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萍 彭秀荣 贺云梅 时佩佩
摘 要:为探讨小麦对氮肥的吸收特点,探索适宜小麦优质高产的氮肥用量及基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提高氮肥利用率,形成量化确定氮肥施用量及高效运筹技术,特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的不同比例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同时不同比例与肥料的不同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的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也极显著的。从同等施肥量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看,施氮量为300kg/hm2时,基肥∶蘖肥∶穗肥为5∶2∶3,比其他3个施肥比例的小区产量分别高出252kg/hm2、256.5kg/hm2、243kg/hm2;而相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不同的施氮量,当施氮量为300kg/hm2时,产量最高。
关键词:小麦;氮肥用量;氮肥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3-0081-03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30%。作为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作物氮营养和氮素管理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1-9]。但施入过量的氮肥又会降低肥料利用率,导致土壤酸化,多余的氮素会造成水体污染等严重问题[10-11]。为此,笔者对小麦氮肥用量及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黄海农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是淮麦28,为黄海农场地区主推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周麦13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
1.2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江苏省农垦农业科学研究院黄海农科所试验田25#01进行。土壤为重黏土,前茬为水稻。
1.3 试验设计 采用无重复裂区设计,小区面积20m2(2m×10m)。小区间开沟,沟宽50cm,重复间沟宽50c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内不施任何肥料。
1.4 肥料运筹及田间管理 氮肥用量分别为225kg/hm2、300kg/hm2、375kg/hm2,处理代号分别为N15、N20和N25这3个水平。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6∶2∶2、5∶2∶3、4∶2∶4和3∶2∶5,处理代号分别为B6、B5、B4和B3这4个水平。各小区施P2O5150kg/hm2,不施钾肥,磷肥全部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具体用量见表1。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叶龄进程、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农艺性状考察:将取回的植株样品进行考察,包括株高、节间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测定理论产量、称小区实产。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07整理数据,SPSS18.0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平均数的差异比较采用Duncan's shortest significant ranges (SSR)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分蘖数及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增加氮肥用量对小麦的基本苗数无影响;就高峰苗而言,在施氮量一致的情况下,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的不同对小麦的分蘖数和单位面积穗数有一定的影响。当施氮量为225kg/hm2时,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6∶2∶2,高峰苗数最多;当施氮量为300kg/hm2时,高峰苗数最多的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依然为6∶2∶2;当施氮量为375kg/hm2时,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6∶2∶2高峰苗数最多;其中,当施氮量为375kg/hm2时,高峰苗最多。而当施氮量为375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2∶3时,成穗率最高。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株高、穗长、节间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基肥、蘖肥、穗肥的不同比例及氮肥的不同用量对小麦的株高、穗长、节间数等生理学指标均有影响;等比例的基肥、蘖肥、穗肥和等量氮肥水平处理间株高、穗长、节间数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基肥、蘖肥、穗肥和不同的施氮量对小麦的穗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穗数方面,B6N15、B5N15、B4N15、B3N15、B5N20、B3N20、B6N25、B4N25这8个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千粒重方面,B6N15、B5N15、B4N15、B3N15、B6N20、B3N20、B6N25、B5N25、B4N25这9个处理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实际产量,B4N15、B5N20、B6N25、B4N25、B3N25这5个处理差异显著。对穗粒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通过F测试发现,基肥∶蘖肥∶穗肥F=147.700,P(Sig.=0.001)<0.01,表明基肥、蘖肥、穗肥的不同比例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肥料F=379.083,P(Sig.=0.003)<0.01,說明不同的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也是极显著的;基肥∶蘖肥∶穗肥*肥料F=221.350,P(Sig.=0.000)<0.01,说明基肥、蘖肥、穗肥的不同比例与肥料的不同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3 讨论与结论
从同等施肥量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看,施氮量为300kg/hm2时,基肥∶蘖肥∶穗肥为5∶2∶3比基肥、蘖肥、穗肥为6∶2∶2,基肥∶蘖肥∶穗肥为4∶2∶4,基肥∶蘖肥∶穗肥为3∶2∶5的产量分别高出252kg/hm2、256.5kg/hm2、243kg/hm2;而相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不同的施氮量,当施氮量为300kg/hm2时,产量最高。有研究指出,氮肥吸收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12-13];高肥力土壤氮肥追施的利用率大于基施,且随追施时期的后延而增加[14]。综上所述,当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2∶3,施氮量为300kg/hm2时,产量最高。合理的肥料运筹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小麦生产上施用一定比例的基肥、分蘖肥、穗肥和一定数量的氮肥,对于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萍果,周进财,张定一.氮肥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2(3):206-208.
[2]张继林.高产小麦营养生理特性及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8,21(4):39-46.
[3]王月福,姜东,于振文,等.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2-17.
[4]马兴华,于振文,梁晓芳,等.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150-155.
[5]同延安,赵营,赵护兵,等.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64-69.
[6]吕殿青,同延安,孙本华.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1):8-15.
[7]石江荣,任永康,王芳.氮素营养对超高产小麦调控的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80–82.
[8]范亚宁,李世清,李生秀.两种种植密度下施肥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463–471.
[9]石玉,于振文,王东,等.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1860-1866.
[10]Guo,JH,Liu XJ,Zhang Y,et al.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in major Chinese croplands[J].Science,2010,327:1008-1010.
[11]王绍中.小麦超高产主攻穗粒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97-204.
[12]冯波,王法宏,刘延忠,等.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進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6,6:103-106.
[13]朱新开,郭文善,周权政.氮肥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氮素吸收、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1831-1837.
[14]王月福,于振文,曹卫星,等.土壤高低土壤肥力下小麦基施和追施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J].作物学报,2003,4:431-435.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