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2-13 05:25邓子萍
青年时代 2018年32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辅导员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邓子萍

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地、落实、落细需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局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辅导员队伍;校园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高校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

一、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全员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高校要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为思想政治工作定方向立目标,聚民心拉队伍,分任务促落实,定标准抓考核。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设计思政工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考核指标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在立德树人总任务统领下,确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级目标,在一级目标下进行任务分解制定二级目标,以至细化具体措施。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总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精神培养是二级目标,二级目标下按照定性、定量的方式确立可操作的三级细化目标。三级目标的制定应尽量做到可操作、可量化。

2.组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目标的组织机构。体系目标的实现需要确定参与对象,组建一支工作队伍。高校思政工作中应该紧紧依靠教师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工勤服务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相互协作,同向同行。每支队伍都要围绕目标体系,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找到实现途径,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提升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1.只有先读懂学生,增进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相长。非师范专业教师应加强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識的学习培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遵循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了解学生需求,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

2.欲正人先正己,以德立身,以诚立教。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好政治学习制度,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和新时期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师德培养。善传道必先明道,信道,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正确的政治性。

三、抓住专职辅导员队伍这个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中的关键少数

1.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招聘选拔时要以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为标准。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辅导员要有效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工作中要做学生的引路人、知心人、暖心人、有心人。

2.做新时期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始终要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需求,端正动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形势下思政工作要因势而新,努力提升“三微一端”的应用能力,做网络“原住民”的精神导师。

3.做学生的知心人。辅导员要走进学生课堂了解学情,走进学生寝室关心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引导学生需求;培育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

4.做学生的暧心人:辅导员要把能力标准转化为实践教育的暖心行动。与学生谈话语言清新,春风化雨,循循善诱。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一言三冬寒。为学生办事,督促检查要躬行,润物细无声;评奖评优,违纪处分要讲程序,有依据,有标准,公正公平,让学生心悦诚服。

5.做工作的有心人。辅导员要把“死”的制度,“板”的教条转化为活的思想,让学生想听,爱听,不做没有的温度的传声简,机械僵化的二传手;用带温度的标尺去考核衡量学生的成长得失,记录足迹;不断总结家校共育实践经验、提升家校沟通能力。

四、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培育学生精品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学生活动的设计要契合时代主题,融入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是学生活动的参与主体,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易于接受,但杜绝泛娱乐化,寓教于乐,起到价值引领的育人效果。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应由学生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活动策划、计划总结能力。

五、把先进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景观设计,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1.环境育人在于文化的浸润,在环境中熏陶,在氛围中潜移默化,于无声中润物,是全方位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景观设计要展现出高校自身的历史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祌,通过一草一木,移步异景的变化实现环境的育人功能,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自豪感。

2.统一规划富有特色的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校园识别系统是学校对外呈现用于视觉辨识的标识系统,包括环境、硬件设施、各种标识、印刷品等,如建筑、景观、道路标识标牌、校徽、录取通知书、宣传画册、张贴物等。校园识别系统应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特色用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外形、色系、文化符号进行呈现,使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别具一格,让受众感到身心愉悦,涵养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OL].新华社.2016年12月08日.

[2]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Z].2014年3月27日.

[3]本报评论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N].中国教育报,2016-12-13(001).

[4]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05):71-74.

[5]方平.强化“四个聚焦” 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究,2017(08):15-17.

[6]郭丛斌.孙启明.浅析标识管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01):105-108.

[7]本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N].人民日报,2016-12-11(001).

[8]本报评论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N].人民日报,2016-12-10(001).

[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党建研究,2018(10):2.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辅导员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研究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辅导员队伍在独立学院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