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志
(天津市蓟州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301900)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感染了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并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的呼吸系统机能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引起此病的病原微生物有支原体、圆环病毒Ⅱ型、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等,典型的特征就是呼吸困难、咳嗽等。断奶后的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率较高,而且猪群中一旦出现此病,很难根除,治疗也非常困难,给养殖场带来的威胁很大。
传染性因素是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能够引起呼吸系统机能障碍的病毒有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常见的病菌有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化脓杆状杆菌、链球菌等,还有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球虫、肺炎霉形体等都可以引起呼吸系统机能障碍。
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场的猪舍多为封闭式或者半封闭式,饲料也多为干粉料,很容易起尘。灰尘是诱发肺炎的主要因素,可以使呼吸系统疾病加重,也可以诱发非传染性肺炎。而且猪舍内的灰尘常携带病菌,很容易引起传染性肺炎。封闭式的猪舍,如果通风条件不好,很容易造成猪舍内的空气污浊,里面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含量过高,会发生慢性肺炎,也会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或加重病情,发病严重的会引起猪只死亡、妊娠母猪流产等。还有猪舍内的温、湿度对发病率的影响也很大,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病原微生物滋生很快,同时温、湿度也会影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猪呼吸道综合征多发生于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病率一般为25%~65%,死亡率为5%~10%。一般猪只年龄越小,病情越严重,死亡率就会越高。此病一般多为散发,并且在寒冷的冬季多发。猪群的饲养密度大,饲养管理水平低,卫生条件差 ,通风不畅,温、湿度不适宜以及其他的应激因素都会促使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从保育猪到20周龄的猪、妊娠母猪都易发病,发病率高低不同。生长肥育猪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保育猪的病状比较轻微。肥育猪都有咳嗽的症状,病情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不愿走路,喜卧地。还有的病猪表现为食欲不振,拉稀。大多的病猪会逐渐由急性转化为慢性,变得消瘦,生长缓慢。如果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病情会加重,死亡率也会上升。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都可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肺炎。有的病猪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出血、橡皮肺、花斑样病变,有的还会出现化脓灶。大多病猪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病情严重的,可见全身性淤血或者败血样病变。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近些年最常发生的疾病,而且猪场一旦发病,很难防控,也很难净化,但是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把病情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的范围。
猪场从开始选址到建成,都要有科学的设计,如猪舍之间的间距、猪舍的高度要合理,保障通风良好。同时猪舍内的防寒保温、换气、除湿设备要到位,确保猪舍内的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粉尘、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能迅速排出,降低呼吸道综合征的感染率。
避免从外部引进疫病,一定要做好引种检疫工作。从外部引进良种时,首先要选择安全的猪场,然后经过严格的检疫,在隔离饲养30d以上,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混群饲养。生产性的猪场,要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避免交叉污染。
养殖场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及时的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昆虫、鼠类等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养猪场要做好杀虫灭鼠工作,这对于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疫病是引起此病的重要因素。猪场要做好猪喘气病、蓝耳病、流感、猪肺疫等多种疫病的预防免疫,防止疫病的流行。同时做好母猪的保健,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减少母猪把病原体传染给仔猪的机会。
发生此病后,要根据病因,采取综合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的时候要采取联合用药,并定期更换,不要长期使用一两种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如仔猪发生咳嗽以后,根据病情使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治疗的同时,用止咳散加味(桔梗24g、荆芥 24g、紫苑 24g、百部 24g、白前 24g、麻黄 15g、陈皮 24g、杏仁24g、半夏24g、甘草15g)辅助治疗,有明显的效果。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降低治疗成本,还可以提高疗效,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