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梯门镇畜牧兽医服务站,东平 271504)
奶牛魏氏梭菌病,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产业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危害成年奶牛,导致成年奶牛突然死亡。牛群中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会快速传播整个牛群,发病急,传染速度快。该种疾病流行和饲养管理条件有着密切联系,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饲料营养价值差,外界应激因素多,都会导致或加重各种疾病发生。奶牛魏氏梭菌病流行有着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节高发,常常呈现地方流行性[1]。做好该种疾病防治工作,对确保地区牛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帮助。
2017年8月中旬,山东省东平县一养殖户向当地兽医站报告,他养殖的15头奶牛中出现发病牛。该养殖场中2头为当年小牛,5头黑白花奶牛,8头夏洛来牛,平均年龄在3~5岁。奶牛在引种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到场隔离观察,健康无病。8月13日,从本县某农场新购进1头奶牛,该头奶牛第2天突然发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随后牛群中的15头奶牛相继患病。接到养殖户求助后,兽医立即赶往养殖场,到场后发现该养殖户并没有将患病牛和健康牛及时隔离,同时也没有对牛场进行彻底消毒。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养殖场管理比较松散,突然更换了浓缩饲料。此外牛舍卫生条件较差,饲养用具没有定期消毒。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和饲养管理条件,怀疑是奶牛为氏梭菌病,结合诊断结果立即为该养殖户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时将疫情控制,避免死亡率进一步升高。
奶牛表现为突然发病,很少见到症状,或见到症状很短时间就会死亡。该养殖场有5头奶牛,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发病后患病牛起卧不安,四肢强烈划动,在数分钟内倒地死亡,死亡后天然孔流血,从鼻腔和口腔中流出大量黑色血液。3头病程较长的患病牛,表现为食欲下降,口腔流涎,精神不振全身肌肉症状,最后死亡。
解剖3头濒临死亡的患病牛,3头病死牛表现为全身器官广泛性出血,并且小肠与胃黏膜严重脱落,肠道存在大量黑色内容物,混杂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真胃黏膜脱落严重,胃底部出血,其他三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心包积液严重,心脏质地变软,心脏表面与心外膜存在少量坏死病灶。所有病死牛肝脏呈现紫黑色,胆囊肿大为原来2~3倍,小肠黏膜上存在大量出血斑点,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外翻,流出鲜血状内容物。肺脏切面外翻,并存在严重的肺气肿,气管和支气管中存在大量白色泡沫。肾脏颜色变暗,外观存在点状出血。
无菌环境下采集病死牛肝脏、肺脏组织,制成触片后,经过火焰固定,用革兰氏染色,干燥后镜检,可以看到革兰氏阳性染色带有荚膜的大杆菌,单个存在或成对排列。
将病料接种到厌氧肝肉汤和鲜血琼脂平板上,37℃厌氧条件下培养24 h,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圆形、边缘呈现锯齿状的大菌落,菌落周围存在典型溶血环[2]。厌氧肝肉汤培养6h后肉汤均匀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恶臭难闻,肝片不容易消化。将肉汤培养物和分离得到的可疑致病菌制成触片后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均为革兰氏阳性染色的大杆菌,两端钝圆,中央有芽孢,有荚膜。取脱脂牛乳100 ml,向其中加入50%的石蕊溶液2 ml,混合均匀后分别装于试管中,100℃环境下灭菌30 min,将分离得到的典型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厌氧培养12 h,试管中牛乳凝固并被冲击成数块,致病菌呈现暴烈式生长。
生化实验[3]发现该种致病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产气,不分解菊糖,靛基质无变化。选择6只小白鼠,将上述肉肝汤培养物制成悬浊液后,离心处理5 min,取上层清液,腹腔注射到3只小白鼠,体内每只0.2 ml,另外3只小白鼠作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只0.2 ml,实验组小白鼠接种12 h内死亡,死亡后腹部膨胀,死亡后腹部膨胀,肝脏质地变硬,肠道出血严重,取小白鼠病变病料,制成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染色大杆菌,对照组小白鼠正常生长。最终确诊为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奶牛魏氏梭菌病。
本次诊治出现患病牛11头,治疗前死亡8头,无害化扑杀处理3头。由于奶牛魏氏梭菌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确诊之后,要坚持上报制度[4]。同时由于该种疾病发病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发病后立即将患病牛扑杀无害化处理。在当地兽医站在场的情况下,以该养殖场为役点,役点2 km半径为疫区,疫区2 km半径为受威胁区域进行封锁隔离。在整个封锁隔离期间,凡是役点和疫区奶牛、狗、猫等动物严禁进出,就地拴养隔离,一旦存在患病牛和病死牛,必须立即汇报,不得私自出售和解剖。将疫区和役点的所有确诊的患病牛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理被患病牛污染的垫料、饲料,和病死牛、扑杀患病牛一起无害化处理。每天要坚持上午和下午对役点疫区道路、牛舍和进出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同时使用牛魏氏梭菌-巴氏杆菌二联疫苗,对疫点和疫区未发病的假定健康牛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同时要做好新鲜牛奶统一无害化处理工作。在整个封锁期间,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坚持定人、定时、定量饲养管理制度,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加强牛舍和牛体消毒,保证牛舍整体整洁卫生,防止出现各种应激反应,提高牛群抵抗力[5]。当役点、疫区最后一头患病牛死亡,或者扑杀无害化处理,间隔15 d后,未继续出现发病牛,经过全面消毒和检疫,合格后解除封锁,于2017年9月23日解除封锁。
牛魏氏梭菌病是严重影响牛养殖产业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又被称为猝死症,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通常情况下,魏氏梭菌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差,一般消毒剂都能将其杀死,但其所产生的芽孢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一般消毒措施很难将其杀死[6],芽孢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条件适宜后就会繁殖感染牛。因此,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要为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地面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做好饲养用具和圈舍消毒,减少致病菌生存场所。同时,针对发病的养殖场和养殖区域,每年要定期使用牛魏氏梭菌-巴氏杆菌二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7]。本次诊治通过控制患病流动,加强隔离消毒,紧急预防注射疫苗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措施,切实控制了疫情,避免养殖户损失进一步扩大。
[1] 余深成.一起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1(2):59.
[2] 胡仲,王沪谋,刘波舒,等.10~25日龄仔猪发生魏氏梭菌病病例[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1(3):26.
[3] 李基旺,李水权,陈炫华.肉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因与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2017(6):61-62.
[4] 蒋新华,陈松昌,万文忠,等.一例仔猪魏氏梭菌病诊治的报告[J].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46.
[5] 杨期进,肖宽平,肖和良.洪水过后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控[J].农业灾害研究,2017(Z3):10-11+57.
[6] 谢国永,李晶,李忠梅.一例羊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4):178.
[7] 杨英杰.一例羊魏氏梭菌病的诊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6(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