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鹂
“房子很小,故事很长”“在你的注视下,我们跨越,我们成长”“期待你以全新的样貌重回我们的视野,期待与你创造更多的未来”……2017年10月20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中心学校使用了27年的老教学楼要拆了,师生们给它办了一个深情款款的“告别式”,孩子们在诗情画意间描绘的依恋与感动,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深知,这里记录着一所学校、一个个孩子的蜕变和成长。
2015年8月,在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八年之后,我来到万田乡中心学校担任校长。学校地处城郊,有12个班级,近350名学生,30名教师。和其他乡镇中心小学一样,学校正趋于自然小班化格局,中老年教师相对稳定,学生数逐年减少。面对学校办学方向不明确、师生严重缺乏自信等当前乡村教育的普遍现状,我该如何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探寻一所学校乃至新时期乡村教育的出路呢?
一、基于原点的思考:办一所什么样的乡村学校?
1. 思考一:乡村教育是否要走向“城市化办学模式”?
当前,乡村教育虽然被关注扶持,农村的面貌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但这种改观多是把乡村教育变成了城市化或近城市化的模式,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依然是城市中心主义,对乡村教育的评价标准依然与城市教育没有太大差别,“像城区学校”似乎已成为对“农村学校”的佳评,但这种评价标准实质上并不完全适合乡村教育。比如:城市的孩子需要“减负”,他们不是在上兴趣班补习班,就是在去兴趣班补习班的路上;然而,农村孩子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适当“增负”。就万田乡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我们调查,学校有91%的孩子在周末是没有任何兴趣班补习班的,父母多不在身边,祖父母也无暇看管,到了周末他们便如同“脱笼放鸟”,由此增加了安全隐患。
乡村教育有其内生的发展逻辑,接纳一部分“城市教育”是需要的,但是不能照搬城市教育改革模式,丢弃乡村本有的优势。更何况,长期积淀形成的乡村地域文化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给乡村学生更适合的教育,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 思考二:乡村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养?
近年来,校园里开始盛行“人工”之风,校园卫生有专人负责,校园绿化有机构专项承包,开心农场雇农户打理,甚至连校园文化也请公司专门设计制作……在学校、在家里,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完成作业,一切与学习没有直接关联的事情都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尝试。然而,学校里的这些事务却恰恰是孩子们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的好机会,也有助于学生在劳作中形成一些良好品质。试想,没有穿梭于田间的劳作,没有劳作后的成果所得,又怎能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此外,农村孩子往往会被城里人评价为“野蛮”“太皮了”“没礼貌”“啥也不懂”“不讲卫生”“没有艺术细胞”……尤其是在高雅的情趣品味、大方的待人接物等方面,农村孩子在城里孩子面前总会相形见绌,深感自卑。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生活的幸福感。因此,在这个“核心素养时代”,乡村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很需要理性思考。
3. 思考三:一所乡村学校的“应为”与“可为”
小学六年,是学生习惯培养、心智发展、情感熏陶非常重要的阶段,乡村学校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呢?我们的思考结果是,将“有包容的情怀”“有建设的理性”“有自由行动的能力”确定为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农村孩子一旦理想地達成上述目标,则必定是“自信”的,也必定会获得由此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而“外来文化与乡村文化相对平衡”则是让农村孩子排除“自卑情结”的基本策略。
学校所处的万田乡有26个村委会,都较好地保留了“姓氏文化”,一村一姓氏;“一村一品”各富特色,蒋家滩的草莓、坦上村的粉干等享有盛名;万田人还注重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儿节”到最新的农村文化“荷花节”,无不滋润着乡民的精神生活……基于对乡村地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从育人目标出发,引导学校全员参与讨论,对学校文化体系进行了梳理和修正。我们以“亲近自然、遵循规律、顺应童心、崇尚自由”为办学宗旨,明确了“让每个人自然生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办一所“现代田园学校”,并且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引万物进课堂,以建设为己任”的办学特色,从而让乡村的孩子能更好地感受、发现、利用乡村世界的独特教育资源,在建设中习得技能、提升能力、培养情怀。
二、“守望”课程的贯通实施:给孩子以建设的权力
在万田乡中心学校校园内,目之所及的点点滴滴皆出自学生的手和脑,极少会看到广告公司、装修公司的影子。学校是孩子的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孩子们大展身手的“练兵场”;很多学科的课堂被移出教室,孩子们在更大更广阔的演练场上,为学校的发展“实地考察”“献计献策”,“学科间的整合”“融活动于学科教学中”都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管理到自主建设,我们通过构筑“守望课程”体系,将建设的权力交给孩子,使他们在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培植了自信心。
“守望课程”由“文化守望(基础性课程)”和“诗意守望(拓展性课程)”两部分组成。“文化守望”的基础性课程,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也包括由善教课程和梧桐课程组成的乡愁课程,由守望微田园、探索庙源溪、特色运动会、传递微暖流组成的四季课程。“诗意守望”的拓展性课程,包括由阳光体魄和阳光心灵组成的阳光课程,由物之舞、物之语组成的万物课程,由会劳作、有创意组成的建设课程。
1. 开辟拓展课,建设“自己的”校园环境
(1)整合课程,腾出“建设”的时间
学校在整合课程后,每周腾出180分钟教学活动时间,保证了拓展性课程保时保质地开展。这180分钟分别安排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每次为一节90分钟长课。每学期开学,学校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其发展的需要等因素,设置35门左右拓展课,供全校学生自由选课。拓展课上,小木工社、布艺社、彩泥社、编织社、线描社、多肉社、剪纸社、书法社、童诗社、本草纲目社、开心农场社……一个个都变身为学校的“设计公司”“生产车间”“软装公司”,学生们一个个则都成了学校的设计者、建设者,他们既是在上拓展课,又是在建设维护自己的校园。将建设活动纳入课程的范畴实施,也使“建设”更具规范性,质量更有保障。
(2)挖掘资源,为“建设”注入地域特色
我们将学校里的劳动、绘画等工具向全校师生开放,并在校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设了一个露天素材园,师生将其命名为“随园”。“随园”里有黄泥、细沙,有小石子、大石块,有废旧轮胎、破旧桌椅,有各式花盆、小木盒、泡沫箱、各种竹编木具,还有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树枝、厚薄不一形状各异的木片、各种干草枯叶野花,等等。对这些自然之物稍加美化,或者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便有了化腐朽为神奇之效果。比如:枯枝枯叶不仅被孩子们用来制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还被拿来装点出充满文艺味儿的教室角落;利用废旧课桌椅做的小板凳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或用于观赏,或几个一叠变成别致的小博物架,童趣盎然;孩子们对自己动手打扮的长廊情有独钟,长廊里挂的大红灯笼则是小木工社、布艺社和编织社共同协作的结果,而且每学期更换一次。
有一位万田创业青年在学校旁边开了个多肉园艺小店,我们看重他勤劳而有情怀,便聘请他为拓展课校外教师,教孩子们认识多肉,种植多肉,并且用自己种植的多肉扮靓校园。万田有一个小小的空心砖厂,我们还将这一体现“万田制造”的资源引进校园。孩子们手绘空心砖,然后将其纵横交错地摆放,拼搭造型,形成校园内富有特色的“小栅栏”,孩子们则喜欢叫它“小长城”。后来,农户家在庭院建设美化时也纷纷效仿学校的经验;乡里美化庙源溪两岸时,也使用了很多空心砖。一时之间,空心砖风靡万田,这给当地的空心砖厂带来了一定的效益。其他地市的兄弟学校来参观交流时,也拍照学习,要寻找万田的空心砖厂。
(3)现场评价,为建设成果提供品质保障
每学期结束,由师生组成的评估小组会对每个项目(有时是一个社团承包项目后独立完成,有时是几个社团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地考核,现场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是否具有一定的品质、维护是否及时、是否需要改进等。
如今,全校师生的四百多枚款式新颖的校徽都是由“自圆其说”社在拓展课上“生产制作”的;校园墙壁上画的是万田乡各个自然村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全校的班牌室牌、师生们所用的笔筒粉笔盒、校园里的百草园和开心农场、操场上的花草树木、石头上的字、二十四节气主题教室的装饰、会议室的布置、礼仪少先队员的胸章等,都是学生在拓展课上完成的建设项目。这样的建设既有审美创意,又能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从而彰显出本地特色。面对这样的建设成绩,孩子们备感自豪,自信心也逐步得到提高。
2. 探索整合课,“小建设”激活“大管理”
孩子们自己动手建设校园,不仅体验到了将课堂所学转化到实际应用中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且更加热爱自己建设和维护的校园。渐渐地,他们不再满足于外部环境的建设,更想参与到学校内部管理的建设中来。于是,老师们开始探索整合课。有时,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学科与学科整合;有时,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将项目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1)学校竞赛活动的重新设计
对于学校的三项竞赛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向教导处提出修改意见,认为部分细则已不适应如今的教育发展。那么如何改动呢?细则改动之后的表格又如何设计呢?数学课上,师生就“统计图表”进行讨论,结合学校“守望课程”的内容,设计了独特的“树形”三项竞赛登记表。线描拓展课上,孩子们将事先設计好的图表,用丙烯颜料画在室外黑板上。手工拓展课上,孩子们剪了三种颜色的梧桐叶图片,在每周的值周小结后奖励给优胜班级,代替之前使用的流动红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而且成为学校活动方案的“建设”者、学校事务的参与者,体验到一份主人翁的自豪感。
(2)核心价值观的童心解读
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张贴在墙上的对核心价值观的解读,通常都是成人化的拿来主义。但是有一次,孩子们在语文课的课文学习中获得了理解的灵感。在学习《一面五星红旗》时,有学生写道:在任何时候,五星红旗都不能成为交换的条件,这就是“爱国”。还有学生这样理解:“我”给你面包,你又能给我什么呢?这就是“平等”。这样的理解一经提出,孩子们就按捺不住了,各年级学生都开始回忆学过的一篇篇课文,在课文内容中寻找事例来理解核心价值观。在很短的时间内,孩子们便整理出了一份童心解读,并将其称为“课文版解读”。之后,他们又将理解的触角伸向了更多领域:童话故事版、寓言故事版、歌词版、生活版、漫画版等,至今已形成10个版本的解读。接下来,书法社用心誊写各式各样的“解读”;手工社则将誊写好的解读进行美化,制作成精美的书签;其他社也纷纷将童心版的“解读”和自己拓展课的内容相结合,如刺绣、布艺拼贴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的落地,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在真实演练中生成素养:让乡村孩子的成长“看得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自己建设”成为习惯后,慢慢地会演变成自身的需求,从而内化为品格。我们倡导孩子们将校园变成一个真实的演练场,在建设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并逐步培植起“自信”的嫩芽。
1. 走向自主创新,提升建设的能力
(1)创建“万田时光”,拓展“建设”的视野
为提升“建设”的能力,丰富孩子们的周末闲暇时光,我们创建了“万田时光”微信公众号,每周五晚上七点整,不见不散。有“超超老师教绘画”“慧婷老师教手工”“茜茜老师讲科学”“晓俐老师讲绘本”“晓丹老师讲故事”“莎莎梅柳老师讲英语”等,旨在帮助学生开阔“建设”的视野,激发“建设”的灵感,把校园、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2)成立发明创新工作室,提升“建设”的现代感
乡村教育仅仅停留于乡村资源的利用开发,这是远远不够的。吸纳优秀文化,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聘请衢州学院的汤健教授在学校成立了发明创新工作室,引领师生着眼于身边的事物、思考校园里的种种现象,融入科技元素大胆创新。两年中,我们共申报了11项实用的创新与发明项目,包括“一种用于插设卡片的胸章”“带雨伞的室外公共座椅”“一种防尘黑板擦”“一种小学生投篮练习用的篮球架”“一种校园露天公共座椅”“一种可移动的教学板”等,目前已有三件作品获得专利证书。
2. 聚焦关键能力,将校园变成“练兵场”
(1)将办学困境化作解决问题的“战场”
乡村教育总是会面临更多的困境,教育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缺失……但是教师和孩子们却在“建设”中增添了直面困境的勇气。教室里的坑坑洼洼、墙上的破洞、走廊上破碎的瓷砖,讲桌破旧了、教室门损坏了、黑板上生麻点了、办公桌上有除不去的污渍、校门口有一处洼地、停车棚锈迹斑斑、食堂餐桌都是油渍、垃圾房格格不入、围墙上沾满污水、升旗台上太過单调……对于这种种问题,老师和孩子们从不抱怨,在他们看来,遇到问题就意味着有了建设的机会,他们也总是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奇招”,而且既便捷节俭还文艺范儿十足。
(2)将建设项目当做能力提升的舞台
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多,师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越来越强,才情技艺都越来越让人称道,不仅有创新意识,更有创新的能力。许多不起眼、再寻常不过的材料,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就会变得无比神奇;许多很难处理、很难美化的地方,孩子们一动脑筋,劣势竟能转化为优势。一个杯盖被打碎的青瓷茶杯,粘起来不好用也不好看,包上一块青花布,立刻变身一件艺术品,实用而且美观。后来便多了许多这样的“艺术品”,以至于一些来学校参观听课的老师还特地向我们讨要青花布呢。这样的方法举一反三地加以开发利用,效果都特别好。
校园里的建设项目,更多的时候是几个拓展班的成员共同合作来完成。动手实践时如何相互配合?怎样的统筹安排更科学有效?怎样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一系列问题会在建设的过程中自然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需要他们自己思考、拿捏好分寸,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建设任务。孩子们的友谊很多都诞生于共同建设的过程中,而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未来美好的回忆。
(3)将建设过程变成情感流淌的平台
师生们所呈现出的建设成果总是富有浓厚的乡村田园气息,透着清新古朴的自然味儿,更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乡土情怀,特别能感染人、打动人。当看到身边熟识的不起眼的事物能变得那么神奇而美好,孩子们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在“建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的情感流动起来,也是我们的愿望之一。
2017年,学校的老教学楼要拆建,我认为它不仅仅只是一项土木工程,它还应该是一个柔软而温暖的、充满情感认知的脚手架。“六一”儿童节,师生们一起画下老楼的模样;暑假里,孩子们写下许多关于老楼的故事。10月20日的告别仪式虽然很简单,但却直抵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太多的孩子让我们感到意外,太多的情感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我们在伤离别的同时,心中却满怀欣慰,因为孩子们柔软而诗意的内心、感动与感恩的情愫。
“自己的校园自己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万田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正如我们很多作品上所标识的那样,它属于“万田印象”!让乡土文化具有区域特定的原生感、田园感,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能传承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成为乡村孩子永远的精神家园,这也是乡村教育最大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