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
(大同煤矿集团宏远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3)
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主体结构及填充墙之间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构造结构体系。填充墙砌体工程使用的块材优先选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重量轻,用作填充墙可以减轻建筑物荷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因此,在框架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其材质和施工特殊性,宜引发质量通病,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1)填充墙砌体砌筑前没有认真落实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不熟悉,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技术误导和操作错误。
(2)砌块块材含水率控制不到位,砌块表面过湿或表面半干半湿渗透不均匀。使块材与砌筑砂浆不能较好的粘结。
(3)没有提前做好砌块排列设计,没有绘制砌块排列图。砌筑过程中,经常出现灰缝过厚、过宽,不均匀;砌块排列混乱,砌块间相互上下错缝不均匀;砌块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影响砌体的整体性、稳定性以及砌体表面观感质量。
(1)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应编写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贯彻落实,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的组织施工和合理的安排工序,避免质量事故发生。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在当天对砌块表面喷水湿润,块体湿润含水率控制宜为40~50%。
(3)在砌块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采用CAD绘制砌块排列图,并设计皮数杆,确认顶砌的预留高度,高度范围为170~200mm(以现场实际使用的小型砖砌块尺寸考虑)。确认适宜的灰缝厚度和宽度,且均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缝宽度和厚度不应超过15mm。砌筑时上下错缝搭砌整齐,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应不小于150mm。
(1)填充墙在砌筑中经常出现通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灰缝饱满度不够。
(2)施工人员规范操作意识不强,采用斧头或者瓦刀任意劈砍砌块。在洞口两侧或局部,采用不规则砌块镶砖。
(3)马牙槎留置参差不齐,伸入墙体长度过长,不仅会增加构造柱混凝土量,可能将导致浇筑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1)灰缝应横平竖直,不得有亮眼。砂浆饱满度应满足要求,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应≥80%。
(2)砌筑时应首选使用主规格砌块,若施工需要其它规格的砌块,应采用专用工具切锯,切锯时要注意避免砌块缺棱掉角、表面污染缺损等现象。
(3)马牙槎要按照先退后进要求施工,上下对齐,马牙槎伸入墙体宽度为60~100mm,槎高应为500mm或砌块材料高度的整倍数。
(1)填充墙砌体材料种类较多,每种块体强度等级也有所不同,在砌筑时特别容易出现多种块体组砌。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收缩较大,强度低,与不同性质的块体组砌易产生收缩裂缝。
(2)在某些涉水房间,墙体根部采用砖砌或者二次混凝土浇筑施工,由于界面处理不到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渗漏、泛潮现象。
(1)在填充墙中,不应将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强度的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在窗台处或因构造要求,在填充墙底部、顶部及门窗洞口两侧上、中、下局部处,可采用其他块体砌筑,且不会对墙体裂缝产生附加影响。
(2)随着多年的实践经验,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而逐步优化施工工艺。其实依据房间的功能要求,砌筑方式应作一些改进。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涉水房间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底部宜现浇与墙体等厚的素混凝土坎台,这样做的目的考虑到砌体墙根部防水渗漏现象。若可以在浇筑结构混凝土时一同完成混凝土坎台浇筑,则进一步提高自防水能力,保证了坎台与结构混凝土间无杂质、避免隔层存在,这种方法只多了一道放线定位、吊模的工序。混凝土坎台高度宜为150mm,是为了考虑踢脚线便于遮盖填充墙底部有可能产生的收缩裂缝。
(1)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柱拉结钢筋采用化学植筋方法。由于未按规定操作,出现孔位偏移、孔深不够、孔径偏大,因此,拉结筋锚固不牢,起不到拉结作用,拉拔试验检测也不合格。
(2)拉结筋放置数量不足,埋入墙体钢筋尺寸或短或长,甚至出现将拉结筋末端设置成直筋或90°弯钩。不能有效满足填充墙与结构连接要求,使拉结筋承担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受到影响。
(3)构造柱生根方式采用化学植筋方法,影响填充墙与构造柱可靠性连接,使构造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4)在有门窗洞口的填充墙砌体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部位,施工人员为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采用砖砌方式或直接现浇素混凝土。
(1)拉结筋孔位应标记精确,确定钻孔孔径、深度。插入拉结筋前须先进行清孔处理,使用注胶工具将植筋胶均匀注入孔内且植筋胶要填充饱满,最后植入拉结钢筋。后锚固拉结钢筋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检验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充墙砌筑。
(2)填充墙应沿柱高每隔500mm(600mm)宜设2φ6拉结筋,当墙厚大于240mm时配置3φ6,拉结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700mm。拉结筋末端应设180°弯钩(除HRB335或HRB400钢筋)。
(3)构造柱设置是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在施工中,仍常见填充墙构造柱生根采用后植筋的方式。这种做法在二次结构中经常用到,但后植筋只能作为一种补救措施,还要保证拉拔试验合格。在施工现场,构造柱的插筋完全有条件选择预埋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因此,为了发挥其构造柱作用,宜优先预埋构造柱钢筋,使预埋钢筋与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
(4)在有洞口的填充墙砌体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绑扎纵向钢筋为 2φ12,拉结筋为φ6@60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填充墙砌体施工时,往往为了赶工期,顶砖与填充墙砌块同时砌筑完成,加上梁、板底部与填充墙结合处砂浆嵌填不密实,在干燥、收缩作用下,出现墙面通长开裂现象。
因填充墙砌筑完成后,砌体沉降还不稳定,还会有一定的收缩变形。因此,在填充墙砌至梁、板底部要留有一定的空隙,空隙的补砌处理间隔时间应至少在14d后进行,且要砂浆嵌填紧密,这样有利于承重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合格,减少混凝土收缩对填充墙砌体的不利影响。顶砖砌筑采用“倒八字”形,其倾斜度为45~60°,在顶砖的中间和两端部位采用三角形混凝土预制块收口,使其与斜砖部位咬合密实,防止梁、板底通长裂缝的出现。
通过上述分析,造成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的疏忽,技术人员对施工标准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够仔细,施工人员的违规和随意所致。因此,在施工前要加强施工技术交底贯彻落实和对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施工中杜绝违规操作,加强过程监督控制,严格依据标准规范操作,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良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