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方位词“内”“外”的偏误分析

2018-02-13 08:57林俊楠
现代交际 2018年1期
关键词:方位词偏误语义

林俊楠

摘要:方位词,顾名思义,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发展,方位词又作为属性比较复杂、比较特殊的词进入我们的视野,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基于前人对方位词的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人决定对汉语中“内”“外”两个方位词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方位词 内 外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37-02

一、总述

方位词是生活中用来表示空间范畴的一类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口语和书面语当中,具有很深远的研究意义。众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比如褚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1]、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2]等等都对方位词的语义、语用、语法和使用方面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会存在一些比较实际、脱离理论的问题,出现一些偏误,所以我在文章中针对“内”“外”这组词的分布情况、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产生偏误及原因还有隐喻性的问题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及总结。

二、方位词“内”“外”的基本意义及其分布情况

(一)方位词“内”的基本意义及分布情况

内,指内部,里头,里面;内脏、内心;男子的妻子等。属于会意文字。

方位词“内”的分布很广泛,一是基本用法,即直接与词或短语构成 “X内”的结构。如“车内”“工厂内”等。二是方位词“内”可以与介词“在”“从”“向”“朝”等构成“在……内”“从……内”“向……内”“朝……内”的结构。最后,方位词直接跟在介词或其他词语后面表示方向。例如“朝/往/向内”等。

(二)方位词“内”的意义总结

“内”的本意是内部、里面,同时可以用来表示时间义、空间义、范围义、指代义、进程义以及界限义等等。用法十分广泛,根据史料记载,方位词“内”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后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史演变,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但是它的语义语用功能方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三)方位词“外”的基本意义及分布情况

外,指外部,外边,外面;外表;所属之外的;关系疏远的等等。属于会意文字,左半部“夕”指晚上,右半部“卜”是占卜的意思。在晚上进行占卜,表示远处有大事发生。这个“远处”就属于“外”。

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直接与词或短语构成“X外”的结构。如“车窗外”“门外”等。其次有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除……外”,用来加强句式,或表示排除。再次,“外”可以前置于X构成“X外”,如“外观”“外面”“外貌”等。最后,“外”的动词义项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渐渐消失。

(四)方位词“外”的意义总结

“外”《说文解字》中写道“外,远也”。指离参照区域较远的地方,或与内部空间相对应的外部空间。它的使用同样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与处所、距离等词语搭配使用,而后历经丰富和发展。“外”的语义范围要小很多,而且“外”的防伪义特征比较明显。如处所、距离等。

三、方位词“内”“外”的隐喻义问题

认知语言学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在这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让大家倍感困扰的问题。本人就此问题在文章中做了一些论述。由“内”“外”的方位意义映射到不同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隐喻义。

(一)时间隐喻义

一些时间词和方位词“内”“外”搭配,用来表示一段时间。如:

(1)三日内——指3天的时间这一时间段

(2)八小时外——现多用来指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段,等等。

(二)范围隐喻义

方位词“内”“外”还可以用于一些抽象范围、概念当中。如:

(3)心内、脑内、眼内——有时在句中用来表示虚指的抽象的情感,主观意识范围。

(三)亲属关系隐喻义

受宗法制度的影响,亲属关系的远近及差别在称谓中的体现则用到“内”“外”,如“外祖母”“外祖父”“外甥”“内人”等等。

四、外国留学生在方位词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中介语体系,进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我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

(一)语法方面的偏误

根据所产生的偏误的性质,鲁健骥[4]将外国留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的语法偏误划分为四大类:

1.遗漏偏误

指学习者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忘记使用方位词的现象,导致句子不通顺,表达不明确。如:

(1)我坚持在这段时间跑步。改正:我坚持在这段时间内跑步。

(2)他说他家住在百公里的一个小城市。改正:他说他家住在百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

例句1中添加的“内”体现的是在表示时间范围时出现的遗漏现象,例句2中添加的“外”体现的是“外”的数量意义,表达的是距离概念。

2.误加偏误

指学习者在语言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在本不该添加方位词的地方加了方位词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多为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如:

(3)小明在美国内。 改正:小明在美国。

例句3中的情况属于误加,需要将“内”去掉句子才会通顺。美国是处所名词,后面不需要加方位词。

3.误代偏误

指学习者在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对方位词运用的语法规则不熟悉,导致在意义、用法等方面相似的方位词使用上出现了错用的现象。如:

(4)方明参加了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并在此项考试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改正:方明参加了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并在此项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4.错序偏误

涉及句子的综合运用问题,这种偏误出现概率很小,因此不做过多论述。

(二)语音语义方面的偏误

1.语音方面的偏误

大多数表现在方位词的韵律搭配方面。当方位词“内”“外”前加上“以”“之”后会构成“以内”“之外”类型的合成方位词。这类方位词多用于书面语,属于比较正式的格式,但也有特殊情况,这便涉及句中的语体色彩。

2.语义方面的偏误

主要表现为留学生的造词现象。汉语的意合性很强,所以留学生经常会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以及语义,造出新的词或短语,而这种词或短语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五、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主要通过三方面进行论述:

(1)母语的负迁移:学生在不熟悉目的语的规则的条件下,只能依赖所掌握的母语知识。母语负迁移体现在目的语语音的学习中,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用第一语言的语音规律来替代第二语言的语音规律。

(2)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主要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的语言过程中受到目的语的影响,产生的过度泛化,即学习者将自己所学到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方式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而学习者所套用的语言规则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所以导致了偏误,比如:希望祖国在往后的日子蒸蒸日上。

(3)语言外部原因:教材编排的不合理是一方面原因,在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材中对于“内”“外”的解释和辨析都比较简单,甚至并没有作出解释说明。这点要求教师在讲解近义方位词时,及时将“内”“外”提出并予以重视。

六、结语

“内”“外”属于方位词中的单纯方位词,主要的功能就是来指示空间方位。本文主要围绕单纯方位词“内”“外”进行讨论,主要從方位词“内”“外”的意义及其分布、隐喻义、对称性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会出现的偏误及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以上就是我的结论,由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足、篇幅的限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所选的论题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且方位词“内”“外”出现的时间很早,发展的时间较长,对于二者的研究还任重道远,希望随着以后的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能对此问题提出更深入、更有意义的见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位词偏误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
动物们的聚会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