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防预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02-13 09:06蒋成东
现代交际 2018年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高校

蒋成东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秩序,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分析高校预防预警存在问题着手,提出从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应急教育、预案建设、风险防控、机构和队伍建设、应急保障和辅导员应急预防预警能力等方面,加强高校预防预警能力,建设平安校园。

关键词:高校 突发事件 预防预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77-02

高校人员密集,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参与社会事务积极性高,青年学生思想不成熟,容易受他人影响,多数大学生存在自身危机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强,法制观念淡薄,不善于沟通交流,面对学习、人际交往、经济、工作和情感等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再者,学校工作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者危机意识淡薄、危机教育缺失、法制觀念淡薄,应急预案不完善,缺乏演练,应急管理队伍应对能力弱等,应对不力,导致事态恶化升级,故高校必须加强预防预警能力。

一、高校应急管理和高校应急预防预警能力的界定

高校应急管理是指发生影响学生、教师及其他工勤人员,对学校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突发事件[1],为降低突发事件对高校的影响和破坏,高校和有关部门分析突发事件的起因、过程、后果,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集成相关应急资源,对突发事件有效预警、控制、处置,以确保校园秩序井然而展开的管理活动。

从应急管理过程原理分析,将应急管理能力分为预防能力、处置能力、恢复能力和学习能力。[2]据此,高校应急预防预警能力就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高校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事件发生的能力或对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的准备、防御能力,具体表现有:通过应急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整治、行为干预、预警监测、宣传引导等积极有效方式,促使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甚至不发生,或者使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小、人员伤亡少。

二、高校应急管理在预防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1)应急危机意识淡薄。很多高校管理者做不到“居安思危”,重处置轻预防,不能主动采取措施,存在坐等问题而解决问题现象,存在侥幸心理。

(2)应急预案建设不完善,缺乏有效演练。高校制定有总体预案、各专项预案等,但预案没有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建立,预案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普遍存在“用别人的处方,给自己抓药”、定位不准、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具体内容措施没有落实,一些预案为应付检查而准备,工作停留在表面,职能部门不熟悉预案,职责不明确。预案演练方式单一,多为疏散逃生演练,疏散逃生演练中,师生参与度不高。

(3)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策略没有结合师生特点开展,教育不到位,教育效果不明显。

(4)很多高校没有专门应急机构负责应急管理,应急队伍建设不完善,应急人员缺乏必要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5)资金投入不足,应急基础保障、风险防控、预防预警信息传递报送等能力有待加强。

三、高校应急管理预防预警能力提升的方法和策略

(一)进一步转变应急管理理念,强化危机意识

应急管理者要有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理念,尤其是校级领导。管理上,强调“行为”和“意识”提前引导干预,因高校突发应急事件的发生不外乎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造成,就人为因素而言,包括:故意破坏(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纵火、投毒、诈骗等)、教育缺失、维护保养巡查等管理不到位、心理问题等,若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前介入,可能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针对自然因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预测预警准确度高,比如雷暴雨、台风、地震等灾害,采取宣传教育引导等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同时要不断培养广大师生员工全民危机意识,只有大家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具备应急知识、技能和能力,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或减少损失。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自身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演练

根据高校师生规模、机构设置、管理特点、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完善应急预案或重新修订,形成总预案、专项预案、二级部门预案和其他工作预案的预案体系。预案修订过程要结合实际情况,要组织不同层次人员论证,使其具有操作性,动态管理预案,不断完善应急操作内容和流程。预案公布后,要组织学习预案,知悉职责和管理操作流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真正做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在实施中,要严格执行预案中培训、演练、考核、奖惩、经费保障等规定,不要使预案停留在书面上,要具有实质性,一旦启动应急响应,能真正发挥效用。

应急演练将参与者置于突发事件情景中,师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其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技能,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开展各种专项模拟应急演练,每学期开展疏散逃生演练,还可以组织高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型演练,开展专题讨论会,对应急预案决策、操作工作流程等进行论证,达到熟知自身责任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目的,也可以开展桌面推演,设置不同专项突发情景(食物中毒、网络病毒入侵、雷暴雨台风灾害、病毒传染、恐怖袭击等),无脚本、无预案、响应时间限定等,大家根据职责分工,对突发情况进行响应处置,练习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资源需求配备、应急队伍建设等。

(三)深入开展应急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高校预防预警能力的重要法宝

首先,完善应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支配行动,信念决定选择,强化共同的价值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建设稳定和谐校园的根本;二是开展应急知识、技能教育和培训,推进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技能培训进课堂、进军训、进第二课堂等,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培育法律保护意识。高校应加强师生法律意识培养,知法懂法,依法办事,遇事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和程序解决,做到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是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心理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加强心理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化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缓解情感、学习、经济、工作等心理压力,消除恐慌心理,引导心理调适,调节情绪和心态,加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正确对待恋爱问题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珍爱生命。[3]五是深入开展感恩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周围的人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增强大学生对自己、父母、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endprint

其次,强化应急教育效果,探索和运用有效方法和策略。根据师生特点,采取典型案例教育、热点案例教育、周边师生案例教育、公检法专业人员权威示范教育、受害人员现身说法教育、榜样教育、情景体验式教育等教育方法,通过课堂应急知识授课、专题讲座培训、主题班会、热点主题讨论、模拟亲身体验、党团和社团活动载体、新兴媒体传播等,不断强化教育,帮助形成意识,养成习惯。

(四)着力提升校园应急预警信息报送传递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内外突发事件报警电话和报警渠道, 如校园 110报警系统,并与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和校园巡逻安保队伍联动快速反应;二是强化校内应急值班制度,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突发预警信息,做到早预防早处置;三是利用互联网,设立校园应急微信公众号,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建立校级、院部系、班级等工作群、交流群、讨论区,收集和捕捉校园预警信息或发布突发应急事件信息等;四是加强培训师生安全信息员迅速反馈校园应急预警信息能力等。

(五)狠抓风险防控能力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校园风险识别、评估,建立风险评估与风险信息档案、信息库,对风险采取网格化、动态化管理,风险隐患一张图;加强日常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控制和消除风险隐患,建立校园安全检查、巡查制度常态化;关注突发公共事件热点,开展校园风险防控等。

(六)强化高校应急机构、队伍建设,抓应急组织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

目前,高校均设置有应急领导小组,校级层面设置、分工都很明确,二级部门还有待完善,但很少有高校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临时成立的组织机构,容易出现应对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人,有交叉有遗漏,再者,应急管理有其专业特性,故应设立专门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日常管理,做好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组织完善预案体系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处置、预警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培训等工作。高校还应加强校园保安队伍、医疗急救队伍、专家队伍(含心理专家)、师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和校园安全员队伍等应急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加强以上应急队伍应急预防能力。

(七)提升应急基础保障能力

高校应保障应急教育培训等管理资金、应急设施采购维护保养和物资储备资金、应急备用金、应急保险等资金投入,完善校园应急管理设施(包括校园视频监控、校园网络安全设备、交通安全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等),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八)加强高校辅导员应急预防管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最前沿队伍,和学生接触最直接也最密切,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增强自身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辅导员,要培养忧患意识和应急预警意识,加强应急管理知识、技能学习,总有安全第一的一根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其次,要切实做好学生信息管控工作,分类建立學生各类档案,关注与学生基本信息库中变化大的动态信息,关注学生虚拟网络活动(QQ群、微信、空间动态、心情留言、日志、微博等),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包括学生会和班级学生干部、党员、班级和寝室安全员和安排关注心理问题等重点学生信息员等),网格化管理学生,时时留心,处处警惕,要将应急预防工作与学生管理、心理健康、资助、就业工作等联动起来。最后,高校要通过各种方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钱伟超.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刘伟.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

[3]李蔚然.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高校
突发事件链的罐区定量风险分析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现场采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