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连利主任医师针灸治未病心得

2018-02-13 16:09陈淑彦指导邱连利
西部中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气海腧穴正气

陈淑彦 指导:邱连利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祖国医学对“治未病”认识较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1]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这里所说的“未病”包括3个含义:一是“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征兆,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身体状态。二是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称之为“亚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三是已病而未传变[2]。所以“治未病”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3方面内容。治未病之先,防患于未然,养生防病;治未发之前,防微杜渐,重视先兆,防止发病;治未盛之时,见微知著,防止疾病加重,择时而治;治未传之脏,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已病防传;治传与否,当辨虚实,妙用承制[3]。针灸“治未病”是根据《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原则,根据经络腧穴理论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防病治病的保健方法,即在机体尚未产生病理征兆前,或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或已病而未传变时,预先使用针灸疗法激发人体经络之气,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灵枢·逆顺第五十五》篇中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4]。作为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者,也就是上工,不但要治疗患者疾病,重要的是教会患者如何在未发病之前调整好自身的身体状态,积极预防疾病,如已发病,则要根据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结果,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演变的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邱连利为中医针灸主任医师,针灸学会常委,甘肃省针灸学会秘书长。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熟读精典,勤求古训,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床善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以针和灸为手段,以经络、腧穴为媒介,扶正气,祛邪气,调阴阳,通经络,调气血,和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 扶正气,祛邪气

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正气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正邪斗争的结果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人体正气充盛时不易感受外邪侵袭,或感而不发;人体正气虚衰时无力与邪抗争,感而即发,或病势缠绵难愈,甚则加重,如《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5]242。《素问·评热病论篇》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5]530。在治疗疾病时遣方用药,针灸选穴,最终目的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矛盾斗争的结果向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针灸治病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它是通过针刺或艾灸等多种方法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和腧穴,通过调整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激发人体自身防御疾病和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邱连利主任医师在针灸治疗疾病时注重顾护正气,重视辨证,四诊合参,辨明病因、病位、病性、推断疾病的演变规律,在祛除邪气的同时,先安未受邪之地。在针刺时注重守神,祖国医学中的神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一切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正如《灵枢·小针解》篇曰:“‘神者’,正气也。”[4]“腧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场所。针刺治病的实质,就是为了振奋和激发正气,以调整脏腑气血之功能,扶正祛邪,治病防病[6]。《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粗守形,上守神”[4],强调了守神对针刺的重要性,作为针灸医师,首先必须做到治神合道、守气养生。即《灵枢·本神》篇所谓“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7]。在选穴上,善选百会、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肺俞、脾俞、肾俞、命门等强壮要穴,百会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续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8]。神阙穴是重要的保健穴之一,宋代《扁鹊心书》提到“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9]。气海益气助阳;关元培元固本;足三里健运脾胃;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调经血;肺俞调理肺气,祛邪扶正;脾俞调理脾气,和营统血;肾俞调肾气,明耳目;命门补肾壮阳。诸穴合用可达到调阴阳、脏腑、气血,鼓舞人体正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 调阴阳,通经络

人体的正常状态,是一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也就是阴阳平衡,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真阴有收敛闭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真阳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的作用,并能固束真阴,阴和阳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当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跌打损伤等外因导致阴阳失衡时,会出现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的病理变化,从而出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症状[3]。邱连利主任医师利用针灸经络腧穴的特点,合理选经配穴,调整阴阳。如阴盛者善用热补法,针脾俞、肾俞、命门、气海等补阳气,助阳抑阴,阳盛者善用凉泻法、刺络放血疗法和拔罐疗法,使热有所出,阴平阳秘。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灵枢·本输》篇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4]。指出针刺方法的运用,应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经络也是外邪侵入人体的通路,《素问·热论篇》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故曰:“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者,犹言第一,第二、第三四五六之次序也。大要譬如计程,如此立个前程的期式约摸耳,非计日以限病之谓”[4]。在《伤寒论》中,六经病流经次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10]。凡邪气盛正气未衰者,多为三阳病,三阳病以六腑病变为基础,治疗以祛邪为主;正气虚衰多为三阴病,三阴病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治当扶正为主。并且根据这一传变特点,预测病邪传变趋向,采取预防措施,用针或灸的方法,合理选经配穴,疏通经络,祛除邪气,防止疾病传变,激发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3 调气血,和脏腑

脏腑是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脉、骨、髓、胆、女子胞)的总称。《素问·五藏别论篇》提出的“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5]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经络有联系脏腑器官,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此五脏六腑,气血之病都可通过经络、腧穴而反映于外,因此可以通过针或灸,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从而调理人体气血,脏腑。未病防变,已病防渐,杜渐。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首篇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11]。因此肝脏受邪,可见脾失健运的临床症状,在针刺治疗选穴时除取厥阴肝经腧穴外,还可取脾穴、阴陵泉、公孙等穴,针用补法以疏肝健脾,运化水湿。《针灸资生经·第三虚损》云:“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宜频灸之,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矣。”[12]《扁鹊心书》曰:“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9]

邱连利主任医师临床选穴喜用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因与相应脏腑之间气血贯通,内外相应的联系在针灸治疗中有重要意义[13]。相关研究[14-15]表明,背俞穴位于所属脏腑的神经节段分布范围内或临近节段上下不超过2个脊神经节段。针刺膀胱经背部的腧穴可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通过脊髓背角中躯体内脏联系途径和自主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调整内脏器官功能[16]。背俞穴能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通过针刺以上穴位调理脏腑功能,激发人身自身抗病能力,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4 因人、因时、因地治宜

中医治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始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地域、气候环境、就诊时间、情绪等,医者的辨证准确与否、选穴是否得当、腧穴定位准确与否、针刺是否得气,针刺补泻手法都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接诊患者时要察言观色,看舌诊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清患者的体质,因人、因时、因地治宜。如《灵枢·寿夭刚柔》篇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可见体质差异决定了机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以及感邪后发病与否和发病的倾向性。在未病情况下,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或改善偏颇体质,降低偏颇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17]。又《灵枢·通天》篇曰:“古人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说明体质不同,针刺选穴、手法亦不同。如阳虚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补,扶正助阳,可选脾俞、肾俞、命门等穴,补脾肾阳气。阴虚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补,可选三阴交、太溪等滋阴清热;气虚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补,可选膻中、关元、气海等补益气血;气虚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补,可选膻中、关元、气海等补益气血;痰湿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泻,可选丰隆、阴陵泉等健脾化湿;湿热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泻,可选支沟、阴陵泉等清利三焦湿热;血瘀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泻,可选血海、三阴交等补血活血;气郁质,针刺治疗时手法宜泻,可选期门、太冲疏肝解郁。《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4]可见针下是否得气直接影响疗效。针刺得气后根据患者病证的虚实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黄帝内经》所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补泻手法的根本原则,补是补充正气,在于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气不外泻。泻是排除邪气,是逆其气,折其病势,将气向外引伸,使邪气逸散[18]。虚证时当输注正气,用补法,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捻转针柄,出针后速按针孔,使正气得入;实证时当使邪气有所逸散,宜用泻法,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后,捻转针柄,出针时摇大针孔,使邪有所出。临床百会、气海、关元、脾俞、肾俞、命门等穴位多用补法,合谷、太冲、大椎、心俞、胃俞等穴位多用泻法。

近年,中医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针灸临床普及率也随之提高,针灸治疗病种不断增加,针灸参与突发自然灾害与重大医疗卫生事件的程度也逐步深入[19-20],尤其在“治未病”方面针灸表现出了特有的优势。针灸“治未病”是根据《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原则,结合经络腧穴理论而设立的一种极具针灸特色的防病保健方法,即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轻浅时,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健康,强壮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程度[21]。邱连利主任医师在治疗疾病时,治未病思想贯穿始终,重视辨证,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治疗原则,通过针或灸等治疗手段,以经络、腧穴为媒介,扶正气,祛邪气,调脏腑,和气血,通经络,通过激发人体正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疗效颇佳。

猜你喜欢
气海腧穴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自我按摩治疗前列腺病
清风正气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