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畜牧兽医站,磐石 132302)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将养殖户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对人们身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为了保证基层畜牧兽的健康稳定发展,首先必须充分了解与掌握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防控相关疾病。预防相关疾病发生的几率,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要内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对相关疾病做个细致与全面的调查,掌握动物疾病的规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动物疾病的发生,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第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该地区的养殖场尽心监督与全面检查,了解每个养殖场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防疫记录工作,掌握每个时期动物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现象或者其他病症,则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避免相关疾病扩散传染给其他养殖场。
第三,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当地养殖场以及动物各个时期的健康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研究力度与投入力度,立足于科学实践研究,并掌握动物发生疾病的规律,进而研究出更有效更多的动物防疫技术。
第四,地方政府与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提供积极引导与支持,并加入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与技术手段,从而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创造积极条件。
第五,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除了日常工作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关基层畜牧业防疫机构还需要引进防疫复合型人才,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动物防疫工作当中,并不断修正自身不足之处,不断提升防疫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做的更好[2]。
为了保证动物防疫各项工作有效开展,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养殖动物防疫控制机制。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数量也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大型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随之疫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养殖技术与防疫疫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动物疾病控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所以,我国需要加大防疫疫病的研发力度,突破创新,针对不同的疫病开发出相应的疫苗,建立健全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机制,最大程度的保护我国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每个地区的养殖场都具有一定的特点,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为养殖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规范正确的免疫方法与免疫途径,正确引导养殖户治理与预防疾病,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3]。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相应文化水平,不懂针对何种情况如何正确用药。养殖户不能单凭一种病症对动物开始用药,也不可以长期给动物使用一种药品,因为长时间服用一种药,会造成动物体内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便失去了治疗的目的。而且在动物情好转之后不要马上停止用药,这样可能会造成动物体内的病菌没有彻底消灭,会引起二次病发。此外,一定要重视消毒工作,在实践中很多养殖户不注重消毒工作,一旦发生疫病,后果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养殖场每星期需要进行两次以上消毒,定期更换消毒液,保证空气新鲜,清洁卫生。比如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或者车辆进行消毒,一定要重视消毒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细菌病毒的产生,为动物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长空间。对于动物粪等及时清除,杜绝粪便乱堆、死动物乱扔的现象,因为这些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引起疫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为动物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长空间,减少疫病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畜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得到快速发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进而保证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1] 孙晓东.探析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途径[A].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7.
[2] 祁光怀,祁清林.基层站改革系列报道(四)对湘西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改革的建议[J].中国牧业通讯,2003(19):33.
[3] 覃先皓,陆运锋,黄爱民.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