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措施

2018-02-13 18:29:38,,
畜禽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养猪场规模化猪群

, ,

(红河州弥勒市新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弥勒 652301)

0 引言

从2006年的“无名高热病”,到2008年的蓝耳病,2009年的蓝耳与猪瘟混合型感染,2012年底—2013年初的A型口蹄疫威胁,因疫病造成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的事例时有发生。笔者近年来通过学习猪场猪病防治工作方面的很多研究文献,结合自己近年来分管规模化养猪场中进行技术指导的工作经验,并参考兽医站其他同志的经验,从规模化养猪场的现状、养猪业疫病现状及特点分析入手,对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需采取的各方面措施进行了归纳分析,希望能对规模化养猪场在疫病防控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1 疫病防控技术

规模化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措施,应遵循“以防为主,治疗补漏”的方针。 预防主动,治疗则被动。治疗会大量花费金钱和人工,即使治好,也会影响生产性能。疾病流行的后果就是效益低下甚至倒闭。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是关键,治疗只能作为亡羊补牢的手段。

规模化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措施,应针对规模化猪场和本场周边疫病流行、传播情况和防疫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参考疾病控制中新的理念和方法,在疫病监控、实验室检测、消毒净化、免疫方案、预防保健、环境控制、重大事件应急处理等几个方面紧密配合,构建安全完善的整体防疫体系。

1.1 疫病监控准备

规模化养猪场在制订科学合理的疫病控制机制之前,首先必须掌握本场的猪群各阶段的疫苗抗体产生情况,掌握疫苗抗体的规律,同时了解本养殖场及周边发生过或现在存在哪些疫病,为科学制订结合本场实际的疫病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1.2 疫病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实施

各养殖场应根据本场常发病、地区常发病、流行病等标准制定各自的疫病防控范围和种类,并正确选购疫苗,合理安排免疫程序,并应于每次防疫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以决定是否要补免或更换疫苗。一般免疫抗体阳性判断为合格,全部存栏合格率应达90%以上。

1.3 做好定期的预防保健工作

规模化猪场除做好疫苗外,还应该定期驱虫,定期进行保健工作。受饲养管理好坏、营养标准高低、环境变化差异、疫苗免疫分批次注射、无疫苗控制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猪场往往存在一部分处于无免疫或低免疫状态的亚健康猪群向外界排毒或排菌,当病原微生物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打破猪群健康平衡点,造成大量猪发病。所以日常预防保健工作很重要。常用的保健药有:病毒性保健有黄芪多糖、免疫健动物初元软黄金;抗生素有疫毒健、支原净等;寄生虫有盐酸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类等。

1.4 严格执行净化消毒工作

净化消毒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是规模化养猪场的重要制度,更是整个疫病控制的关键。净化目的是根据本场曾经爆发疫病的流行病学和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各种形式的感染动物并淘汰,使该种疫病在本场逐渐被清除。消毒目的则是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传染源,缺一不可。

1.5 做好饲养环境控制

因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制约,目前绝大多数猪场对养殖环境的控制很差,一方面是猪场的废弃物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又是各类疫病产生的滋生地,严重威胁着生猪的健康养殖和人体健康。

1.5.1 建设规划和方案必须科学,符合有关标准

作为规模化养猪场,原则上从开始选址、建设起,就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考虑长远的建设规划和方案,以科学的安排,结合技术的手段,打好养殖的基础。马少祥[1]提出,猪舍布局最好为多单元、多点式,尽量按来源、年龄、生理状态把猪群分群分舍饲养,尽量减少疫病的猪群间水平传播。引种时,则强调不盲目引进,必须事先了解对方猪群健康水平,并且外来猪种经隔离观察无恙后方可入场。研究发现,新引进的猪种就是引发PRRS的主要原因。

1.5.2 科学合理化的管理

从某种程度讲,很多养猪企业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细管理。规模化养猪场离不开科学合理化的管理制度作保障。管理制度有对猪群的管理(如每群生猪都应有相关的资料档案,说明来源、饲养管理方式、防疫情况、发病及检查诊断用药情况等。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2年以上备查)、有对人员的管理(饲养员不得串岗、不得随意出入猪场、不得在防控中偷工减料、随时观察猪群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等。

1.5.3 规范使用饲料兽药及其添加剂

规模养殖场饲料配比必须科学,营养满足动物生长生产的需要。同时要规范使用饲料兽药及其添加剂,注意停药期及残留期限,以使饲养动物保持健壮体格,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1.5.4 落实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主要是污水、粪便和死畜的处理。一般设计猪舍时即设计为污水、粪便分离排放。污水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沉淀、后过滤、再消毒,最后污水直接利用灌溉系统将污水稀释施入农田处理。要注意的是,大中型集约化养殖场污水排放量大,需要一定面积的农田来消化吸收污水,可采用“雨污分离”等手段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数量和成本。粪便可经消毒堆积高温处理后直接入田,或是经干燥打包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出售。现在兴起一种比较绿色、经济、实惠的处理方式是建设沼气池,粪尿同排,处理后沼气提供养殖场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饲料用于养殖畜禽,或是作为肥料还田。死畜则一般采用化制处理。

1.5.5 通过植树绿化,调节场内小气候

林木被称为“天然除尘器”、“氧气制造厂”,不仅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微粒、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净化空气,更有利于减小昼夜温差,防止“穿堂风” “贼风” 侵袭,吸收声波,减少猪只惊群噪音引起应激等。因此,猪场植树绿化很有必要。猪场植树外围宜尽量选用速生、高大的四季常绿树如乔木等为主,配以灌木、花草构成多层次、宽5~10 m的隔离带,场内空地则以灌木、草坪为主,高不超过1.5 m,以保证猪舍采光需求又得到林木的有益作用。据报道[2],通过植树调节,可减少场区空气中尘埃30%-50%,减少有毒有害气体25%,减少臭气50%,冬季减低风速70%~80%,空气中细菌病毒减少20%~30%,消减噪声5~10 dB,夏季气温下降10%~20%.

1.6 实验室检测

面对日益复杂的发病因素和疾病诊断,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支持,往往造成临床误诊,盲目选药用药、用苗,甚至延误治疗,导致疫病范围扩大,损失大增。因此,猪场应建立系统的实验室,无条件的可以依托其他机构的实验室,定期对本养殖场进行检测和检验,及早发现饲养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消除各种隐患。通常实验室检测可以明确猪场存在什么病原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疫苗免疫效果如何(抗体水平、均匀度、持续时间),疫病确诊,常规保健监测及动态分析等。通过实时、精确地数据分析,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和科学合理的处理。专家建议,规模化猪场应该定期采血,通过实验室手段监测猪群猪瘟、伪狂犬、蓝耳、圆环等的抗体水平。一般来说每年应进行3~4次。猪瘟、蓝耳病这两个当前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大约需要1个季度检测1次,而伪狂犬则可以半年检测1次。种猪场的后备种猪并群时最好能做以上3种疫病抗体的检测,但如果抗体水平一直保持稳定,后备猪并群时可以考虑抽样检测。

1.7 重大事件应急处理

近年来,重大动物疾病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危害严重。各省、州、县,直到乡镇一级,都建立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应急预案》《动物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快速应急机制来控制疫情。作为规模化猪场,在配合所在地疫情控制指挥部统一协调行动的同时,也应制定自己养殖场的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和应急处理办法,执行比常规预防更严格的控制机制以及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机制,同时对其他饲养管理上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进行预案和应急处理(如饲养管理上的失误、饲料物资供应出现问题、市场行情突变等)。

2 结语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控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性措施,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着猪场的命运。而疾病控制的关键是把握好各项操作细节,掌握周边环境疫情动态,严密监测猪群的各阶段疫苗抗体消长规律,正确选择疫苗,严格消毒工作,定期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给猪只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各个方面都做好才能有效控制规模化养猪场的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少祥 规模化养猪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4):47-48.

[2] 陈俊敏,张哲绚,张少斌,等.汕头市养猪场饲养环境控制技术 汕头农林信息 2007(4):27.

猜你喜欢
养猪场规模化猪群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28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26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4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