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永健
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访谈,原本隶属于新闻范畴,因此,该文体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作为独立文体的个体特征。就访谈的概念来看,访谈,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就说明,访谈的内容一定存在一个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要么是新闻热点,要么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所以,访谈的目的性很强。就访谈的具体内容来看,“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也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还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在所有的访谈类型中,我们遇到最多的是人物访谈。
访谈的目的性很强,一般状况是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同时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性,要么是专家学者,要么是某一事件的知情者;在具体形式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那么如何阅读这类特殊的文体,将是我们思考的主要内容。笔者以为,解答阅读题,首先要树立文本细读的意识,着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来理解命题特征,进而掌握解题策略。
就宏观层面来看,要有阅读的敏感,要有命题者的思维向度,要有宏观把握文本的能力;就微观来看,要有题型意识,树立正确的答题思维,形成规范的解题模式。
本文将以《寂寞出学问》这篇文章作为例子,来谈谈访谈的解题策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材料后的习题。
文本概述:这是一篇访谈,首先就思想层面上来看,笔者以为,要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始终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每读完一段内容要思考能命制什么样的题目,进而思考答题的策略和方法。其次在方法层面上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快速阅读文本,大致梳理文本的结构,基本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二是再次阅读文本,通过访谈的基本特征和新闻价值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是通过筛选文本信息、整合文本信息来解答问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题目交代了访谈的主要内容,明确了访谈的主体,即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交代了访谈的缘由:复旦大学提出了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而秦绍德教授作为党委书记,是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为什么选择秦绍德作为采访对象,有其原由。)
访谈的基本特点:(1)针对性。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2)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3)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当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需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而进行的专访。
思考一:文章为什么要选择秦绍德作为采访对象?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访谈的提问直奔主题,让秦教授介绍治学精神倡导的背景。此处属于“直问”。)
对于访谈的开篇的提问方式而言,一般有以下形式: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思考二:本次采访记者在提问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该提问方式有什么作用?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简单介绍了治学精神提出的背景。指出了该精神的必要性。)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提问引用名言,从侧面展示了该治学精神的重要性。此处属于“延伸”)
面对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③对比: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列举坐冷板凳精神的传承渊源,充分展现了复旦大学的治学传承,同时也巧妙回答了为什么提出坐冷板凳的精神。)
思考三:秦绍德为什么要谈及韩儒林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
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记者的提问富有辩证色彩,这种问法,让探讨的话题进一步走向了深入,就整个文本来看,很显然采用了逻辑思维推进的提问方式,将话题引向了治学精神。)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秦教授结合当下的学术现象,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此举可视作是对秦教授观点的总结。)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将话题引向了方法层面,进一步展现了逻辑性推进的行文方式,将话题引向了治学态度。)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提出了两个方法,即对学术的热爱以及忍受外界艰苦的精神。)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进一步追问,将学术精神和社会的关系推向了深入,將话题引向了治学环境。)
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思考四:记者所提的几个问题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的方式,体现了秦教授作为学者的严谨。)
思考五:就整篇文章来看,记者大约提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 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
【参考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
【经典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方法归纳】要概括访谈文本的内容,首先要对整个文本进行分段,然后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对文本做到了宏观上的把握,其实质是把访谈内容提炼成了简单的访谈提纲。对于归纳内容要点要做到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言简意明,不能含糊其词。说到具体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四点:(1)摘句法。把需要概括的句子摘下来,作为内容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2)归并法。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3)取舍法。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4)借助法。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
2. 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
【经典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方法归纳】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论点、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观题出现。在具体方法上,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二是把握中心,整体领悟。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因为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或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或情感,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一般说来,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我们说,通览全文,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三是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不是取决于是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3.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
【经典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方法归纳】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以上是笔者对访谈这一新闻类文体阅读的基本思考,我们一直以为,考题从考生高考备考的层面来看,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一是不会做题目,二是会做题目,三是会研究归纳题目,四是会命制简单的题目。而在四个层次当中,普通考生或许只能达到第二个层面,这样做,完成题目的效率明显低下,如若能提升解题能力,始终站在教师,甚至命题人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进而形成简单的命题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归纳知识要点,形成解题思维,实现解题规范,那么考生的解题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地提高。试想,一个考生都会命制题目了怎么可能不会解题呢?站在命题人角度思考问题并有效解答问题是对考生更高层次的要求。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