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应用研究

2018-02-13 05:25刘雪婷
青年时代 2018年32期
关键词:党建工作互联网+互联网

刘雪婷

摘 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是党建设的重要构成之一。然而在当今社会,“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标志,传统的党建模式无法跟随网络信息化的脚步,顺应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由此,一种信息化手段运营而生。在这个阶段高校党建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党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其次,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党的建设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要正确认识到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抓住“互联网+”时代赋予高等学校改革的机遇,掌握应用信息化手段的技术来改进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工作;信息化

随着科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这样的网络大环境中,为了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带来的便利,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使党建工作能够更加完善。在“互联网+”新时代下,推进信息化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已成为高校展开党建工作必须注重的问题。

一、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党的建设想要顺利在大学生中开展,须借助一定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外部技术条件支撑,来传达和宣传党的一系列观点或理论。信息化应用的多种特性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二者紧密联系,学生党建工作能够借助网络信息化促成其自身的开展。

(一)网络信息化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未受到地区和时间以及时空的限制。特别是在网络世界中,微博、贴吧、论坛、QQ等新媒体平台具备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便利性与多样性,它对大学教师和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也为党建任务的运行提供新的载体。网络数据的公开性使得党建设者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将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内容整合到传统的党建模式中,改变传统模式的缺点,使其效率增加。加强党的吸引力和引导大众的能力,全面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的能力。

(二)网络信息化提供新的工作模式

高校党建工作模式较为单一、无趣,常常采取的手段主要包含演讲、主题讲座等形式,学生对此会产生厌倦心理,造成党建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局面。网络有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形式,可以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提供最及时、最全面的信息。党建工作者通过搜集和整理新的典型案例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大大提高其教育工作的效率,并且网络信息化特有的、轻松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并产生共鸣。

(三)网络信息化促进管理模式转型

“要推动党的基层工作信息化,要求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介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开拓党组织活动空间,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直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理论。大学基层党组织管理的毕业生预备党员人数多、不集中、无固定的工作、时间不统一。这一小部分人群要在党支部集中学习,进行面对面交流都存在一定困难。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党建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该类问题,高校通过建立网络党员联系平台,定时开展管理教育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够随时接受党的教育,定期进行心理报告。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党建工作的范围,促进党建管理模式的转型。

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网絡多种不良信息的渗透,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过度依靠网络造成一些大学生文化素质不高。在互联网上,每天的信息量很庞大,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混乱,思想不正。网络中充斥着先进与落后的信息,许多恶意的政治信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立场和民族观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高校形式单一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不感兴趣;他们自我创新的意识较强,反对被迫地接受应试教育,而是愿意主动地收获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学生思想上的改变给党的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党建工作者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够

大多数高校基层党支部都缺少一些能精通掌握信息化应用的党建工作者人才,当大量网络信息来袭时,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安全、技术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无法监控和引导大量的网络信息。从今天一些大学网络党建的实践来看,虽然他们制定了一些规则和条例来指导和监督网络信息的应用,但这些规章仍不能满足老师和学生思想文化的需求,无法适应网络化技术的应用需求。

(三)信息化制度不完善

目前,不少地方高校党组织对“互联网+党建”这一体系的认识不足、关注不够,仍习惯于简单的教育讲座灌输和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学习各党知识,不愿与现代信息网络合作。大多数高校学生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对互联网有着浓烈的兴趣,然而现阶段党建网络体系建立不完全,网站之间缺乏互动,不能很好的吸引广大师生。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制度也有一定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运用,发现党建制度仍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尚未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支撑体系。怎样创建多层次的网络平台,让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挖掘网络知识,及时、积极地加入其中,是目前党建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大学拥有比较完整的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浏览网络。高校作为“人才加工厂”,拥有较为先进的网络平台,这是党建工作信息化应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加强党建教育培训,提高党建工作者网络信息化素质

在“互联网+”新时期,积极开展党建业务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队伍,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熟悉学生思想和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党建工作者,抓住“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发散思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思想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党建工作者的信息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综合能力,才能了解网络中的学生动态,获取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应用于学生党建工作中去,促进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运行制度

完善的运行制度保证了高等学校信息化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支撑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育舆论立场的建设。由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党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互联网+党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一要调动与之有关的所有部门,对党建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多样化的网站,这样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材料。二要完善领导级管理,更好地发挥高校党建的指引和督促作用,形成统一领导。三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定条例加强党建网站的管理,增强对网络的监控,提高监测各种不健康信息的能力,坚决抵制西方看法以及消极腐朽思想在网上的传播迷惑学生,避免消极错误的言论、泄露重要党信息等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党建网络的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改变传统模式,丰富党员活动内容,提升工作效率

要改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活跃形式,贴近网络,利用网络沟通工具增强党建设工作的活力。通过将党员交流活动放在互联网上,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活力;利用博客、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及时更新、发布有关党的新观点、新政策解读等等,增强党建工作信息发布的及時性和覆盖性;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开展有意义的网络主题活动,让学生既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又得到了心灵上的升华,提高学生学习党的知识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走近群众,走近生活,更深入的了解党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党建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一并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世界著名未来学大师Alvin Toffler说:“谁拥有信息并控制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党的建设是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互联网下的党建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基础设施的保障,需要党建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完善的党建运行体制的支撑,需要多样化党员活动的吸引。党建工作要积极适应时代,积极引入网络信息化技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使党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兆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理工科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07).

[2]石玉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2016.

[3]陆乃麟 李海平 程锐.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析[J].2011.

[4]李红.支部建在网上——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

[5]蔡晓平.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2008(5).

[6]张丹.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J].

[7]郭建华.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及对策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8]王益澄,朱建良.高校基层党建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应用体系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9]汤松萍.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网络党建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2012.

猜你喜欢
党建工作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