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艳琴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当前,我国建筑物基本上都采用桩基基础,使得荷载较大,往往要求其内部基础和设备的位置关系有很高的精度,而且在建筑施工安装阶段,常常会给高层建筑本身和周边建筑群体造成复杂的形变影响。表现出均匀与不均匀沉降及其带来的倾斜问题,造成了不同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沉降观测成为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通过沉降观测手段,以此加强建筑施工和营运过程的过程监控,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准确判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行更好的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本文将对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
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都需要进行沉降观测,尤其是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和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因为沉降观测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沉降观测能够监测建筑物的沉降变位情况,所以沉降观测的对象应该是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加层、扩建建筑物;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等方面。而沉降观测所进行的内容应该是通过采取布设控制网,并且按相关精度要求,对施工分级加载实况,定期定点对坞室结构底板封铰前后,对每块底板和每节闸室墙在建设过程中的沉降情况进行观测,过程应该持续到工程竣工验收,才能移交给使用单位。
为了能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施测方案,同时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而沉降观测控制部分一般是水准基点的基础上布设工作水准点,需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岩基等比较适当的部位,这样才能在工作水准点对沉降点观测,然后再由水准基点定期对工作水准点进行观测。需要注意的是水准基点不宜选择较远的场地,因为地基基础为桩基,沉降量也不大,往往不会对几十米外的水准点产生一定影响,如果选择水准点比较远,就会影响工作水准点与沉降点的精度。
为确保建筑物沉降观测的质量与精度要求,有很多环节的工作要做,而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工程进展情况要求必须定时进行,不得出现漏测或进行补测。地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需要满足这样的公式条件 :S(t)/S(t= ∞)≥ 75% ,其中的 S(t)是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 ∞)是预测的最终沉降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沉降和时间以地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为起始点。同时建筑物的观测需要将一定的时间段作为观测周期或者是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为1个观测周期。一个观测周期应该是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前期施工中,一般情况下是每周观测1次,假设出现变形量较大或者是发生突变的话,需要每天观测1次,或者是严重的,应该进行每几个小时观测1次。竣工后的观测应该按沉降量大小和速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是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最后达到沉降稳定才不观测。稳定的标准应该是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来判定,才能够做好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或者是最后三次观测中每次沉降量均不大于倍测量中误差,则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建筑是以0.01mm/d为稳定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沉降大于2.0mm/d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出现,对沉降监测的仪器设备要求更高,才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所以也需要做好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观测校正,同时还需要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在操作中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施工人员要求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
总而言之,沉降监测是一个具体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才可以做好记录,不得任意更改。所以在建筑物中对于沉降观测需要做好“五定”原则,也就是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以及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对于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工程的观测人员要稳定。对所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同时要求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才能进行有效的沉降观测。