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哲 Jin Zhe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 518172)
公共空间通常指可以供社会成员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类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内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和[1]。从广义上来说,城市中的广场、公园、建筑、道路等可供居民自由参与及认同的物质环境即为城市公共空间。它具备开放性、可参与性以及公开的特质,是一种集成了人、自然、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多因素作用的物质形态系统。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公共生活的舞台,应当满足公众社会活动的各种需要,具备各个维度上的服务功能。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应当是人,强调人在公共环境中能够实现的社会行为以及功能服务,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也应当将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进行考量。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以公众需要视角观照设计内容,既应当包括对城市组织结构中各物质实体的规划对各项功能维度的满足,以及人类行为活动对空间环境的需求,还需从精神角度出发提升设计对城市文化形态的表达。
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公共空间设计的风格与功能主张极大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承载着鲜明的历史文化血脉。
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通常伴随着政权归属的变化,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也围绕统治者意志进行表达。设计为皇权服务,公共空间本质上成为贵族私有属地。宋代的经济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和解放,公共空间随着商业的兴盛逐渐具备了一部分服务人民的属性,从而解脱阶级桎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纵观国外城市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走向同样有迹可循。十八世纪的城市公共空间,通常以服务集会和庆祝活动为目的,真正对公众开放的公共性空间极为有限,大多数仍为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所私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在增加和改变,对人与自然接触和交流的渴望逐渐成为了公众对公共空间的要求,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城市美化运动对户外空间设计的强调,凸显了此时的社会公众内心需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批量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艺术领域乃至社会领域的心理变化,从而对艺术和文化创新思维拓展产生消极影响。愈来愈多的同质化建筑与空间设计逐渐充斥城市的各个角落,标准化与规范化设计大行其道。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推动下,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变革,虚拟网络世界承载了大量社交活动与交易行为,让逐渐脱离对城市公共空间资源需求。这一系列的变革应当引起设计师们的注意,顺应时代需要对城市空间设计进行深化改革和升级,提高设计的个性与可识别性,赋予公共环境人文意义与地方文脉传承,是每个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类的需求分别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并进一步指出这五种需求是从外在到内在、由低级至高级、从基础的物质需求到更高的精神需求的发展过程。
生理需求包括维持人类生命体征的基本需要,例如水、空气、食物等等;安全需求囊括了对安全、健康、稳定与秩序和规则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求置于前两者之上,归于精神层次的诉求,比如社交、感情等;在满足了基础需求的前提下,自尊需求得以突显,包括对地位、身份以及认同感的渴求;自我实现需求位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金字塔顶端,是对更高的精神领域层面上的追寻,包括对自我潜力的发掘,对更完美的目标和愿景的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人本主义角度对人的需求层级构建了纵向分析模型,从而为很多学科领域提供了广泛普适的参考标准,对设计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2-4]。解放初期,囿于经济与物质条件的限制,我国城市建设侧重于对室内空间的修筑;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的建设逐步围绕加强公共空间环境质量这个目标进行展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状态并不尽如人意。侧重设计而轻视功能,将对国内外各类设计风格盲目堆砌;过分强调政治性文化颂扬,将硬性审美强加给公众;忽略人的需求,公共空间的公开性与可参与度不高;对城市的实际环境、文化情况考虑不够,缺乏个性化设计以及对地方文脉的尊重。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提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空间的形态设计与人的内在需要不可分离。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引入到公共空间设计中,旨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参照方案,对城市公众的个体需求进行整体分级考量,从而建立人的公共空间需要层次模型,以期能够发掘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从人性化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层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理解为三个层面上的需要,即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归属为物质层面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划分为精神层面,自我实现需求为感性层面。同过对这三个层面的合理导入,参照公众对公共空间设计需求的反馈,将人的环境需要层次也划分为三个层面,五大类别,即物质层面上的必须行为需要与安全需求;精神层面上的参与需求与社交需求;感性层面上的情感认同需求。通过人的环境需要层次模型的建立,探究其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维度上的关联,发掘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关键,从而实现从多维度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对策性建议。
必须行为需求是满足人对公共空间基本生存条件方面的最基础需求。包括满足人维持生命体征的基本元素,如呼吸,降噪,满足自由活动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温度等等;以及人对公共活动条件的基本需要,如通勤、购物、观赏等行为,和因日常工作、起居活动产生的饮食、等候、休憩、车辆停靠等非选择性行为。这一系列的必须行为需求具有相对的常态性和广泛性,对公众的基本生存与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空间营造过程中应当予以优先考虑。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在对人必须行为需求层次的满足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色彩。设计者需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建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功能维度标准,对人的生存需要和行为活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调研,探讨公共空间功能性的实现与多样化。空间设计的功能维度考量,有助于增强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与空间的多功能性建造,保障公众必须行为需要的满足,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高空间利用的活力。
必须行为需求的满足催生公众的安全需求。空间的建造应当考虑对人们安全的保障,同时满足部分小众群体的特殊安全需求。普通安全保障例如设施的完善、场地安全以及辅助性安全措施——监控设备的铺设、护栏的安装等;针对特殊群体的安全保障包括无障碍交通系统等。尤其需要在安全方面予以着重考虑的公共空间可以分为通过式活动空间和停留式活动空间两类。通过式活动空间具有人员稠密、流动性大、人员在此处的交通活动频繁等特点。此类活动包括游览、通勤、偶然经过、运动或散步等,具有公众必要性活动与非必要性活动相结合的属性。停留式活动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等地点,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从公众行为活动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这类地点的公众行为主要具有选择性和社交性的特点,包括休憩、游玩、购物等等。
以此类公共空间的人员活动行为特点的角度出发,探究公众的实际安全需求,从空间设计的形态维度切入以建立对应人们需求的策略思考。城市空间的形态维度应当包括空间形体塑造、材质铺设、设施选择等方面的考量。例如对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的地面材质的选用,用于游览的公共空间利用不同的地面材质区分步行通道和行车路线,通过被动形态从人们的客观体验对人员行为进行安全规训,如散碎石地面可以明确的传达步行通道的信息,从而阻碍自行车、机动车等的进入。总体而言,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维度需从宏观至微观的多个方面对人的安全需求进行满足,利用渗透化和网络化的布局劝诫、引导人们行为,规范空间安全措施。
物质层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趋向对精神需求层面的实现。公共空间的休闲功能、人与环境的交流功能、空间的互动性功能等都属于参与需求所涉及的方面。公共空间的休闲功能主要满足人们放松身心、恢复精力的需要;人与环境的交流功能指人与景观环境之间的情感共鸣,以及公共空间对人类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行为的引导和促进;空间的互动性功能包括了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以及相应设施、景观与人之间的互动。具体的参与需求涉及到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健身,亲子活动,游玩,参观,摄影,愉悦心情等等。诸如此类参与活动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活力,提升城市空间建设的综合效益。
通过对公众参与需求的分析,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社会维度对现实情况予以考量。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也是现代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休闲、通勤、交易场所之一。公共空间设计的社会维度需从空间使用率、空间活力、空间综合性利用率、以及公众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构思,囊括对自然因素的观照与对公众社会活动与精神层面的思考,从而保障公共空间对公众参与需求的满足。
社交需求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求,还包括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需求。社交需求建立在参与需求之上,在满足了公众日常行为需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充实人们对精神层面上交流的渴望。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需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的基本信条贯彻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去,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赋予环境意义,通过将人的精神与思想在空间构造中进行延续,使受众从内心感到沟通的愉悦与人文关怀。在现实情况中,人对公共空间的社交需求包括交流空间的私密性、符合适当心理距离的空间尺度、环境的个性化、自然环境的建设等。总体来说,满足社交需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娱乐性、隐私性、开放性、公共性等特征。
公众的社交需求要求公共空间富有活力和人文情怀,能够达到人类社交心理中对私密、距离、自由等方面的诉求。社交需要的满足是以人的感知为前提的,因此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感知维度进行构建和充实,有利于提出应对社交需求的相关策略。感知维度应当包括对空间宜人尺度的衡量,对不同层次人群社交规律的把握以及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考量[5-7]。
情感认同需求属于人对环境需求层次中的最高等级,包括人对环境的审美需求,以及环境中所蕴含的情感反馈需要。对情感认同需求的满足,应当包括主动性满足与被动性满足两种。主动性满足指对公众审美需求,包括环境艺术风格的塑造、地域性文脉的凸显、人文情怀的体现;被动性满足包括赋予空间政治文化意义,以及社会风气的引导、公众意识的培养和行为规范[8]。
对情感认同需求的满足不仅是对公众心理需要层面上的满足,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利用潜在文化和艺术形式对公众思想和行为进行正向干预的重要手段。依此构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视觉与思想维度,对情感认同需求进行策略规划。对视觉形式的塑造利用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相互配合,点缀以适当的环境小品,从而表现艺术与功能相结合的美感。视觉呈现与精神素养的相互结合,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受众在思想层面上获得进一步交流沟通,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公众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对设计中进行思想文化层面维度的引入,能够使受众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通过各种意向线索引起情感共鸣,并建立对环境以及主体意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视觉与思想维度应当包括政治意志、社会规则、正向能量、地域文化、城市个性、艺术风格等多方面的塑造和表达。
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开发,对应满足人的环境需求层次中的“必须行为需求”,即对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公共活动条件的需求。因此应从两方面予以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对公共环境中生态平衡建设、人体舒适度、空气与水质、地表温度等进行掌握和把控。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功能综合的复杂系统,同时担负了供公众活动的主要作用;其一切的建设和发展,都应建立在对公众生存及健康进行保障的基础之上。治理公共空间的环境,保持公共空间的宜人与舒适程度,满足人对公共空间的生理需求和庇护需求,是公共空间功能开发的出发点和基石。第二个方面是对公民基本社会公共活动例如健身、通勤、散步等环境的营造。首先根据公共空间的具体位置、周边环境以及规划安排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方向制定,确定其服务属性。其次对其进行形体方面的构思,并对其中个职能区域进行有效分割。例如对社区公园、小广场等停留式空间,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建立功能型的小单元模式,增加空间的绿化面积、提高其开放性和可视性建设,方面公众进入该公共空间进行健身、散步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开发还应考虑到对其功能的综合性、复合性组织。随着人类的社会公共活动愈加多元,对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也更加复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当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复合体。在设计过程中,对公共空间进行多功能发掘,使其集娱乐、休闲、通勤功能多位一体,提高空间的有机性[9-10]。
环境安全网络的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场所、设施的安全建设;二是潜在形态的空间安全引导。
对于场所及设施的安全设计,应当严格遵循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保障空间的基本安全。例如,在道路设计当中对道路类别、横断面类型、红线宽度等的相应规定;在城市设计中对防火防暴、交通管理的相应规范要求;抑或在消防规范中对消防通道、疏散距离等的相应控制。这些规范从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出发,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尺度、软硬质量、组织方式等进行要求,对公众的行为予以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从而建立了硬性层面上的环境安全网络[11-12]。
潜在形态的空间安全引导,对比硬性的环境安全网络来说更加隐蔽和柔和。利用对空间功能的组织安排、空间区域的设计和划分以及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监控设备,从侧面保障公众在公共环境中的安全。譬如辅助性安全保障——监控设备的使用,可将公共空间的人群置于一种隐形的规训压力之下,利用一种微妙的含蓄形态形成俯视而下的空间监视网络,从而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质量。
又被称为“城市生活的起居室”,是创造人性化场所的重要载体,对空间可参与性的挖掘应当围绕空间能够予以公众的情感体验以及两者间的交互来进行。利用对空间的组织和构建,创造更具感染力和创意的景观节点以及更具秩序性的空间结构,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建立更加和谐友好的氛围。可以考虑根据空间的功能定位,对空旷的大空间进行适当分割,利用空间层次变化的设计使之形成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分区,满足公众的适当心理距离需求以及社交活动中的私密要求。同时利用对空间的层次安排,设计有特色的空间节点,打造艺术性与可观赏性较强的环境小品、或者健身区域,从功能和形式上满足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需求。
在感知维度、视觉与思想维度两个方面对公众心理需求的满足,应当围绕环境视觉美与地域特征塑造进行展开,两者互有交叉且相互联系。环境视觉美包括对景观品质的艺术性要求,涵盖形式美与自然美两个方面。形式美指人为的、经过艺术加工的空间塑造,强调的美学原则的物质化体现;自然美则要求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关照自然因素,表现自然景物的原始美感。对于环境视觉美的塑造应当将两个方面相结合。地域特征的塑造包括对风土人情的、民俗民风的艺术性表达。通过对特定区域特征的采集和提取,解决此区域中出现的各类相关问题及群体需求,能够极大的提升受众对环境空间的情感认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对地方文脉和人文历史的尊重,以视觉与思想的设计维度作为出发点,从而获取公众对空间环境的认同感,体现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化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进行社会、物质、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首要准则。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构建城市居民的环境需要层次模型,把握人的环境需求与公共空间服务维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设计出更加具有活力的人性化公共空间,满足公众对公共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