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业噪声预防职业耳聋新主张

2018-02-14 23:15
机电安全 2018年2期
关键词:职业性耳聋听力

肖 军

工业噪声是指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摩擦撞击及气流扰动产生的噪声。例如化工厂的空气压缩机、鼓风机和锅炉排放空气时产生的噪声,都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气流噪声;球磨机、粉碎机和织布机等产生的噪声,是由于固体零件机械振动或摩擦撞击产生的机械噪声。工业噪声不仅会造成听力损失,严重时还会导致职业性噪声聋,并损害神经、心血管、消化和内分泌系统。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工业噪声声源多而分散,噪声类型比较复杂,因生产的连续性声源也较难识别,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值得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工业噪声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与危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波动作用于人耳引起对声音的感知。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工业噪声对人体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信号辨别力差;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研究发现,噪声的影响是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工业噪声对人体危害程度及致害因素: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越高,危害越大;噪声强度(声压)的大小——强度越大,危害越大。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从噪声的特性上看,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要大;从接触的方式上看,连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要大。由于个体敏感性不同,噪声的致害程度也不尽相同。强度为130dB以下的噪声短时间作用主要是干扰人的工作、休息和言语通讯。130dB以上的噪声可引起耳痛和鼓膜伤害等;165dB以上的强烈噪声能使耳鼓膜穿孔外,还可导致机体的其他伤害。长时间职业性暴露在85~90dB以上噪声中可使人产生言语及听力损伤。此外,还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如睡眠不良,头痛耳鸣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等。当在110dB以上的噪声中即便不太长时间的暴露,对于某些人有时也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工业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机械加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噪声声级≥80dB(A)]的工作为噪声作业。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机械性噪声是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固体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纺织机、球磨机、电锯、机床、碎石机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空气动力性噪声这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喷射器、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产生的声音;电磁性噪声是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根据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工业噪声又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压级波动<3dB(A)的噪声。如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纺纱机开启后持续工作,车间内噪声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非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压级波动≥3dB(A)的噪声。如机械加工行业的机床、打磨等作业。当进行部件加工时噪声很大(可能超过90dB),没有部件加工时噪声较小(80dB左右),劳动者所接触的此种噪声就是非稳态噪声。

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劳动者接触的工种主要有机械加工行业的各类机床、钣金等作业。

职业性噪声耳聋

长期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又得不到适当恢复时,可以损伤听神经细胞而逐渐失去听觉,由此造成的耳聋称作“职业性噪声耳聋”。该病变通常是双耳都受损害。用听力计检查,多表现为在4000Hz为中心的高频部分先丧失听觉,以后逐渐扩大,直至语言也听不到。

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表现是:耳鸣、耳聋、头痛、头晕,有的伴有失眠、头胀感等。早期表现为工作后几小时内有耳鸣,以后为顽固性的,症状不再消失。

爆震性耳聋及主要症状:有些作业如爆破等,因操作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预防措施,可因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噪声和冲击波造成听觉系统的严重损伤而丧失听力,此称为爆震性耳聋。

职业性噪声耳聋有如下的发病特点及原因:

噪声强度:噪声强度大小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强度愈大听力损伤出现的愈早,损伤的程度愈严重,受损伤的人数愈多;

接触噪声时间:80dB(A)以下的噪声,终生暴露不至引起听力损伤。从85dB(A)起,随暴露年数增加,听力损伤越多。在不同噪声强度下的听力损伤的临界暴露年限,即产生听力损伤的人数超过5%的暴露年限,在85dB(A)时为20年,90dB(A)时为10年,95dB(A)为5年,100dB(A)以上均在5年之内。在高强度引起听力损伤所需时间的差异很大,有短至数日,也有长达数年,一般约为3~4个月。

噪声的频率及频谱:人耳对低频的耐受力要比中频和高频者强。2000~4000Hz的声音最易导致耳蜗损害,窄带声或纯音比宽带声影响要大。另外,断续的噪声较持续者损伤性小,突然出现的噪声较逐渐开始者的威害性大,噪声伴震动对内耳的损害性比单纯噪声明显

个体差异:人们对于噪声的敏感性差异是存在的。噪声易感者约占人群5%,他们不仅在接触噪声后引起暂时性阈移(TTS)与一般人比较非常明显,并且恢复也慢。具有不同基因类型的动物对噪声损害的敏感性不同。

噪声类型和接触方式: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危害大,持续时间比间接接触危害大。

临床表现: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即可恢复,此现象称为听觉适应。若在持久强烈的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能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如果再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可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

耳鸣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音性,蝉鸣声比较常见,常日夜烦扰,安静时加重。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心情抑郁、心悸、血压升高、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工业噪声的控制与耳聋防护措施

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噪声控制主要包括对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集中布置,并设置隔声屏蔽。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进行消声处理。对集控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生产性噪声对劳动者听力的损害往往是长期缓慢累积的结果,很容易会被忽视。由于职业性噪声聋是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损伤,只能预防,无法治愈,所以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颁布的关于限制工业噪声的技术法规,用以保障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听力免受损伤。加强个人防护,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

下述两种情况的人员不适合从事噪声作业:上岗前查体,已经出现听力下降的人员,为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不能再从事噪声作业;噪声敏感者:对噪声敏感的工人接触噪声后会出现心烦、睡眠障碍、耳鸣,接触噪声很短时间做听力检查便会出现高频听力的下降,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大于等于40dB不适合再继续从事噪声作业。

结束语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之一。总的来说,工业噪声污染和防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要重视这个话题,并且还要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更好的处理好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约有一千万名工人在噪声下作业,相关部门及企业制订出一个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便于早期发现病人的诊断标准、工业噪声控制与耳聋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职业性耳聋听力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