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茹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从2007年秋开始,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号召,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设立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加大对学生经济上的资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高校在评定奖助学金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资助政策无法惠及到困难学生,无法帮助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更无法促进教育公平。因此,如何有效落实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这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1.1 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一方面贫困生认定标准难以界定。虽然国务院《意见》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明确的解释,但是不同的评定者因为各自不同的主观意见,会导致不同的评定标准。同时,有些不贫困甚至富裕的学生面对这一诱惑时,也会想方设法为自己开具贫困证明,致使学生的贫困证明存在较大的水分,再加上贫困本身就很难界定,每个地方的发展不一样,消费和经济水平不尽相同,那么对于家庭的贫困判断标准也就不一样了;另一方面无法有效鉴别学生的贫困证明。由于家庭与高校在信息上缺乏交流,资助工作者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进行实地走访,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生源地的社区或者村委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来者不拒,导致很多不贫困的学生也可以拿到贫困证明。因此,由于学校的资助工作者只能凭借贫困证明或者与学生的交谈来判定学生情况,缺乏有效根据,鉴别也会存在差异。
1.2 学生学习成绩标准难以确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都只是分别要求发放给“学习成绩优异”者与“学习成绩优秀”者,而没有明确规定优异学习成绩及优秀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这也导致评定标准易受工作者的主观影响。而国家助学金只是要求以“勤奋学习,积极上进”为评定标准,这一要求很抽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会导致评定不公平。同时,由于名额限定,有些高校有可能一个年级只能推选一个,而不同专业不同教师给出的成绩也相应不同,这也增加了评定的困难。
1.3 奖助学金的评定标准存在问题。在国家奖助学金的相关规定中,学生的申请条件并没有具体化,只是阐述大概的框架,剩下的就是根据资助工作者的理解来进行评定,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单纯依靠学生的成绩排名来评定谁是获奖者,不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各方面的素质,这样既违背了国家设奖的初衷,又会导致学生只重视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锻炼,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另一种是过分关注学生家庭情况,忽视了评定条件中要求“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这一条,最后导致奖助学金成为了贫困学生专属,由资助金变成了救济金。
1.4 奖助学金的评定有失公允。在评选过程中,有些高校评定小组为了避免学生抱怨,直接以一种看似公平的全班学生投票选举的方式来进行,这也导致学生之间出现了拉选票的问题,学生之间拉帮结派,让本该公正的奖助政策变了味,成了学生之间人气与关系的较量。还有些高校是由辅导员和班干部直接选出候选人,然后再由学生投票产生,这样导致了学生交往带有了严重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甚至有些高校为避免产生争议,出现一人享受荣誉,多人平分奖学金的平均主义现象。
2.1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到位。为了保证评定的公平公正,资助工作者需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前,及时为每位学生解读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明确申请时间及申请要求,使学生对申请条件了解到位,以免错过申请时间。同时,拓宽宣传渠道,利用班会、QQ群、学校官网等平台,及时发布并传达有关资助信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做好有关的宣传工作,才能从源头上确保公平,真正帮助到困难学生。
2.2 完善贫困评定制度,做好评定工作。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多种多样,导致学生贫困标准本身就很难界定,再加上学生上交的贫困证明存在一定的水分,也影响了高校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正确判定。因此,在评定过程中,若只是以贫困证明为依据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要依据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消费情况,通过不定期观察或者交流座谈来了解申请人的日常消费、穿衣打扮等情况,来深入了解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更加准确的确认每位申请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3 明确学生学习成绩及表现情况的评定标准,健全奖助机制。在国务院颁发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表现情况是衡量学生能否获得资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也表明评定标准不只是单纯以学习成绩为依据,还要求结合学生的平常表现情况来评定。因此,只有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以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考核依据,才能避免某些徇私舞弊、拉帮结派弄虚作假的行为,确保评定结果公平有效。
2.4 完善评选制度,明确评选标准,确保规范性和公正性。在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做到规范性和公正性是最为关键的原则。因此,一方面要以评选制度为基点,认真解读国家奖助学金的相关规定,尽量克服评定标准的主观化,避免人为操作。另一方面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不仅学校的每个院(系)要成立相应的评审、审核及审批工作小组,还要设立相应的监督小组,时时监督评定工作的进展情况,提高评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确保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吴新民.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工作中一些问题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 李建峰.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0).
[3] 董婷婷.国家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