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办事处,浙江 余姚 315400)
本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肌肉接种的途径进行传播[1]。尤其是消化道传播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当猪的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和工具等,健康猪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质后就会引起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每年的11月~次年的4月多发[2]。主要是侵害新生仔猪,一般是在7日龄内的猪,病猪感染后会迅速的发病和死亡。死亡率达到80%~100%。
本病发病后,病猪常表现为拉黄绿色的稀便,甚至是呈现出水样的腹泻,有时也会出现有暗红色或灰黑色的排泄物,排便时常呈现喷射状。仔猪表现为迅速出现消瘦,有时会出现呕吐的情况。病猪有明显的脱水症状,病程稍长的猪表现出贫血和皮肤苍白的情况。病猪一般在1周内即可出现死亡,而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随着发病日龄的升高,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成年猪感染后表现为水样粪便,病情发展到后期,出现精神萎靡和食欲废绝的情况,甚至死亡。
通过对发病猪的病理剖检,可以发现其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肠道上,表现为肠道内有卡他性炎症,而且小肠壁变薄,肠管失去弹性,有时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在肠道内可见大量未消化的淡黄色的凝乳块,有的肠道内还充满泡沫状的液体。通过显微镜观察肠道内壁,发现在内壁上的绒毛发生萎缩和变性。在死亡仔猪的胃内还存在不同程度出血的情况。在肾脏表面也可以看到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也有散在的出血点。肺脏的小叶增大,小叶内可见到有一些淤血。心脏的心肌表面也有一些散在的小点状的出血。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肿大。
本病的诊断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进行。由于本病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所以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诊断。在临床上通常猪传染性胃肠炎引起的仔猪死亡率相对较低,其感染后传播速度较慢。但这不足以区分两种疾病,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来进行。通常是采用“2+1”的免疫模式,即种猪群普免2次结合母猪跟胎免疫1次[3]。全群普免是在全场的猪种以及后备猪接种疫苗,通常使用较多的疫苗是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在免疫后的20 d左右需要再加强免疫1次。免疫接种部位通常是在猪的后海穴部位。跟胎免疫是在每年的11月~次年的4月怀孕母猪应在产前20 d左右进行免疫注射,这样可以对1周以内的仔猪提供最大的保护力。在做好疫苗接种的同时,应该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这就要求养殖场不仅要注意环境卫生,还要制定合理并且能够执行的消毒方案。通常是每周都进行常规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者季铵盐类。在进行环境消毒的同时要进行母猪乳房的清洗和消毒。猪舍还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在通风的同时进行保温。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确保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母猪的饮食也需要取用优质的饲料和饮水,尤其是避免使用变质发霉的饲料喂猪,避免使用脏水喂猪。这样可以减少由于饲料和饮水的变质导致猪免疫力下降。哺乳期母猪体质对泌乳性能和乳汁的质量都有关系。新生仔猪的管理也关系着其发生疾病的发病率,仔猪在出生后应让其在第一时间内吃到初乳,确保其尽早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提高饲养管理还要求在源头上避免病原的入侵,通常建议猪场尽量进行自繁自养,如果需要引种,则需要在引种后进行隔离观察,如果没有出现疾病再混群饲养。
本病属于病毒感染,通常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在发病后通常可以使用高免血清和高免卵黄进行治疗。但这两类制品较难购买,所以通常是采用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就是对已经表现出脱水症状的猪或者是已经腹泻严重的猪进行补液治疗,通常使用较多的是口服补液盐,供仔猪饮用。在补液的同时应使用阿托品等药物进行解痉治疗,解除肠道发生的痉挛。还需要添加一些抗生素进行抗继发感染治疗。也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中药物质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