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莲
建筑工程包含多个项目,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则为房建工程,其施工质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均有直接性影响[1],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和国家进步与发展。因此,房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综合分析房建施工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并简要分析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给予相应对策。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房建施工方面也日益暴露出较多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为施工单位单纯的追求效益,将工期时间缩短,且在建材上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房建施工费力且费时,所涉及的因素也较为广泛,若施工过程稍有差池则会引发质量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对人们财产和生命安全均会造成威胁[2]。工程施工中,往往对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环节会有一定忽略,但此环节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重要性,一旦发生异常处理难度较大,因此,控制和管理房建施工需从最基本的做起,控制源头,做好基础工作。
随着房建工程逐步发展,其施工质量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主要原因为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因制度不健全,部分施工单位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却没有注重对施工质量监管和控制,部分工程负责人则会因无健全体系和制度约束,忽视施工安全,若无法及时解决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3],工作效益会明显降低。而完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时间较长,需各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时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健全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房建工程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工程施工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缺乏相应的监管人员,甚至监管部门将监管工作委托给第三方公司,并且受委托的第三方公司人员在这方面的专业程度不够,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不具备直接性,而且由于第三方公司的介入也会将原有监管部门监管责任意识进行降低,监管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房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核心要素则为工作人员[4],因人在工作中有主动性作用,而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综合素质低下等状况均对房建施工有直接性影响。
为了提高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就需要构建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依据房建工程施工中会涉及的各个方面以及会产生的问题,构建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此项机制中主要包括工程流程、资源、材料以及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还要充分的了解项目的建设需要、施工环境等,从而编制出此工程的质量管理机制的责任书;对于施工中会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万一;最后将工程的责任制度要落到具体的人,一旦出现问题,直接找到负责人。
(1)增强工作责任意识:要解决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问题,则需扭转其对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加强其责任意识。工作之外,可举办学习活动和讲座等,借助此类形式组织各人员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5],平日多参与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同事间感情,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培养其团队意识,进而增强工作责任感。
(2)提升综合素质
提高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则需采取多种措施,需结合实际和理论,才可做好控制与管理工作。对于目前实际状况,可不定期或定期实施业务培训,提升各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另外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加强施工人员的实践能力。
任何工程的施工,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施工的材料以及设备,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施工单位相关人员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以及设备的管理工作:①要选择一个可靠的材料供应商作为自己的长期供货单位,另外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严格进行检查,质量不达标的不能予以使用,并且还要将材料进行合理的存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②对于施工过程的设施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或者是更换,并且还要做好维护工作。
房建工程施工的各工序均需设置负责人,监督各项目实施状况,保证各个环节施工的顺利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解决,对各技术人员明确影响房建施工质量的因素,严肃教育批评违反操作的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和监督各环节施工状况,确保房建施工质量。
因房建施工单位种类较多,在施工前,管理层应该要求各施工单位自检工程任务,互相监督各单位,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施工单位出现交替施工时,也需认真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任一环节发生问题,均需上报,并安排人员处理,避免持续施工后无法弥补而降低房建质量。
[1]周荣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控制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7,10(20):17~18.
[2]卢民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门窗,2017,15(9):180.
[3]丁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56(1):15.
[4]周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8):186.
[5]谢伟雄.关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方法探讨[J].工业b,2017,1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