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九师一六七团九连,新疆 额敏 834611)
当前,大多数畜牧兽医人员存在着药物滥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畜牧兽医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疫病诊断与分析能力有限,检测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尤为关键的是,大部分畜牧兽医人员缺乏对药剂类型的掌握,注射方法和用法用量不科学,且没有详细的治疗记录,进而给疫病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部分畜牧兽医人员在给动物用药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用药量控制,进而导致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甚至会出现动物中毒或死亡。针对普遍情况来看,畜牧兽医人员在对动物治疗时,没有严格按照实际体重控制给药量,药量过多会导致体内残存抗生素毒素,药量过少又难以抵抗疫情,都属于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大多数畜牧兽医人员只是粗略估计用药量,并没有从动物本身的体质和感染情况出发,缺乏科学检测的流程。
如果不能够按照相应的标准合理地控制给药量,会导致动物出现药物残留体内无法排除,出现中毒甚至是死亡,并且针对同种药物,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法,产生的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用药方法来说,一些难以吸收的药物,畜牧兽医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说明书的要求控制计量,并且遵循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在实际的用药过程中,畜牧兽医人员对于药物的给药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不仅如此,对于动物的自身危害也是致命的,这会给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首先,相关部门要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降低因防治方式不得当而发生的经济损失的概率。如果相关部门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传播宣传不到位,畜牧兽医人员及与养殖户也会疏于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基于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监督职能和宣传职能,在基层间开展关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工作,加深行业内部及群众的防治意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深入贯彻落实疫病防治的制度体系,监督实际工作的进展情况。另外,相关部门要积极试行新型的养殖方式,让养殖户认识到科学养殖的优势,合理借助现代化手段带来的便利,合理养殖是从根本上防治疫病的主要策略。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地设立专门的畜牧兽医人员培训点,在培训过程中,强化畜牧兽医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扎实学习疫病预防相关领域知识,掌握防治技巧,以便在实际治疗工作中,能够发挥明显的治疗效果,达到合理用药的行业要求。此外,政府部门应当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在当地开展知识讲座和实践培训,让畜牧兽医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积累实际经验,降低因用药不准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当地的畜牧兽医人员还可以借助网络获取相关的资料,不断地完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对动物疫病的防治水平。
养殖人员要及时地加强自身对动物疫病的防护意识,利用有效的防护方法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强制要求养殖人员做好日常疫病维护,完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此外,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养殖培训,深化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治意识。
当下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畜牧兽医人员积极的面对,并同时借助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此同时,畜牧兽医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诊断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切实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旭华.兽药在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畜牧,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