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晓春,窦丽芳
(1.随州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 随州 441300;2.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湖北 武汉 430040)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检测,推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技术的应用更加有效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因此,我们将对食品安全检测当中所应用到的生物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作出贡献。
生物技术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检测所需要的费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的效率。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出现,单一的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更好地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1]。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将生物技术作为基础,并且以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各项标准作为参考,同时加入其他一些相关的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更新的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相比传统检测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由固定化并且具有化学分子识别功能的生物学科、转换器件以及放大装置所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的组成部分主要为换能器、生物敏感元件以及信号处理放大装置。生物传感器基数在食品的安全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在食品安全检测费方面也有着许多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2]。例如,传感器技术对食品安全检测速度非常快,同时所需要用到的食品的样品较少,不会产生浪费的情况;在分析的过程当中操作更加方便,可以对所需要检测的食品进行持续的分析,并且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自动检测。由于生物传感技术有这些相关优势,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到过程当中,通常会用来对一些鱼和肉以及相关乳制品的新鲜程度进行检测,或者是用来对食品的口味来进行检测,这些方面检测当中会频繁应用到生物传感技术,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严格监控各种食品的烹饪水平,保证食品安全。
基因探针法又被称为分子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检测对象为DNA,因为基因所具有的变性、重复性以及碱基的精准互补配对等特征,使人们能够对DNA中的序列进行检测。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过程中,DNA探针杂交法可以分为相同杂交以及异相杂交两个部分,这种技术离不开对基因探针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已经在食品安全检测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因探针杂交技术能够更好地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当中检测出食品中所含有的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等微生物,对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相比于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而言,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并且在特异性方面相比于传统检测技术更强,同时相比于传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这些基因探针杂交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使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时所得出的结果变得更加准确,但如今我国基因探针杂交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以确保能够更好地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是大量的生物识别分子按照预先所设置的排列固定于一种载体表面,并且对分子的特异性亲和与反应来分析各种分子的含量的一种技术[3]。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生物技术,同时在高通量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一般来说,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工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步骤需要多次重复,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使食品安全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导致检测结果不标准的情况出现。而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可以减少人力的使用,使检测自动进行,减少了人力方面的投入,同时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还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检测所得出的结果准确度,只需要一次检测,大大节省了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但是现阶段我国生物芯片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无法对多细胞组织样品当中检测基因的位置进行确定,同时生物芯片技术也无法对食品当中蛋白质的调节功能进行检测,因此,我国相关的研究人员还需要努力探索蛋白类芯片,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中,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免疫技术的原理主要为抗体以及抗原的结合反应,把免疫技术分为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沉淀反应以及免疫凝集试验3类[4]。免疫检测是在生物学检测当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免疫检测除了具备其他几种检测方法都具备的优势之外,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所需要消耗的成本要更低,分析容量也比其他检测技术要大,同时免疫检测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的效果也相比起检测技术要好。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研究,就现阶段而言,免疫学检测技术当中应用比较多的技术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种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食品安全的检测当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主要操作流程主要是将酶与抗体进行结合,形成一种酶标抗体,这种酶标抗体当中不仅具有抗原抗体的反应功效,同时还存在着酶的底物催化特征,在遇到其他的抗原之后,与相应的底物进行配合,则可以根据相应的底物显色的程度来对抗原进行相应的评估。因此,酶联免疫实验通常来说都被应用在对食品当中鲜活组织探测以及对一些基因工程改造生物体的前期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保证我国发展的基础问题,食品安全的检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随着食品数量以及种类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检测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严格,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只有将生物技术更多地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当中,并且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以及改进,才能保证我国食品安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