4镇,10个社区,51个村民委员会,899个村(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傈僳、彝、傣等26种民族。2016年末总人口17.3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9万人,占总人口的74.5%,少数民族人口5.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5%。从以上信息来看,华坪县农村人口远远多于城镇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依托农业,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华坪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城,大部分乡村坐落于大山深处。近年来县委政府勇于创新,不断摸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着力发展畜牧业。通过加强畜禽品种改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学技术饲养管理、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推广等重要措施以及草原生态补助、石漠化治理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截至2017年底,全县大小牲畜存栏25.73万头(匹、只),同比增长2.18%,肉类产量1.04万吨,同比增长6.86%,实现畜牧业产值3.856万元,同比增长6.52%。全县推广优良种公猪75头、良种母猪314头;推广良种公羊339只;引良种牛30头。完成生猪杂交改良12038窝,其中:人工授精4136窝,本交改良7902窝。全县的畜牧产业呈上升发展趋势。全年在免疫接种方面:预防接种口蹄疫疫苗58.5246万头(只),免疫密度100%;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38.5428万只, 密度100%;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25.0367万头,免疫密度为100%;预防接种猪瘟疫苗25.0367万头,免疫密度100%;预防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10.4689万只, 密度78%;预防接种鸡新城疫疫苗120.769万羽,防疫密度为94%;免疫到户率为100%。开展生猪屠宰检疫:4.65万头,牛0.1037万头,羊0.1058万只,检出病害猪肉0.0067万头,上市肉类检疫率和持证率为100%。全年在产地检疫方面,共检疫畜禽4.9987万头(匹、羽)次,检出病害畜禽0.0019万头(匹、只、羽)次,检疫环节检出病害家畜1409头,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处理率100%。根据省、市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要求,全年共采集畜禽血清880份、监测样品559份送省市进进行检测。
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渐实施,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小型规模化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通过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监管力度的加强,畜牧产业的科学饲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为保持山区民俗文化,农业部门鼓励当地农民自繁自养,在自繁自养的同时也对具有繁育能力的母猪实施能繁母猪保险,2017年全县投保能繁母猪保险达1.006万头。在疫病防控方面采取春秋两季强制免疫接种,对发生免疫死亡的牲畜,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助,不仅减少农民的财产损失,也充分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全县畜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锁定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加大动物疫病监管和防控。畜禽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搞好畜禽防疫工作是保证整个畜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加大动物疫病监管和防控,华坪县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动物疫病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县政府与8个乡镇签定了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乡镇也与各村(居)委会签定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动物防疫及动物疫病处置,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我县动物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我县建立建全了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县委政府成立了动物疫情监测组和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组,各乡镇也设立动物疫情监测办公室,业务部门也成立了动物疫情监测组,动物疫情监测实行分片负责制,确保了动物疫情的及时监测上报。保障了全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自2012年机构合并以后,全县的畜牧科技工作者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默默无闻的奋战的基层一线,任劳任怨。合并后的机构与众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主管部门管人事,业务部门管业务,年终综合考核及职称晋级综合考核相互不衔接,很多在乡镇工作的畜牧科技工作者心声无从表达,干还是不干?如何干?该不该改行?何去何从?在畜牧水平逐渐发展的今天,很多年轻的畜牧科技工作者选择改行,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在慢慢流失,畜牧专业技能在悄悄退化,明显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状,畜牧科技的研发与创新从何而谈。
据调查,全县畜牧科技工作者大部分处于40~55岁之间,很多濒临退休,畜牧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科技日益更新的时代,很多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队伍人员结构老化,业务知识老化,专业技能已远远跟不上现在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在新形式下,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会不会受到冲击?
很多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停滞不前,按照不同的工作任务,全县每年都会组织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到外地培训学习,但培训的力度与取得的成效和今后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培训学习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为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还需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更新。
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畜牧业产业关联度高、拓展性强,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有效加快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畜牧业发展已经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成为了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大批规模养殖场户依靠畜牧业发展经济,他们为社会提供大量畜产品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源,是农村经济带头的示范者。一些专业养殖村镇也出现了人均增收的典型,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畜牧业仍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条件。
随着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重要趋势。各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在不断地出现,畜牧业与种植业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畜牧业生产的肥料提供给种植业,充分利用了资源,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要促进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畜禽品种改良、优质牧草生产、农作物秸秆利用、动物疫病诊断防治、集约化饲养、标准化养殖、林草牧结合示范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大畜牧业科技推广、培训力度,组织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饲养者应用科技的意识,加快实现以科技带动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专业技术人员是畜牧业发展的大脑、心脏、手指及四肢,哪里都有他们的踏青,哪里都有他们的汗水。专业技术人员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者、传播者和执行者,也是健康畜牧、健康生活的支撑者,没有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无私奉献,畜牧业何谈健康、稳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增强畜牧业发展的紧迫性与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快畜牧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发展畜牧业作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将发展畜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作为畜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现代农业、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认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科技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积极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