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性疾病特点及防控

2018-02-13 18:29:38,,
畜禽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性疾病温湿度猪群

, ,

(1.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油石动物防疫检疫站, 江西 上犹 341201;2.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东山动物防疫检疫站, 江西 上犹 341200;3.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畜牧水产局, 江西 上犹 341200)

1 猪呼吸道疾病特点

猪呼吸道疾病早期发病基本与人类病毒性感冒症发病节奏一致,主要是由于人畜间交叉传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早期发病多以病毒性感冒为主。仔猪呼吸性疾病与低温应激关系密切,温差波动较大,昼夜间、日间早晚温差大幅波动可引起猪的不适应性反应,其中以妊娠母猪、老弱病猪和低龄仔猪最为敏感,强冷风刺激猪的呼吸黏膜致其发炎、以及低龄仔猪冷应激病变是导致猪群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结合近代规模养猪生产实践摸索发现:几种重大动物疫病的阳性检出率在规模猪场逐年上升,相关呼吸性疾病致病原包括:病毒(猪蓝耳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度、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细菌(副猪嗜血杆菌、肺炎型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沙门氏菌等),以及少量寄生虫(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弓形虫等)。而且,其中任何一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性疾病(原发病)均会产生继发或并发感染,临床上混合感染、多重感染现象较为普遍,代表症包括:猪瘟病毒+副猪嗜血杆菌混感、猪蓝耳病毒+肺炎型链球菌混感、寄生虫+细菌混感等。这种多元混感现象时导致当前猪病治疗难度增大、致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当前,猪呼吸性疾病所有猪均易感,但高度易感对象是“妊娠母猪、哺乳仔猪、老弱病猪”,其发病及病死率为最高,其他中大猪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多数呈隐性感染、慢性病征或表现为耐过性(经过一段时间自愈)。病猪表现间歇性或连续性喷嚏、咳嗽,张口呼吸、呼吸困难、打鼾,听诊肺部湿性啰音,眼鼻分泌物增多等;此外还常伴厌食、发烧、便秘或湿热下痢及腹泻,关节炎,母畜流产及产死弱胎等。

2 致病因素

2.1 病原感染

包括人和其他罹患病毒性感冒的动物,作为传染源直接或间接性散播病原体(病毒),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喷嚏后以飞沫传播方式)等感染途径,病毒在人畜间交叉传染引起动物发病;低温、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最适合于相关病毒繁衍增殖,其感染活力最强,此时“流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可经呼吸、消化、受损皮肤及黏膜等部位侵入构成感染发病;另外,在养殖环境保洁消毒不严的情况下,健康猪感染致病菌(肺炎型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和某些寄生虫(猪弓形体、猪附红细胞体、猪蛔虫、肺线虫、囊尾蚴等),均会引发呼吸性疾病。

2.2 非病原性因素

横穿猪舍的冷空气、猪舍蓄积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舍内超标粉尘、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带猪消毒等,会刺激猪呼吸道上皮黏膜并致其发炎,进而诱发明显呼吸道症状;长期投喂霉变(含曲霉菌素超标)的饲料引起消化道、呼吸道病变;滥用某些抗生素、强刺激性药物等,也会引起呼吸道上皮黏膜病变;饲料营养供应失衡、同舍栏内放养密度过大、温湿度不适、随意转并群、不当疫苗接种(免疫副反应)、异种家畜禽混养等不良应激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与呼吸性疾病相关的病原体乘虚而入摧毁动物免疫屏障进而引起发病。

3 综合防治

3.1 预防措施

3.1.1 防止人和其他动物的交叉感染

人和动物均易发生病毒性感冒,此时若有感冒症状、疑似感冒症状的人和其他动物要禁止进入猪场(舍/栏),即使是猪场管理人员感冒了也要求换岗。

3.1.2 控制猪舍内良性小环境

重点保护对象(高度易感对象)是新生仔猪和妊娠母猪。气温偏低,对低龄仔猪影响较大,因此要合理衡控猪舍内温湿度、保持相对衡定,15日龄以内仔猪最适宜温湿度值30℃~33℃、相对湿度75%;16~30日龄仔猪最适宜温湿度值28℃~30℃、相对湿度65%~70%;30日龄以后仔猪具有一定的环境抵抗力,只要室温不低于18℃对其正常生理及代谢机能影响不大;妊娠母猪适宜温湿度为18℃~22℃、相对湿度60%~65%。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抓好保洁消毒和定时通风排湿管理,长期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空气质量达标”的良好条件,这样可以最大化降低发病风险。

3.1.3 加强猪群日常动态疫情监测

加强对猪群日常动态疫情的监测,第一时间掌握发病情况,及时撤离并专舍隔离治疗发病个体,并对原发病舍须及时采取清扫、冲洗、消毒、污染物无害化处置等,以防疫情在群内扩散蔓延。

3.1.4 作好疫苗免疫

现代规模猪场需要强化几种高危害性呼吸性疫病的基础疫苗免疫工作,重点抓好“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高危害病种的程序免疫,并定期进行免疫抗体滴度监测,确保本场猪群有效抗体合格率维持75%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3.1.5 合理应用保健预防程序

选用“复方黄芪多糖散(含黄芪多糖、人身皂苷、青蒿素、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提取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免疫增效因子等)”,按0.2%~0.5%拌料投喂整群,1~2剂/d,连喂5~7 d,对秋冬季不明原因引起的猪呼吸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3.2 治疗

猪呼吸道病普遍呈多元混感、多重感染现象,当前防治综合成绩较佳的处方推荐为“黄芪多糖注射液(0.2 mL/kg)+柴胡注射液(0.1 mL/kg)+头孢菌素(常用头孢噻呋钠,0.1 g/kg)”混合肌注,按1~2剂/d,连注3 d。针对绝食超过12 h以上的病例,首次注射时可考虑同时另侧颈部肌注复合VB注射液1~2剂助其整合胃肠机能、尽快恢复食欲。

4 结语

实践证明,针对猪呼吸性疾病特点通过综合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和减少因发病产生的经济损失,对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利芝,曹国文,白磊.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J].畜禽业,2006(1):8.

[2] 易东全,蒋小霞.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3):52.

猜你喜欢
性疾病温湿度猪群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36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54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2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