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萧
至今想来,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些不堪回首。因为小时侯家里穷,在我15岁以前,只阅读过两本课外读物,都是作文书。我就读的小学和初中都在湖南偏僻的乡村,学校没有图书馆也没有阅览室,平时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课外书。
直到16岁那年,我考入县城读高中,才从学校附近的书店接触到大量的课外书,对于一直渴望阅读的人来说,那种感觉妙不可言。后来,一个惊喜的发现让我兴奋不已:县图书馆就在学校不远处,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图书馆看书。更重要的是,县作家协会就在图书馆一楼办公,还办有一份文学报。从那时起,我的阅读生涯正式开启了,也开始踏上了文学之路。像一条干渴已久的鱼儿游进了大江大河,书本的滋养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开始写散文、诗歌和小说,陆续在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并顺利加入了县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当时让很多学生羡慕的“小作家”。
到了大学,阅读就变得更容易了,拥有上万册藏书的学校图书馆成了我每天必去的地方。这期间,我担任了校文学社社长兼校刊主编,数十家报刊对我进行介绍,一时间成了全国校园文坛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可以说,是阅读慢慢改变了我的性格,激发了我的写作潜能,也丰富了我贫瘠的人生。大学毕业后,我以发表了多篇作品的优势在湖南一家报社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当时每月工资只有750元,不包食宿,但我却非常开心。领取到第一个月工资时,我立刻给父母买些礼物,再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后,竟然还剩下100多元钱自由支配。这些钱用来干什么呢?当然是用来买书!但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因为不甘于现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毅然辞去报社的工作,选择了自主创业。创业失败后,我开始南下,到广东闯荡。
谁知道,这一去竟绵绵无归期。时至今日,尽管我依然栖居在南方的一个城市,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媒体工作,但远在湖南山村的故乡,却成了我心中剪不断的牵挂。日渐破败的村庄,不断消失的人和事物,乡愁偶尔从梦中袭来,禁不住惆怅与怀念。这样的日子,我常常选择用阅读来充实自己。在工作之余,我时常把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就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书本。读一本好书,如同跟心灵挚友交谈,沉浸在优美的文字里,渐渐忘却内心的伤痛。阅读可以疗伤,此言不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曾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为了工作和生活四处奔波,我辗转在几个城市之间,远离了阅读,也停止了文学创作。生活的百种滋味让我有些麻木不仁,我一度感到迷茫。直至2010年4月,女儿的降临,如同上天派来的小天使,在冥冥中给我推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两三岁时,女儿爱上阅读,我不得不陪着她回归阅读,陪伴她一起成长。7岁时,她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小诗,虽然稚嫩得像雨后春芽,却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唤醒了我心中沉睡多年的文学梦。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你来或不来,我就在这里。”经历过生活的历炼、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之后,我越来越相信命中注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也解释不了,但当你走过一段长长的路,经历过一些风雨坎坷之后,在前方某个路口等待你的,一定是不早也不晚、不喜也不悲的遇见,一切都刚刚好。就像女儿之于我,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她走进了我的生命,并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于是,如同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一切都顺理成章,我又开始了久违的阅读、久违的写作。与以前所不同的是,后来的阅读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写作也不再追求单纯意义上的发表。想读的时候就读,想写的时候就写,写满了厚厚的两大笔记本却不想投稿,仿佛写完了就让心灵得到了释放,心中坦然,别无他求。
而今,女儿8岁了,不知是所谓的遗传还是“臭味相投”,她每天都要阅读,阅读的速度甚至超过许多大人。放假时,她经常安静地坐在房间里,手捧一本书一看就是大半天,最快的时候,一本两百多页的书她一天时间就能看完。我带她去书店买书,也到网上去“淘书”,買的两大箱书,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看完了。于是,继续买书,给她买书的同时也给我自己买,有世界名著也有经典儿童文学著作,买回来的书我们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书本里的喜怒哀乐,让书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近年来,我早已习惯了在床头放几本书,以便随时阅读。周末的早上,从睡梦中醒来,阳光爬进窗棂,翻开一本诗集阅读几首小诗,富有诗意的一天就这样悄然开启。在报社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下班回到家洗漱过后,静静地躺在床上,思绪却无法平静下来。这时,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一页页翻动着,心灵渐渐澄净,不知不觉中,已然进入梦乡。恍惚中,暗夜里有花朵盛开在心间,呼吸若兰,沁人心脾,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早上起床时,才知昨夜又枕着灯光入眠,不由暗自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