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8-02-14 18:43李成业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猪体幼崽猪群

李成业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畜牧兽医站,海东 810699)

0 引言

猪瘟对猪群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该疾病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病猪的死亡率会显著的增长并且极易在猪群中传播,该疾病具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潜伏期,很难在患病初期及时的发现。同时,猪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极大的,患病的猪体更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的感染,并且容易引发败血症、营养过度消耗等症状,怀孕母猪如果患该病还会导致流产以及幼崽畸形的现象。

1 免疫失败原因

以店子村开展的猪瘟免疫工作为例,在对猪群进行了全面免疫接种后,发现猪患病的现象仍然存在,猪瘟免疫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以下对免疫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疫苗过程

组织弱毒疫苗和细胞培养弱毒疫苗是当前猪瘟免疫所使用的最为常见的两种疫苗,猪瘟的防治效果具有不同的特点,通常为了提高猪瘟免疫工作的成功率,会将两种疫苗进行搭配使用。我国使用的免疫弱毒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水平,该苗株的安全性较高且性能十分稳定,在残毒效果和免疫效果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而在猪瘟出厂检验过程中,国际上统一给出的相关标准为400 RID,而我国的出厂标准仅为150 RID,可以看出免疫剂量明显不足,从而对猪瘟免疫的成功率就无法给出保证。

1.2 免疫操作

在采用疫苗对猪瘟进行免疫前,应确保疫苗具有真空的特性,从而保障免疫工作的效果。外部pH值对疫苗的接种效果也会造成影响,通常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控制pH值范围后在对疫苗进行稀释,就我国猪瘟免疫工作的现状来看,一部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够以及对疫苗的稀释过程重视不够,从而简化了稀释的流程,更是无法考虑对pH值的控制,甚至直接使用自来水作为稀释的水源,从而由于病毒蛋白效能受影响,疫苗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另一明确的标准是,执行疫苗接种需在稀释后一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但是,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全部疫苗接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时应更换未稀释的疫苗并重新稀释,再投入接种,而有一些猪场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对接种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在接种时间超出后仍然使用原有疫苗进行接种,使接种效果受到影响[1]。

1.3 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与其他保护措施不同,需要大范围的开展。猪在幼崽期间会受到母体较为全面的保护,因此需要控制好时间再对幼崽进行接种,从而避免疫苗的接种与母体的保护之间发生矛盾,影响免疫的效果。另外,免疫的次数也需要加以重视,应确保猪体内的抗体作用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接种。母猪的临床感染以及繁殖能力降低等现象也会由于不合理的免疫时机和剂量而出现。再者,对多种疫苗进行搭配使用时,应注意疫苗之间搭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没有理论支持就随意搭配疫苗往往会造成猪瘟免疫抗体的保护水平不达标准,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1.4 饲养管理

确保养殖环境内的空气流通以及猪群养殖的密度,一些猪场的养殖环境极差,通风不好,养殖的密度高,造成了饲料容易发生变质,而长期使用变质的饲料会造成猪体肝细胞的死亡,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免疫器官受到损害。

2 防治措施

2.1 严格把关疫苗质量与操作流程

疫苗的质量对猪瘟免疫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注射疫苗是免疫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要确保疫苗的质量,选择正规的厂家进行购置,相关部门该应重点关注一些私人猪场的疫苗购置情况。同时,疫苗的使用和运输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稀释疫苗的温度应控制在15 ℃以上,确保疫苗在稀释后3 h内用完,超过时间的疫苗不能投入接种,而在运输和储存疫苗的过程中应对疫苗进行全程冷藏[2]。

2.2 制定严格免疫流程与接种剂量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控制母源抗体感染,应对接种的周期和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接种的周期:幼崽在20 d时进行首次接种,再次接种通常在50~60 d;接种时间:公猪的接种时间通常会安排在每年的3月和9月,母猪接种的时间通常安排在配种之前,从而减少母体对幼崽的影响。在农村地区的猪瘟接种工作中,还应注意对疫苗密度的控制,开展上述免疫流程后,常规免疫的疫苗质量为4~5倍,紧急预防接种免疫的疫苗质量为8~10倍。

2.3 加强猪群饲养管理与免疫监测

猪群在免疫时可以产生较强的免疫力,饲养的环境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对温度、密度等都需要进行重视。同时,还需要提高猪群饲料营养水平,定期检查饲料质量,提升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对猪群可以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切断猪瘟的传播途径。在免疫监测方面,需要定期对免疫猪群进行抽查,检查猪群抗体是否达到免疫保护水平,如果进行疫苗接种后仍然达不到免疫保护水平,则需要及时应对,对抗体不达标的猪群进行隔离观察,不能将其放置在猪群内,以便造成大范围的免疫感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4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是指能通过某些方式减少新病原体进入猪场,能够避免这些病原体在猪场中持久存在和危害猪群的所有措施,是猪场最基本、最重要的兽医管理准则。其内容大致包括:设置病原入侵屏障,实施封闭式管理;制定防疫制度,规范防疫工作;做好免疫接种,保护易感动物;严格卫生消毒,防止病原扩散;实施药物预防,控制继发混合感染;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防止交叉感染;提倡自繁自养,避免病原入侵风险;及时隔离治疗病猪,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等[3]。

3 结束语

猪瘟是一种对猪群危害极大的疾病,患病的猪体死亡率很高,并且该病具有较强的潜伏性,很难在猪体患病时及时发现,因此,该病的防控工作主要依靠疫苗接种的方式,但是在免疫的过程中失败的现象时常发生,相关人员应对免疫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找到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猜你喜欢
猪体幼崽猪群
双胞胎幼崽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当人类幼崽碰上小动物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基于单视角点云镜像的猪只体尺测量方法
学会8招夏季养猪增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