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18-02-14 17:06:49朱连晶王文娟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青霉素畜产品色谱法

朱连晶,王文娟

(1.黑龙江省畜牧总站,哈尔滨 150000;2.谱尼测试集团吉林有限公司,长春 130000)

0 引言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民众的健康基本保障需求,还关联着社会效益、社会发展,我国现已成为畜产品生产及消费大国,在畜牧业中,抗生素滥用现象非常常见,因此不仅需要加大对养殖类使用抗生素规划的宣传及控制,还需提高畜产品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发,或扩展目前已有检测方法,提高其应用率。本文从青霉素类药物概述、畜产品抗生素残留与人体健康关联、检测方法方面入手简述如下。

1 青霉素概述

青霉素类药物概念分为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仅是指天然青霉素,广义主要是天然青霉素及人工合成青霉素,典型药物包括青霉素、甲氧西林、氨苄西林及美西林等,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自1928年于英国伦敦被确认存在杀菌作用以来,历经近百年岁月,在抑菌杀菌方面的效用已经深入人心。我国于1953年首次生产青霉素,现已成为全世界青霉素产量最高的国家。青霉素类药物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使得细菌得以被溶解,进而死亡,而青霉素对人体影响较小,这与人类细胞无细胞壁有关,但青霉素使用后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发生风险,而且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发挥杀菌作用,或容易受到耐药菌影响。此外,由于单纯青霉素被胃酸破坏、或受到消化酶影响,因此利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而青霉素半衰期较短,多经尿液排除。青霉素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风险较高,比如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甚至可达到10%左右,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疹、水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多在给药后很快发生,但存在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风险,因此,需在使用前需先做皮试,待皮试通过后方可使用青霉素,需要注意的是,皮试同样存在过敏风险,而且更换青霉素使用批号、厂家时,需重做皮试[1]。

2 畜产品与抗生素残留

吉林省作为东北三省之一,畜牧业资源丰富,一方面得益于吉林省农业经济及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强,另一方面与民众物质条件改善,对畜产品需求逐渐增长有关,尤其是现如今,吉林农业经济正从资源到产品,在从产品到废弃物的单箭头增长模式,逐渐向循环经济转型,不仅需要解决资源约束矛盾,还需减轻环境污染程度,促进畜牧业发展模式趋于科学化、可持续发展化及合理化。这使得抗生素残留作为畜产品产业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民众及有关部门视线中。据文献报道,21世纪最初10年,我国抗生素生产量及出口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但由于现代养殖业逐渐趋于规模化及集约化,这使得抗生素使用量大幅度增强,其目的在于提高畜产品质量,降低人畜共患病发生率,保持人类健康。通常而言,兽用抗生素主要通过两方面添加抗生素,其一为饲料及药物添加剂与饲料混合,促进动物生长,减少疫病发生风险;其二为通过与饲料、水混匀,或通过灌服及注射等方式,以此达到预防、治疗疫病的目的。以肉鸡为例[2],其疫病发生情况与饲养场环境、饲养者管理水平有关,而且由于上述二者限制导致疫病在肉鸡饲养场中难以完全杜绝,但细菌性须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目前,我国已从2016年底起正式在畜产品成长过程中禁用氧氟/诺氟/洛美/培氟沙星,而且已经明文规定兽用抗生素或药物添加剂的使用种类、有效成分、适用范围、休药期及最高残留量等方面内容,保证畜产品安全。而抗生素滥用不仅可导致畜产品即使经过上市前暂停抗生素的休药期,体内仍残留抗生素,尤其是当某些养殖户即使在休药期也如常使用抗生素,使得畜产品在上市时体内残留大量抗生素,严重威胁百姓健康。而滥用抗生素不仅可导致人体产生一定的抗药性,还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需加强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及宣传力度,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3 检测方法

由于吉林省近几年逐渐开始实施“粮变肉”工程,加上本身即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近几年来逐渐升高,这也是本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畜牧业作为农业与工业间的过渡及中轴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检测畜产品中残留青霉素类药物方法诸多,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微生物检测法等,主要可归于常用快速检测及经典检测共两大类技术:

3.1 经典检测技术

(1)气相色谱法,属于分离分析方法,通过物质相分配系统的差异而实现将其分离、进而分析的目的;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农药,具有灵敏度、分离度及稳定性均较高的特点,在畜产品抗生素残留中应用率较高;

(2)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子量较大、沸点高、极性强且稳定性差的抗生素检测,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液相色谱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具有检测速度快、比较灵敏、同一色谱柱可检测不同物质、使用样品量较少,便于回收等优势,目前多用于检测药物中不同成分浓度,用于判断药物质量,预估药效[3];

(3)其他检测方法,比如色质联用法及超临界流体色谱等,前者操作难度较大,而且需专业昂贵设备,多在最终确认阶段中使用,常规检测少勇,后者适用于热不稳定及大分子抗生素。

3.2 快速检测技术

(1)免疫分析技术[4],比如酶联免疫法,其标记物为酶,具有操作便捷、使用简单检测仪器、准确性较高等,在使用兽药分析仪器中应用率非常高,但目前已上市诸多酶联免疫试剂盒,经济性较好,但多集中于乳制品中青霉素类药物的检测;

(2)生物检测技术,通过与试剂盒中物质接触后反应进行检测,无需对检测样品进行前处理,具有操作便捷、适宜基层检测、生物指示要求较高等特点。

(3)其他检测方法诸多,比如:化学检测法、毛细管电泳法[5]等。

[1] 张恒玉.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过敏反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2):56-57.

[2] 吴维煇,李亚菲,张展,等.鸡肉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分析及建议[J].广东饲料,2016,25(10):17-18.

[3] 王惠姣,黄方取,周鸿艳,等.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8种青霉素类药物[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7):2881-2883.

[4] 刘红河,廖仕成,康莉,等.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乳制品8种青霉素类药物及其主要代谢产物[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2):192-199.

[5] 李兆新,董晓,孙晓杰,等.渔业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7):2678-2686.

猜你喜欢
青霉素畜产品色谱法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03-19 08:37:52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中国畜牧业(2017年2期)2017-03-14 09:27:20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